李思慧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現今社會早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同時由于計算機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在網絡系統中結合通信技術建立新型的網絡模式體系成為了本文所要討論的主要內容,通過對投入的最小化核算,增強廠商間的相互通訊通信功能,以固有的資源,達到信息資料的最大程度上的保護與分析。
【關鍵詞】 信息時代計算機通信技術
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計算機核心系統成為了重要的信息整合與信息分析工具,同時由于計算機本身具有多元化、開放性、互聯性以及網絡終端連接等一系列特點,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人們在使用計算機時,要對私有信息進行加密化處理,同時要時刻關注私有信息的安全性,確保私人信息不向外流出。
一、通信技術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分析
對于計算機的通信技術而言,不僅可在計算機中的網絡運行環境中的硬件設備來進行通信,還可在計算機中的軟件設備中進行通信,無較大局限性。
(1)計算機通信系統中存在的安全漏洞。計算機通信系統中存在許多網絡協議,其中就包括TCP/IP、FTP、NFS等網絡協議,這些協議在制定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定的安全漏洞。(2)計算機數據庫管理中存在的安全漏洞。計算機在數據庫上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因為對于數據庫來說,在建立初期就是通過計算機數據信息的分層管理來進行制定的,這就會導致計算機在進行使用過程中,存在相應的安全漏洞,致使用戶信息遭到泄露。
二、計算機通信系統中可采取的安全技術說明
2.1 內容加密技術
計算機通信系統對信息進行防護的主要技術為信息內容加密處理,通過對信息進行對稱密鑰加密算法設置或進行非對稱密鑰的加密算法設置,保證信息在傳送傳輸過程中進行加密化處理,并對信息中的敏感數據加以處理,保證網絡信息的相對安全性,同時,還需要保證密鑰的定期維護、定期更換,增強信息的安全性能。
2.2 網絡信息防火墻技術
對網絡信息進行安全設置還可以通過建立網絡防火墻的形式來進行保護,因對于對不同種類的網絡環境,所需要的安全設置是不相同的,通過改變網絡信息安全的相應策略以及網絡信息的保護形式,來提高信息保護的加密化程度,故合理的加強網絡防火墻的安全使用功能,不僅僅會是在經濟上起到保護網絡安全的作用,此外就網絡安全防火墻來說,具體可分為病毒防火墻、郵件防火墻等,但在對網絡信息進行維護時,需要合理的選擇相適應的網絡安全措施相互協調,確保在細微處不會出現安全漏洞。
2.3 身份認證與識別技術
身份認證與識別技術同樣是維護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對用戶進行身份認證與識別,確保用戶具有使用計算機的有效身份,但任何身份上的認證的前提是必須要保證身份稱呼的完整性與有效性,以及信息的合理性與安全性。因為對于計算機主機來說,使用者的身份認證能夠從根本上建立網絡安全屏障。同時身份認證是基于MIT提出來的第三方身份認證系統,具有高度的加密性,可直接保證信息的安全。
三、計算機通信技術的實際應用
針對于與PLC通信技術對控制計算機輸送的監視系統進行詳細的說明。
(1)系統結構說明。本系統通過使用機主從式模式,以PLC作為機位的下層部位,實時監控現場數據的采集,并針對于與機位的分站的運行進行監控,同時利用PLC上機位進行對計算機的數據分析,針對故障進行報警說明,全方位實現膠帶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性與穩定性。(2)通信方式。采用SU-6系列的PLC進行串行通信,利用非平衡模式確保數據在傳送過程中的穩定與安全,同時縮短運輸距離,保證運輸全過程的穩定。(3)通信流程。計算機通信技術在進行通信過程中通過主局向各子局進行呼叫,子局進行應答后,構成連接模式,此后開始傳輸數據,確保數據在傳送過程中,能夠保證以每秒128單位字節進行分組輸送,在數據傳輸完成后,以EOF作為結束信號,終端本次傳輸。(4)作用。能及時監控輸送的全過程,及時排除機器故障,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生產環節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有利于網絡的推廣,具有極好的發展前景。
四、結論
在現今網絡環境中,要合理的使用網絡內容加密技術、身份認證及識別技術和網絡信息防火墻技術,全方位的保證網絡環境的相對安全,促使網絡能夠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不斷發展進步,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出有利的幫助,強化計算機網絡在系統上的安全管理。
參 考 文 獻
[1] 楊桂英,許桂芬. 淺談多媒體技術[J]. 科協論壇(下半月). 2011(06)11-12
[2] 黃春華. 淺議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前景[J]. 科技創新導報. 2010(04)23-24
[3] 王金旺. 未來移動通訊發展趨勢分析[J]. 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 2007(1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