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娜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發展,廣大企業職工的思想認識、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如何適應新的形勢變化,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解決各種新矛盾、新問題,是廣大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清醒認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歸結起來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弱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使市場競爭變得日益激烈和殘酷。在這種條件下,一些企業只注重產品的質量和效益,忽視甚至淡化了對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他們看來,市場經濟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價值規律,而思想政治工作在價值規律面前無能為力,無所作為。在一些企業中,企業黨組織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由直接決策轉到參與決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也從“主導”轉到“服從”“服務”的地位,還有一些企業的政工部門減少,人員減少。
(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作用淡化
一是社會消極因素的影響。當前,社會上存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分配不公、少數領導干部的貪污腐敗行為等,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被這些社會消極因素大大抵消。二是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脫節。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是生動的利益主體,都要面臨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然而,現實中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相對空洞,務虛多,務實少,只強調解決思想問題,而對職工的實際困難卻無能為力。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間接性、潛在性、積累性等特點。有人把思想政治工作比作一把傘,認為“天晴無用場,下雨頂一場”,用處不大,不像物質獎勵那樣直接、現實、功效快,從而對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產生錯覺。
(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手段老化
在一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以灌輸學習為主,通過不斷的說服教育來達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不僅內容單一,而且形式老化、僵化。當前,在企業,尤其是一些合資企業、非公有制企業中,年輕職工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他們思想活躍,工作負荷大、節奏快,獲得信息的渠道多,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對他們來說漸漸失效,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甚至會讓人產生逆反心理,產生抵觸情緒,這些都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
二、努力實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三轉變”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更好地發揮作用,需要努力實現“三轉變”。
(一)由單純說教向多形式、多渠道轉變,增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
一是注重寓教于樂。大力開展企業精神文明創建,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企業文化活動,積極利用精神文化產品開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如舉辦文藝會演、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既能活躍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又能提升職工的文化素養。二是注重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信息網絡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為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拓展了空間和渠道,特別是網絡越來越成為職工表達自己意愿和觀點的重要載體。要特別注重手機報、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運用,充分發揮內部網絡的作用,有針對性地開展網上宣傳,把網絡辦成聯系員工特別是青年職工的渠道和有效載體。三是注重分類指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區別不同對象、不同層次、從事不同工種的單位和職工,因人而異、絕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對領導干部、一般干部、新老職工要有不同的標準和要求,對不同的教育對象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等。
(二)由被動應付向主動出擊轉變,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性
一是提升認識。充分認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改變思想政治工作是軟任務的陳舊觀念,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思想教育,增強主動性,把握主動權,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的后勁和無形力量。二是了解把握職工的思想動態。站在職工的位置上想問題、看事情、處理和解決難題,特別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關心、關注、關愛職工,在政治上多引導教育,生活上多體貼關懷,學習上多指導幫助,工作上多鼓勵支持,做到急職工之所急,想職工之所想。三是解決思想問題與維護職工的切身利益相結合。進一步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難點和熱點,抓住情、理、法關鍵點,堅持以人為本,既要解決思想問題,又要解決實際問題,確保思想政治工作能夠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三)由傳統機制向創新機制轉變,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
一是優化運行機制。高度重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管事,更要管人、管思想,努力改變政工部門“唱獨家戲”的局面,真正形成齊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二是建立激勵機制。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評價標準,客觀公正地評價政工干部的工作業績,增強政工隊伍的活力,充分調動廣大政工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三是健全心理疏導機制。關注職工心理動態和情緒變化,加強心理疏導,幫助職工學習減壓技巧,培養職工健全人格,引導職工用和諧的方法和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處理問題。四是健全警示教育機制。結合思想動態和安全事故中發現的典型案例,開展有針對性的警示教育,將警示教育制度化、規范化。
作者單位:河南日報報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