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坤 申曉麗
近年來,河南省沈丘縣通過發揮農業綜合開發優勢,高標準農田“萬畝方”示范工程項目和優質超高產糧食生產基地為核心,推動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一、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
打造高標準農田,資金投入是保障。2012~2013年,沈丘縣投資3770萬元,新打機井184眼,新建橋涵208座,架設高壓輸變線路41.33公里,埋低壓地埋線70.43公里,埋設輸水管道107.93公里。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順利實施,項目區內實現了節水灌溉全覆蓋,打造成了“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設施完善、農機裝備齊全、技術集成到位、優質高產高效、綠色生態安全”的高標準永久性糧田。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順利實施,加快了土地規模流轉,為糧食豐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涉農企業競相入駐項目區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以下簡稱項目區)建設完成后,沈丘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以下簡稱沈丘農開辦)積極動員沈丘縣雪榮農業科技種植服務專業合作社、河南省久酒中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涉農企業流轉項目區土地2.8萬畝。周口雪榮面粉有限公司需要小麥,河南省久酒中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需要高粱,根據需求不同,沈丘農開辦積極協調兩家企業,實行各取所需、互利互補。周口雪榮面粉有限公司訂單收購河南省久酒中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所生產的小麥,河南省久酒中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收購周口雪榮面粉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粱。
涉農企業在項目區流轉土地嘗到了甜頭。2014年,沈丘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規劃之初,河南省久酒中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搶先將規劃的項目區中所有的土地流轉,沈丘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由原來開發一片流轉一片變成規劃一片流轉一片。
三、取得了明顯的成果
土地流轉使當地農民得到了實惠。沈丘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縣,資源少,工業欠發達,農民主要靠外出打工掙錢,通過土地流轉,實現了勞動力資源分配,解放了一批勞動力,增加了農民收入。
通過土地流轉實行規模經營,不但使當地農民得到了實惠,而且大幅度提高當地農業效益,加快了沈丘縣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土地流轉后,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成方連片、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高標準農田方。土地規模經營,田埂地溝的土地資源得到了利用,僅此一項使糧食總產增加10%。土地規模經營為信息化管理及現代農業管理理念的輸入提供了平臺,農業科技貢獻率、大型農業機械的使用率都得到了提高。在項目區,土地配方施肥、小麥高粱超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使糧食增產10%~30%,節約投資15%~20%;大型曬場、烘干塔的使用,杜絕了因天氣原因造成豐產不豐收的現象。
2013年,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項目實施后,項目區糧食產量實現了穩步提升,河南省久酒中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高粱畝產達600公斤,總產量1254萬公斤,實現銷售總額5016萬元。2014年,兩個項目區小麥畝產達650公斤,創歷史性新高。
河南省久酒中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周營、石槽項目區流轉土地后,形成了“秸稈粉碎直接還田、青貯、過腹還田、種養加一體化”的生態循環鏈條,既提高了秸稈利用率、改善了土壤結構,又提高了土地產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