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自煒
本來是不想去看這部電影的,覺得關于一匹馬的電影有什么好看的,但最終還是去了,一是因為導演是斯皮爾伯格,二是媽媽重點向我做了推薦。
影片的大概內容是,一戰前夕,在英國的某個小鎮,男孩艾爾比親眼目睹了小馬駒喬伊的誕生,從那時起,他就喜歡上了這匹小馬駒。喬伊長大后,就被拉到集市上出賣。它被頻繁叫價,最終被艾爾比貧窮的父親買去了,雖然艾爾比的媽媽很生氣,但這阻止不了艾爾比與喬伊在玩耍中產生的情感。但好景不長,農場主登門要租子,聲稱若他們交不起租子,就讓他們離開農場,而且要弄走喬伊。艾爾比被逼無奈,為喬伊套上馬鞍,強迫它犁地,喬伊不負眾望,將一片石頭地開墾成菜地。當一家人要過上幸福的生活時,德軍來襲,“一戰”開始了。父親被迫將馬賣給騎兵軍。艾爾比雖然心中不舍,可拗不過父親,只能含淚送別喬伊。戰爭中,喬伊的主人不停地變,從短命的英國上尉,到老農場主的美麗孫女,再到德國的小騎兵……不過喬伊很幸運,遇到的這些臨時的主人都是善良的。它沒有受到什么虐待。在戰爭中,人況且生死未卜,何況一匹馬呢?在喬伊奄奄一息之際,它終于見到了艾爾比。最終,艾爾比將喬伊帶回家,與父母相擁而抱……
名導演就是名導演,拍出的影片就是耐人尋味,一匹戰馬都能拍得如此傳情,令觀眾無不為之動情。觀看中,聽到有人唏噓,有人抽泣,有人輕輕地嘆息,當然我也是受益頗多的。
喬伊不愿意淪為一匹耕田的馬,而拼命不肯套上馬鞍,可是當它看到小主人艾爾比為了能留住農場,留住自己,而所做的一切努力,它還是任由主人為他套上馬鞍。大雨中,不愿犁地的喬伊回頭看了一眼眼含熱淚的小主人,仿佛明白了艾爾比的心思。它突然一揚蹄,拼盡全力,將所有的石頭地犁成了菜地。那一刻,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當喬伊要跟隨軍隊去打仗,艾爾比抱著喬伊的頭久久不愿放開。買了喬伊的那個英俊的軍官對艾爾比說,我知道這匹馬的價值遠不止這些,但是我身上只有這么多錢了。我以一個軍人的名譽向你保證,如果我活著,就會安全地把你的馬送回來,送到你手上。可是,那位軍官沒有兌現諾言,因為他死在戰場上了。臨死前,他托人給艾爾比帶來一封信,信中有他為喬伊畫了素描,因為他知道喬伊的小主人每時每刻都在想念它。看到這里,我的眼淚又流了下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通過一匹馬體現得淋漓盡致。
喬伊在戰爭中受驚,被鐵絲網纏住不能動彈,最終倒在地上。這時,正在對峙的兩軍中分別走出兩個人為喬伊解圍。他們仿佛不是敵人,而是朋友。他們一邊給喬伊剪斷鐵絲網,一邊聊天。喬伊站立起來,他們竟然像朋友一樣握手道別。看到這里,我的眼淚又流出來,要是沒有戰爭,他們也許能成為摯友。因為這匹馬的存在,他們有了這短暫的緣分。也許過一刻,他們又互相開火,不知誰會死在槍下。
當奄奄一息的喬伊,聽到艾爾比的哨聲,一下子從地上站起來,向著艾爾比的方向看去。可是,喬伊的眼睛已經被毒氣熏瞎了,它什么都看不見,只能憑著哨聲向前走去……艾爾比對著眾人講述喬伊的體貌特征,苦苦哀求軍醫,希望軍醫能救活它,我的眼淚又掉下來。
這是什么情感?在這世間,唯有純純的不帶任何雜念的情感最感動人心,而《戰馬》正是利用這種情感,擊中了我們的軟肋,讓深處快節奏的我們,用淚水濕潤了干枯許久的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