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文馨
社工,理論知識不可少
社會工作專業是培養具有基本的社會工作理論和知識,需要能熟練地掌握社會調查研究技能(用以分析社會現象)和社會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勞動、社會保障衛生部門及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及其他社會福利、服務公益團體等機構從事人事社會保障、社會政策研究、社會行政管理、社區發展與管理、社會服務、評估與操作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簡單地說,社會工作分為實務和調研兩部分。你可以選擇做一些具體的社會服務,如社區機構、政府相關部門;也可以做理論研究,通過社會調研分析社會現象,參與制定社會政策已達到減少社會問題的目的。
《社會政策概論》《社會保障概論》《社區工作》等專業書籍讓我了解到社會工作的發展史和專業框架。《人口社會學》《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讓我知道了有關人類與社會關系。通過對《心理學導論》《異常心理學》等課程的學習,我學會了用社會工作者的視角去看待社會問題。
眾多課程中,值得一提的是《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這是我在大一最感興趣的專業課。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人一生的發展歷程。從最先的受精卵到胎兒期,再到嬰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青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以時間為主線,講述人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和生理。還有一門課也很精彩,那就是《普通心理學》。這門課主要講的就是心理學的入門知識,因為社會工作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門學問,所以,掌握必要的心理知識對解決問題會有很大幫助。學好入門的心理學知識之后,我們在大二和大三繼續深入學習社會心理學、異常心理學等。大三時,我們就可以報考心理咨詢師了。
社工,不平衡發展中的契機
除了學習專業課程,我還了解到社會工作的發展歷史。從1896年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社會工作學院成立,百年來社會工作在西方國家和我國的臺灣、香港地區得到了蓬勃發展。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家庭矛盾、鄰里糾紛,還是重大事件造成的心理創傷,社會工作者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香港大學的教授梁祖彬認為,當前我國的社會工作不僅起步慢,還呈現不平衡的發展狀態,廣東、上海、北京發展較快,其他省份發展相對滯后。以廣東省為例,截至2013年10月,社工機構數量約有400家,是四川、上海、江蘇、北京等地的5到8倍,約占全國總數32%。而且,社會工作還面臨一個比較嚴峻的問題,就是需求量遠遠超過實際從事社會工作的專業人才,主要原因在于這些社工九成以上都為“80后”的本科生,往往不滿足于社工的薪資和待遇,轉而選擇其他單位。
社會工作的發展速度緩慢的原因是,大家對它的認識度不夠,以及該工作的待遇和薪資不夠吸引人。一名社工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處理社區居民間各種事情,解決糾紛。工作瑣碎,而且收入也不高,但是社區工作比較穩定。近來,社會工作的發展有了一些變化,由于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急劇發展,催生政府購買社工服務的模式,社會工作服務由政府購買將成為今后的一種發展趨勢。政府購買服務,人民群眾享受服務并評價服務效果,反饋給政府是否繼續購買機構的服務。這一模式表明政府越來越重視社區建設,不僅為優秀社工提供了職業發展的上升平臺,對從業人員的待遇也逐年增加,比如:為社區服務時間長的社工可拿到長期服務津貼,不同級別職稱的社工有不同金額補助等。
我了解到某個本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時選擇開辦“開心社工”,一個主要以老年人為服務對象的社會工作機構,它不同于只是滿足老人基本的生存需要的普通養老機構。“開心社工”聘請了社會工作專業的大學生把社工獨有的“用生命感動生命”理念付諸實踐。“開心社工”注重老人的物質生活的同時,更加重視他們的精神生活。這里的社會工作者和老人進行交流,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通過溝通了解到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從而更好地為他們服務。
社會工作,從不被重視到不斷體現它的重要性,從不完善到逐漸走向健全。隨著政府對其重視程度的加深和人們對它了解的不斷深入,它將成為未來生活的重要一員。
【院校名單】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華女子學院、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政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