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騏



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學習把木頭固定在一起。
舒展身體,就像做操一樣,而那一撇只是頭上飄過的樹葉而已。
多漂亮的木籬笆,聰明的人們手越用越巧,腦越用越靈。一串花環讓籬笆更好看了。
華本來有“花”的意思,枝頭的花兒嬌艷美麗,十字底可要托住了。
后來,人們搭起來的木頭越來越多。甚至還有了象征部落的符號。
同樣是做操的樣子,只不過是在冬天做操,所以會縮進去一點兒,扁平一點兒。
從木架子到木框子再到木籬笆,技術不斷進步。爬上云梯,我們開始搭建真正的房子。
這兒的十字旁更像一把梯子,和一旁的部件相比細細的,但它的一豎卻仍然很挺拔。
搭起一個漂亮的帳篷。這寬大的帳篷可一定要腳踏實地。
十字頭小小的,和戴在王子頭上的王冠一樣。撇捺要舒展、撐開、站穩。
建一座俏麗的房子。小小的房子背起大大的屋頂,真是了不起的設計!
在這兒,十字頭要撐開了寫,橫是長橫,豎是長豎,放開來寫。
蓋一間結實的小屋。小小的閣樓,寬寬的屋頂,胖胖的房子大得可以住下一只羊。
“南”字和南瓜有一樣的胖身體,一樣的小腦袋,就像個印章。
最后,造一棟挺拔的大廈。高高的大樓直插藍天,樓頂那針一樣的帽子把它裝點得更挺拔了。
苗條的、瘦瘦的“直”,十字頭在這里變得特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