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婧玥
6月4日 晴
2011年9月27日凌晨5:00,正在我們迎接國慶的時候,顧老師的妻子卻結束了她的人生歷程,前往另一個世界。
10月2日,無錫市殯儀館,她的親人、朋友、同事前來向她道別?;ㄈθ绾?,淚如雨下。遺像上顧老師的妻子——費英帶著微笑在看著我們。她臉色紅潤,神態安詳,眼睛里流露出留戀的目光,可能是她舍不得她認識的每一個人,特別是她的兒子——顧凱汶。
在顧老師妻子已經定格的微笑中,我們讀出了她永恒的悲哀。費英阿姨本來就有心臟病,隨后又患上支氣管擴張。她撐不住了,終于倒下了。顧凱汶聲嘶力竭地喊著:“媽媽,媽媽……”可是,他的媽媽卻再也聽不見了。平時費英阿姨認真工作,吃苦耐勞,每天起早貪黑地做工,做到手都起繭了……
費英阿姨平時不鍛煉身體,以為自己體質好,導致出現今天的悲劇。我們要拒絕永恒的悲哀,看來應該堅持體育鍛煉,去游泳,去跑步,去爬山……
此外,我們做人要豁達。有的人爭強好勝,勾心斗角。為了生活,弄得親姐妹也要自相殘殺。也有的人為了金錢和地位,絞盡腦汁,費盡心思,稍不如意,就耿耿于懷。我們做人心胸要寬大一點,不要斤斤計較。
10月2日,我從費阿姨那永恒的微笑中,感悟出永恒的悲哀。為了遠離這永恒的悲哀,我們要積極鍛煉,保持良好心態。
江蘇省無錫市積余實驗學校七年級
指導教師:薛漢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