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潤果
劉國昌,《人民日報》高級編輯、中宣部新聞閱評員,人民網(wǎng)、環(huán)球網(wǎng)評論員,《道德新視界》雜志總編輯。
人生是一個過程,其間也分為若干階段,有人形象地將它分為“上半場”、“下半場”。倘若說“上半場”指的是中年以前這段時間;“下半場”則是指中年和老年時期。如同球員要想打完全場比賽需將體力平均、合理分配一樣,人要想過好自己的美好人生也必須將精力、體力在這兩個時間段調(diào)整好。
北京有句老話:“凡事您悠著點”。“悠著點”,乃適度之謂。意思是凡事視情而動、量力而行。人生路,“悠著點”走,才不枉有滋有味。
前不久偶遇一位大學(xué)同學(xué),寒暄過后才知道他在例行體檢中查出了胃癌,正在做治療。聽罷趕緊安慰些許話語。可這位同學(xué)很是低落:“那些年我忙什么呢,到頭來連自己的身體都搞垮了……”
老同學(xué)出現(xiàn)如此情況,在于他沒“悠著點”走。想當(dāng)年,他是系里有名的“拼命三郎”,中午基本上不午睡,晚上睡得更晚,學(xué)習(xí)確實不錯。系主任在大會上多次表揚過他,當(dāng)然也委婉地提醒他要注意休息。可這老兄總是拍拍胸脯說:“沒問題,我身體好著呢!”畢業(yè)后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留校任教。但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使他的身體每況愈下,最終查出了毛病。
老同學(xué)得了重病,不便也不應(yīng)該責(zé)備,但其遭遇卻值得反思。人生在世,身體是本錢,本錢都虧了,那還談什么過好日子?這個原本最淺顯的道理,在一些人包括一些有文化、有知識的人那里卻總是不明白。
也許有人說,年輕時正是打拼的時候,這時不拼,到老了就“徒傷悲”了。確實,年輕時期是該努力打拼,在這個時期既要完成學(xué)業(yè)、走上工作崗位,還要戀愛、結(jié)婚、育子,有的還要在事業(yè)上有所建樹。但需要注意的是,打拼并不意味著將自己的身體也“打拼”進去。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人,他們在打拼的同時,也盡量把生活安排得有聲有色,該休息時就徹底放松,該游玩時就行走四方,使自己盡享人間春色。待到了人生“下半場”時,他們沒因只顧打拼而忽略生活感到后悔,也沒有因身體過度透支而落下病根。正因為“上半場”有了一個好基礎(chǔ),這些人在“下半場”的生活中,才感到特別地舒心、愉快。
在人生路上不要那么急功近利。生活是多方面的,“趕路”時不忘欣賞一下周邊的景色,勞累了不妨停下來閑適一番。如此之為,才是人生正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