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青
7月11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來賀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本刊記者黃曉青/攝)
7月12日,為期3天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圓滿落幕。
7月的貴陽、貴州、中國,再次通過這一綠色盛宴,向世界展示了生態文明的無窮魅力,發出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聲音”,展示了加快綠色發展的“中國行動”,有效樹立了中國在面對全球性問題時高度自覺和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本屆年會的召開,使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國家級、國際性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世界性的窗口、平臺和橋梁作用進一步顯現,不僅匯聚了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權威話語和智慧,凝聚了全球可持續發展共識,而且有效促進了國際國內深度交流與合作。
發出生態文明建設的
中國聲音
生態文明,全世界共同的話題。
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全球面臨環境污染嚴重、氣候變暖和生態系統退化等嚴峻形勢。上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相繼出現的煙霧等公害事件震驚世界。
20世紀60年代后,隨著人類生態環境意識開始覺醒并不斷深化拓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正成為全球共識,追求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更是成為世界各國的自覺行動和努力方向。
與此同時,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同時又是世界碳排放主要大國之一的中國,也在生態文明建設之路上孜孜不倦地思考、探索和實踐。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正面臨空前的資源、環境和生態壓力。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成為中華民族實現“中國夢”的一項重大而又緊迫的歷史使命。
在這樣的背景下,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的召開,便為中國向世界深刻闡釋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理念”、全方位展示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行動”和及時發出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聲音”,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載體。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們思考如何解決全球問題?!钡谝淮螀⒓诱搲挠案笔紫嗉s翰·萊斯利·普雷斯科特說:“我驚喜地看到,中國已經走到了前面,我非常樂見中國的進展,這對我們的子孫后代是有益的?!?/p>
年會期間,來自全球的參會嘉賓普遍認為,本屆年會完全可以看成是過去數十年全球關于環境、氣候等各類峰會、論壇的“集合體”?!安恢皇堑貐^性的單純的環保論壇,而是全球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所有相關方面的論壇;不只是簡單的學術論證,而是可以在激烈的觀點碰撞中尋求到機遇;不只是關于中國問題的探討,而是匯聚全球決策者,對全球焦點問題進行討論。”
“本屆年會的召開,使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國家級、國際性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并使之真正成為了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權威話語權的匯聚地,成為了建設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的制高點?!鄙鷳B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秘書長章新勝在接受中外媒體采訪時說。
聚全球之智
推動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全球的智慧。
改革如何驅動?全球怎樣攜手?綠色發展要選擇什么制度?政府、企業、公眾各自又將承擔什么責任?
在本屆年會舉行的近100場主題論壇和活動中,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的2000余名政要、專家、企業代表等,緊緊圍繞“改革驅動、全球攜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政府、企業、公眾:綠色發展的制度架構與路徑選擇”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理性建言。
聯合國環境署執行和項目運作部門副主任伊麗莎白·母瑞瑪認為,要踐行生態文明理念,更好地保護環境,就需要將環保從法律層面轉化到執行力層面,并建立起一個全球層面的環境執法行動綱領。
國際環境地方行動理事會原秘書長康拉德·奧托·齊默曼認為,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就必須采取務實的措施,諸如在公共交通、城市規劃、消費理念等方面制定符合環境保護的標準,對綠色企業進行補貼等。
與往屆年會相比,本屆年會主要突出四個重點:一是突出改革,特別是制度建設,現代治理體系改革,表現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生態文明建設;二是突出務實,不坐而論道,強調出建議,出標準和解決方案,特別是最佳案例。三是突出機遇,特別是綠色發展和轉型的機遇。四是突出熱點,反映了在生態環境挑戰日益嚴重下“大面積霧霾”、“水和食品安全”等民生熱點問題。
馬耳他總理約瑟夫·穆斯卡特表示,向綠色發展轉型,需要更多具備熟練技能的工人。在這方面,歐盟做出了榜樣——盡管過去幾年出現經濟危機,但是綠色就業崗位增長了20%?!?/p>
作為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的忠實支持者,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帶來了該集團在手機制造和回收、節能照明、物聯網等方面的先進技術?!暗厍蛑挥幸粋€,我們都是同住在地球村的村民,我們要通過科技手段改善環境,用節能的方式減少對地球環境的壓力?!?/p>
年會期間,無論是思想的碰撞、觀點的爭鳴,還是成功經驗的介紹、失敗教訓的警示,都有力地證明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已然成為匯聚全球智慧,共同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和路徑,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臺。
攜手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生態文明新時代,需要全球攜手開啟。
當前,聯合國正在制定2015年后全球發展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本屆年會的召開,不僅為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跨國界深度合作共贏搭建了一個重要橋梁,也有力推動了2015后全球可持續發展和治理體制建設。
年會期間,由北京大學、貴州大學、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等12所中外大學共同組成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大學聯盟”。聯盟成員將充分依托組織框架,強化國際合作,為應對當地、區域和國際層面的生態環境問題提供科研方面的支持,同時將整合優勢資源,在學者互訪、學生交換、課程共享等方面發揮作用。
與此同時,貴州貴安新區、上海浦東新區等九個國家級新區也發起組成了“國家級新區綠色發展聯盟”,九大新區共同簽署倡議,達成了區域綠色發展的五項共識:一是將綠色轉型、綠色增長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二是將發展綠色科技作為引導綠色產業的驅動力;三是以組織機制和政策法規保障綠色產業發展的程序性;四是深度培育綠色發展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模式;五是深入開展區域間綠色發展的交流與合作。
此外,《山地經濟綠色發展貴陽共識》、《生態文明建設與反貧困貴陽共識(2014)》、《生態文明與旅游可持續發展貴陽宣言》、《原生態文化貴陽宣言》等的發布,使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更加清晰,信心更加飽滿,也為全球發展綠色產業、綠色城市和綠色消費,解決實際需求和老百姓的切身期盼,找尋到了更多的合作和破題之道。
“建設生態文明人人有責,人人有權。建設生態文明不只是一個理念,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做起,為建設生態文明作出貢獻?!北緦媚陼€現場發布了《當代人類生態文明行為準則》,并啟動“生態行者”大型生態公益志愿者行動,切實提高了建設生態文明的全民參與性。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全人類的福祉和未來,綠色夢想不只是中國的,更是全球的;不只是政府的,更是每個人的;不只是未來時,更是現在進行時。
正如在本屆年會的核心成果——《2014貴陽共識》中,與會者一致認為,建設生態文明關系到每一個人的福祉,各利益攸關方必須共同努力;建設生態文明不僅是人類共同的責任,而且孕育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必須全面推進改革創新,只有改革創新才能抓住百年不遇的歷史性發展機遇……以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為推動力的生態文明之旅,已然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而只有全球攜手、共同努力,才能真正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責任編輯/蔣葉?。?/p>
7月11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來賀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本刊記者黃曉青/攝)
7月12日,為期3天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圓滿落幕。
7月的貴陽、貴州、中國,再次通過這一綠色盛宴,向世界展示了生態文明的無窮魅力,發出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聲音”,展示了加快綠色發展的“中國行動”,有效樹立了中國在面對全球性問題時高度自覺和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本屆年會的召開,使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國家級、國際性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世界性的窗口、平臺和橋梁作用進一步顯現,不僅匯聚了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權威話語和智慧,凝聚了全球可持續發展共識,而且有效促進了國際國內深度交流與合作。
發出生態文明建設的
中國聲音
生態文明,全世界共同的話題。
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全球面臨環境污染嚴重、氣候變暖和生態系統退化等嚴峻形勢。上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相繼出現的煙霧等公害事件震驚世界。
20世紀60年代后,隨著人類生態環境意識開始覺醒并不斷深化拓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正成為全球共識,追求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更是成為世界各國的自覺行動和努力方向。
與此同時,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同時又是世界碳排放主要大國之一的中國,也在生態文明建設之路上孜孜不倦地思考、探索和實踐。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正面臨空前的資源、環境和生態壓力。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成為中華民族實現“中國夢”的一項重大而又緊迫的歷史使命。
在這樣的背景下,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的召開,便為中國向世界深刻闡釋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理念”、全方位展示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行動”和及時發出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聲音”,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載體。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們思考如何解決全球問題。”第一次參加論壇的英國前副首相約翰·萊斯利·普雷斯科特說:“我驚喜地看到,中國已經走到了前面,我非常樂見中國的進展,這對我們的子孫后代是有益的?!?/p>
年會期間,來自全球的參會嘉賓普遍認為,本屆年會完全可以看成是過去數十年全球關于環境、氣候等各類峰會、論壇的“集合體”。“不只是地區性的單純的環保論壇,而是全球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所有相關方面的論壇;不只是簡單的學術論證,而是可以在激烈的觀點碰撞中尋求到機遇;不只是關于中國問題的探討,而是匯聚全球決策者,對全球焦點問題進行討論。”
“本屆年會的召開,使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國家級、國際性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并使之真正成為了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權威話語權的匯聚地,成為了建設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的制高點?!鄙鷳B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秘書長章新勝在接受中外媒體采訪時說。
聚全球之智
推動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全球的智慧。
改革如何驅動?全球怎樣攜手?綠色發展要選擇什么制度?政府、企業、公眾各自又將承擔什么責任?
在本屆年會舉行的近100場主題論壇和活動中,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的2000余名政要、專家、企業代表等,緊緊圍繞“改革驅動、全球攜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政府、企業、公眾:綠色發展的制度架構與路徑選擇”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理性建言。
聯合國環境署執行和項目運作部門副主任伊麗莎白·母瑞瑪認為,要踐行生態文明理念,更好地保護環境,就需要將環保從法律層面轉化到執行力層面,并建立起一個全球層面的環境執法行動綱領。
國際環境地方行動理事會原秘書長康拉德·奧托·齊默曼認為,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就必須采取務實的措施,諸如在公共交通、城市規劃、消費理念等方面制定符合環境保護的標準,對綠色企業進行補貼等。
與往屆年會相比,本屆年會主要突出四個重點:一是突出改革,特別是制度建設,現代治理體系改革,表現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生態文明建設;二是突出務實,不坐而論道,強調出建議,出標準和解決方案,特別是最佳案例。三是突出機遇,特別是綠色發展和轉型的機遇。四是突出熱點,反映了在生態環境挑戰日益嚴重下“大面積霧霾”、“水和食品安全”等民生熱點問題。
馬耳他總理約瑟夫·穆斯卡特表示,向綠色發展轉型,需要更多具備熟練技能的工人。在這方面,歐盟做出了榜樣——盡管過去幾年出現經濟危機,但是綠色就業崗位增長了20%?!?/p>
作為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的忠實支持者,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帶來了該集團在手機制造和回收、節能照明、物聯網等方面的先進技術?!暗厍蛑挥幸粋€,我們都是同住在地球村的村民,我們要通過科技手段改善環境,用節能的方式減少對地球環境的壓力?!?/p>
年會期間,無論是思想的碰撞、觀點的爭鳴,還是成功經驗的介紹、失敗教訓的警示,都有力地證明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已然成為匯聚全球智慧,共同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和路徑,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臺。
攜手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生態文明新時代,需要全球攜手開啟。
當前,聯合國正在制定2015年后全球發展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本屆年會的召開,不僅為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跨國界深度合作共贏搭建了一個重要橋梁,也有力推動了2015后全球可持續發展和治理體制建設。
年會期間,由北京大學、貴州大學、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等12所中外大學共同組成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大學聯盟”。聯盟成員將充分依托組織框架,強化國際合作,為應對當地、區域和國際層面的生態環境問題提供科研方面的支持,同時將整合優勢資源,在學者互訪、學生交換、課程共享等方面發揮作用。
與此同時,貴州貴安新區、上海浦東新區等九個國家級新區也發起組成了“國家級新區綠色發展聯盟”,九大新區共同簽署倡議,達成了區域綠色發展的五項共識:一是將綠色轉型、綠色增長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二是將發展綠色科技作為引導綠色產業的驅動力;三是以組織機制和政策法規保障綠色產業發展的程序性;四是深度培育綠色發展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模式;五是深入開展區域間綠色發展的交流與合作。
此外,《山地經濟綠色發展貴陽共識》、《生態文明建設與反貧困貴陽共識(2014)》、《生態文明與旅游可持續發展貴陽宣言》、《原生態文化貴陽宣言》等的發布,使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更加清晰,信心更加飽滿,也為全球發展綠色產業、綠色城市和綠色消費,解決實際需求和老百姓的切身期盼,找尋到了更多的合作和破題之道。
“建設生態文明人人有責,人人有權。建設生態文明不只是一個理念,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做起,為建設生態文明作出貢獻?!北緦媚陼€現場發布了《當代人類生態文明行為準則》,并啟動“生態行者”大型生態公益志愿者行動,切實提高了建設生態文明的全民參與性。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全人類的福祉和未來,綠色夢想不只是中國的,更是全球的;不只是政府的,更是每個人的;不只是未來時,更是現在進行時。
正如在本屆年會的核心成果——《2014貴陽共識》中,與會者一致認為,建設生態文明關系到每一個人的福祉,各利益攸關方必須共同努力;建設生態文明不僅是人類共同的責任,而且孕育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必須全面推進改革創新,只有改革創新才能抓住百年不遇的歷史性發展機遇……以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為推動力的生態文明之旅,已然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而只有全球攜手、共同努力,才能真正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責任編輯/蔣葉俊)
7月11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來賀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本刊記者黃曉青/攝)
7月12日,為期3天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圓滿落幕。
7月的貴陽、貴州、中國,再次通過這一綠色盛宴,向世界展示了生態文明的無窮魅力,發出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聲音”,展示了加快綠色發展的“中國行動”,有效樹立了中國在面對全球性問題時高度自覺和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本屆年會的召開,使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國家級、國際性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世界性的窗口、平臺和橋梁作用進一步顯現,不僅匯聚了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權威話語和智慧,凝聚了全球可持續發展共識,而且有效促進了國際國內深度交流與合作。
發出生態文明建設的
中國聲音
生態文明,全世界共同的話題。
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全球面臨環境污染嚴重、氣候變暖和生態系統退化等嚴峻形勢。上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相繼出現的煙霧等公害事件震驚世界。
20世紀60年代后,隨著人類生態環境意識開始覺醒并不斷深化拓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正成為全球共識,追求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更是成為世界各國的自覺行動和努力方向。
與此同時,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同時又是世界碳排放主要大國之一的中國,也在生態文明建設之路上孜孜不倦地思考、探索和實踐。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正面臨空前的資源、環境和生態壓力。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成為中華民族實現“中國夢”的一項重大而又緊迫的歷史使命。
在這樣的背景下,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的召開,便為中國向世界深刻闡釋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理念”、全方位展示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行動”和及時發出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聲音”,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載體。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們思考如何解決全球問題?!钡谝淮螀⒓诱搲挠案笔紫嗉s翰·萊斯利·普雷斯科特說:“我驚喜地看到,中國已經走到了前面,我非常樂見中國的進展,這對我們的子孫后代是有益的?!?/p>
年會期間,來自全球的參會嘉賓普遍認為,本屆年會完全可以看成是過去數十年全球關于環境、氣候等各類峰會、論壇的“集合體”?!安恢皇堑貐^性的單純的環保論壇,而是全球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所有相關方面的論壇;不只是簡單的學術論證,而是可以在激烈的觀點碰撞中尋求到機遇;不只是關于中國問題的探討,而是匯聚全球決策者,對全球焦點問題進行討論?!?/p>
“本屆年會的召開,使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國家級、國際性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并使之真正成為了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權威話語權的匯聚地,成為了建設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的制高點?!鄙鷳B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秘書長章新勝在接受中外媒體采訪時說。
聚全球之智
推動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全球的智慧。
改革如何驅動?全球怎樣攜手?綠色發展要選擇什么制度?政府、企業、公眾各自又將承擔什么責任?
在本屆年會舉行的近100場主題論壇和活動中,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的2000余名政要、專家、企業代表等,緊緊圍繞“改革驅動、全球攜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政府、企業、公眾:綠色發展的制度架構與路徑選擇”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理性建言。
聯合國環境署執行和項目運作部門副主任伊麗莎白·母瑞瑪認為,要踐行生態文明理念,更好地保護環境,就需要將環保從法律層面轉化到執行力層面,并建立起一個全球層面的環境執法行動綱領。
國際環境地方行動理事會原秘書長康拉德·奧托·齊默曼認為,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就必須采取務實的措施,諸如在公共交通、城市規劃、消費理念等方面制定符合環境保護的標準,對綠色企業進行補貼等。
與往屆年會相比,本屆年會主要突出四個重點:一是突出改革,特別是制度建設,現代治理體系改革,表現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生態文明建設;二是突出務實,不坐而論道,強調出建議,出標準和解決方案,特別是最佳案例。三是突出機遇,特別是綠色發展和轉型的機遇。四是突出熱點,反映了在生態環境挑戰日益嚴重下“大面積霧霾”、“水和食品安全”等民生熱點問題。
馬耳他總理約瑟夫·穆斯卡特表示,向綠色發展轉型,需要更多具備熟練技能的工人。在這方面,歐盟做出了榜樣——盡管過去幾年出現經濟危機,但是綠色就業崗位增長了20%?!?/p>
作為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的忠實支持者,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帶來了該集團在手機制造和回收、節能照明、物聯網等方面的先進技術?!暗厍蛑挥幸粋€,我們都是同住在地球村的村民,我們要通過科技手段改善環境,用節能的方式減少對地球環境的壓力?!?/p>
年會期間,無論是思想的碰撞、觀點的爭鳴,還是成功經驗的介紹、失敗教訓的警示,都有力地證明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已然成為匯聚全球智慧,共同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和路徑,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臺。
攜手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生態文明新時代,需要全球攜手開啟。
當前,聯合國正在制定2015年后全球發展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本屆年會的召開,不僅為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跨國界深度合作共贏搭建了一個重要橋梁,也有力推動了2015后全球可持續發展和治理體制建設。
年會期間,由北京大學、貴州大學、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等12所中外大學共同組成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大學聯盟”。聯盟成員將充分依托組織框架,強化國際合作,為應對當地、區域和國際層面的生態環境問題提供科研方面的支持,同時將整合優勢資源,在學者互訪、學生交換、課程共享等方面發揮作用。
與此同時,貴州貴安新區、上海浦東新區等九個國家級新區也發起組成了“國家級新區綠色發展聯盟”,九大新區共同簽署倡議,達成了區域綠色發展的五項共識:一是將綠色轉型、綠色增長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二是將發展綠色科技作為引導綠色產業的驅動力;三是以組織機制和政策法規保障綠色產業發展的程序性;四是深度培育綠色發展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模式;五是深入開展區域間綠色發展的交流與合作。
此外,《山地經濟綠色發展貴陽共識》、《生態文明建設與反貧困貴陽共識(2014)》、《生態文明與旅游可持續發展貴陽宣言》、《原生態文化貴陽宣言》等的發布,使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更加清晰,信心更加飽滿,也為全球發展綠色產業、綠色城市和綠色消費,解決實際需求和老百姓的切身期盼,找尋到了更多的合作和破題之道。
“建設生態文明人人有責,人人有權。建設生態文明不只是一個理念,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做起,為建設生態文明作出貢獻?!北緦媚陼€現場發布了《當代人類生態文明行為準則》,并啟動“生態行者”大型生態公益志愿者行動,切實提高了建設生態文明的全民參與性。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全人類的福祉和未來,綠色夢想不只是中國的,更是全球的;不只是政府的,更是每個人的;不只是未來時,更是現在進行時。
正如在本屆年會的核心成果——《2014貴陽共識》中,與會者一致認為,建設生態文明關系到每一個人的福祉,各利益攸關方必須共同努力;建設生態文明不僅是人類共同的責任,而且孕育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必須全面推進改革創新,只有改革創新才能抓住百年不遇的歷史性發展機遇……以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為推動力的生態文明之旅,已然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而只有全球攜手、共同努力,才能真正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責任編輯/蔣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