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王璞
看起來像省長,干著首相的活兒,其實連縣長都不如
如果都知事和各區、市的“一把手”談不攏,也不能都知事一人決斷。按照規定,他們發生意見分歧時,將以區域內公民投票公決形式裁決,都知事搞不了一言堂。
東京都知事在整個日本政治體系中的位置——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看起來像省長,干著首相的活兒,其實連縣長都不如。
這才是東京都知事的真實地位。
掌握日本第二大武裝力量
如果從管轄范圍來看,東京都知事的權力似乎應該非常大。
的確,東京都面積雖然只相當于兩個香港的大小,但它一年的地區財政收入占日本全國的四成;財政預算能達到13萬億日元(約合794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印度尼西亞一年的國家預算。而其一年創造的GDP總量,幾乎與廣東省一樣。
東京都還擁有日本獨一無二的警察力量。與其他各道府縣的警察總部不同,唯有東京都的警察機構被稱為“警視廳”。警視廳的最高長官也不是其他地區的“總部長”,而被稱作“警視總監”。警視廳共有4.5萬名警察,是除日本自衛隊外,日本的第二大武裝力量。
更重要的是,東京都的自主財權遠遠高出其他地區,可以不依賴中央政府的“地方交付稅”,“自掏腰包”推出獨立政策。歷代知事都會提出一些非常超前的政策,比如東京是最早實現老人醫療免費的城市。加上東京都擁有將近全日本10%的人口,這使得由當地直選產生的東京都知事,被視為集中檢驗選民最新政治輿論傾向的窗口。也就是說,東京都的民意會間接影響和推動日本政局。
除此之外,根據日本法律,日本首相和中央政府還不能任命和指揮東京都知事。都知事由當地居民投票選舉產生。政府官員只能以所在黨名義推舉候選人,但誰當選,最終還是由東京都人民說了算。
所以,無論從經濟體量還是政治影響力來看,東京都知事并不能與中國的市長,或者直轄市市長來類比,而更像省長。
都知事管不了區、市一把手
但是,其實東京都知事也管不了多少事。這與日本獨特的地方政治生態有關。東京都是由23個特別行政區和26個市、5個町、8個村所組成。這些區、市與中國政治體系中的區、市最大的不同,是它們所在地的行政長官,在理論上不需要聽取東京都知事的命令。因為它們都是地方自治團體,都政府和市、區政府的行政級別一樣,不存在上下級關系。
簡單理解,就是都政府不是架在區、市上面的一級政府機構,而是橫在區、市之間。
準確地講,東京都知事對這些區、市的“一把手”,只能“指導”,而不是“領導”。而且許多事務在市、區一級就已經消化處理了,都知事直接參與管理的事務相當有限。
按照東京都政府公布的說法,都知事需要處理的事情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需要協調區、市等自治團體的事務,比如東京奧運會基建這樣的大型項目,就需要都知事從中協調。
第二類是特別行政區的一部分事務,比如消防力量怎么分配,自來水管線如何分布,下水道施工怎么監管等等??雌饋硪彩乾嵤?。
第三類也是只有都知事才有的職能,就是作為日本首都的行政長官,他需要做一些接待和安排安保的工作。
總之,因為同是地方政府,東京都政府與東京都范圍內的區、市等自治團體,只能通過協議來調整利益。所以他們就組建了一個叫做“都區協議會”的組織,都知事一般都會擔任這個組織的會長,用這種方式在各區、市之間斡旋。
如果都知事和各區、市的“一把手”談不攏,也不能都知事一人決斷。按照規定,當東京都以及都內的市、區行政長官、議會議員發生意見分歧無法統一時,將以區域內公民投票公決形式裁決,也就是說,都知事搞不了一言堂。
所以從權限上來講,說東京都知事還趕不上中國的縣長,是一個看似不恰當的說法,不過也在相當程度上印證了它的真實地位。
65年才換了七個都知事
目前,盡管東京都廳(市政管理機構)的職員超過16萬人,但是截至2012年的數據顯示,都廳財政供養的主要是警察、消防員和學校教職員,這三個群體占到了近13萬人,真正坐機關的職員只有24096人。
東京都知事上班天數和時間沒有明確規定。臺灣媒體報道說,前任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每個星期只“簽到”兩天。當然,政治家的工作不一定非要局限在政府辦公樓內,但和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相比,東京都知事至少不用經常“坐班”。根據日本媒體此前報道,安倍晉三在就任日本首相的156天里,在家里完全休息的日子只有三天。
與首相這個職位相比,東京都知事可算是“工作穩定”,不用像首相那樣時常操心自己隨時可能被趕下臺。
日本首相換得快,1947年至今,日本內閣走馬燈似地換了32位首相。而在舛添要一之前,東京都知事只有七任。除去上任不過一年就因受賄丑聞引咎辭職的豬瀨直樹,其余六位擔任知事的時間長達65年,堪稱“鐵打的都知事,流水的首相”。
長任期容易保持政策的連續性,歷任東京都知事都有比較亮眼的政績。
比如1967年當選,連任三屆的美濃部吉亮針對日本環境污染制定了《東京都防止公害條例》;其后的鈴木俊一在任16年中,針對東京的商業中心過于集中,發展了新宿、池袋這樣的新型商業中心地區,提出了“多中心型”城市的想法。正因如此,有人將東京都知事視為日本的“政策先行者”,東京都率先實行的政策中,有很多后來都推廣至日本全國。
(摘自《壹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