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堅
摘要:在音樂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音樂作品層出不窮,但能夠成為經典的卻如數家珍,而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可謂是經典。1959年,何占豪和陳鋼運用西方音樂作曲技法與中國民間音樂語言相結合創作而成,成為家喻戶曉的音樂作品。本文針對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創作背景及它的戲曲組成部分來進行闡述。
關鍵詞:《梁祝》創作背景戲曲音樂因素
古語有言:“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而梁山伯與祝英臺沒有成為比翼鳥,也沒有成為連理枝,而是化作了一對蝴蝶,在天空中自由的翱翔,從此形影不離。真真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這部古老而又流傳至今的愛情故事,給現代的人們留下了一曲動人的戲曲《梁祝》。《梁祝》融合了西方交響樂與中方的語言,這樣的融合倍受國內外人們的喜愛,成了我國經久不衰的絕唱。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藝術成就是當今許多作品無法超越。
一、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創作背景
1958年,上海音樂學院黨委在國慶十周年的慶典上,舉辦了一場像古典作品學習的活動,并組建了一個小提琴實驗班,其中,陳剛與何占豪也在小組當中,在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的創作原則上,使陳剛和何占豪對藝術的領悟更上了一個臺階,于是,在陳剛和何占豪的領悟之下,創作出了古今傳唱的梁祝,作品呈現了一種浪漫主義的色彩,另外,作品采用ABA的曲式結構,使得交響樂的藝術形態更加顯完美和完整。
二、小提琴在戲曲音樂中的發展歷程
追溯我國戲曲的發展歷程,西洋低音樂器的歷史不足百年。戲曲藝術的繁榮發展始于新中國的建立時期,隨著戲曲藝術的不斷創新和改革,二胡、洋琴、琵琶等民族樂器加入了戲曲樂隊的行列,另外,各個劇種在不斷增多,劇團的樂隊也日益繁多,戲曲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一方面,充實了名族樂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西洋管弦樂器。日益繁多的戲曲團體在組建各式各樣的中西合體樂隊的同時,也進行了樂器的配置處理,在此基礎上,充分增強了戲曲樂隊的活力與激情,表現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建國之后,現代戲在舞臺藝術當中的地位得到了不斷的提升,在吸收西洋樂器元素的基礎上創作音樂。那時,小提琴作為低音樂器中的主要樂器加入到戲曲樂隊當中,小提琴的加入使得民族樂器低胡的淘汰。小提琴在加入戲曲樂隊之初,成為了樂隊不可或缺的重要樂器之一,由于小提琴在音域、音色、音響等方面獨具特色,同時和其它樂器的聲音達到了很好的融合狀態,小提琴在某種程度上,是戲曲樂隊的伴奏群體的支柱。小提琴對主奏樂器的襯托以及在渲染舞臺的氛圍、喜劇效果時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戲曲音樂因素組成部分
(一)以音樂為開端,述愛情之真切
用長笛來開啟一場音樂的樂章,演奏出了一曲動人的歌曲,在歌曲的映襯下,相戀的男女瞬間化為了一堆蝴蝶,而這悲愴的情境在唯美音符的映襯下顯得如此凄涼,不禁感慨并心生憐憫之情,感慨這封建制度下的麻木人性。在草橋結拜這段樂曲當中,運用小提琴行板演繹著令人感懷的樂章,由于這段音樂的旋律安靜,優雅。在越劇演員在演化成那個這段時都會令觀眾動容,草橋結拜插入了越劇的元素,并將這段作為這部作品的主旋律,使得這部作品融入了民族特色,表現出了一對相愛的戀人對愛情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在封建社會的大背景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了那個時代的主旋律,而在實際上當中,這對戀人面對的是艱辛和痛苦,不能終身廝守的痛苦。然后就是大小提琴的對唱形式,在梁山伯與祝英臺的一唱一和的景象突而轉變,節奏變得快速起來,這樣體現了男女雙方對愛情的渴望,能夠使得雙方感情更加厚重而堅定。最后部分在使用弦樂的基礎上并使用顫音表達了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情感的對話,配樂使用簡單且明了。
(二)英臺抗婚,述別離愁緒
英臺抗婚中的樂曲采用大鑼和定音鼓的陰沉音調預兆音樂情緒的起伏轉折,表達出了音樂感情的起程轉折。銅管樂的和聲更表現了環境的恐懼和陰深。英臺抗婚的出現體現出了年輕男女對愛情的執著,以及對封建制度的反擊。小提琴曲調的密集以及節奏的短促體現了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急切、纏綿悱惻的感情,余下的內容采用了f徽調式,4/4拍子。另外京劇中的倒班和越劇囂板的方式應用于音樂當中,深刻地表達了年輕戀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堅定的守護屬于自己的愛情。
(三)墳前化蝶,天堂相聚
凄厲、委婉的旋律再一次響起,當主旋律在舞臺上飄散時,觀眾沉浸在其中,當呈示部的主題音調回旋于樂池當中時,我們仿佛可以看見兩位年輕人美麗的背影。但是卻忽隱忽現,被其他的音調所掩埋。4/4拍,G徵調式。再現部運采用了主部主題某些旋律音素,長笛用清澈飄逸的音符襯托出梁山伯與祝英臺已在墳前化成一對美麗蝴蝶,并翱翔于藍天,豎琴晶瑩剔透的撥奏仿佛把人帶入仙境,愛情主題再次出現,它強調了兩位年輕人為爭取自由愛情和婚姻,今生雖不能在人間相守終老,來世定能在天堂團聚。
四、結語
上文分析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戲曲音樂因素組成部分,一曲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訴說著一段唯美真摯的愛情故事,演繹出了一幕幕催人淚下的場景,讓人陶醉在音樂中而不能自拔。與此同時,內心也充滿著對自由渴望以及對愛情的向往,這不僅是一部愛情曲,同時是一部激勵人心的進步曲。
參考文獻:
[1]彭子珊.淺析小提琴協奏曲《梁祝》[J].黃河之聲,2013,(02).
[2]蔣雄達.小提琴常用協奏曲教學輔導之四——巴赫小提琴協奏曲中幾種運弓技法及其復調處理[J].小演奏家,2009,(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