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
摘要:合唱演唱中的參與者可分為聲樂和器樂兩部分,器樂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器樂一方面作為人聲的伴奏,對演唱效果加以潤色,另一方面又可以作為歌唱主體與人聲共同參與主旋律聲部的演繹。合理運用器樂因素對塑造豐富而優美的合唱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合唱 器樂 伴奏 人聲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藝術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由于合唱演唱的形式比較廣泛,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所以近些年來,合唱成為了音樂表演中的一種突出的表演形式。因此,探索與研究合唱藝術也便成為音樂領域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合唱演唱藝術與其他藝術不同,它是一個集體性的表演團隊,所以要想更好地表現歌曲的情感,合理加入器樂演奏能夠引起聽眾與演唱者的共鳴,從而實現合唱的完美效果,還可以使合唱演唱找到更廣闊的藝術表現空間。
器樂在合唱演唱中可以起的作用總的來說表現在兩個方面:一、作為人聲的伴奏;二、與人聲一起成為表演的主體。
在帶有伴奏的合唱中,以鋼琴作為伴奏樂器是最為常見的。作為最好的伴奏樂器,鋼琴的音域能夠覆蓋人聲的音域,它的音色既能夠豐富和補充人聲的音色,又能夠很好地與人聲相融合。當然,合唱的伴奏形式也是豐富的,并不僅限于鋼琴。根據作品需要,在鋼琴伴奏時加入小提琴、大提琴、長笛、二胡、馬頭琴、手鼓等樂器來突出風格和增添色彩是常見的。例如:英國合唱作品《雪花》(埃爾加曲)使用了鋼琴與小提琴伴奏,美國合唱作品《自由飛翔》(貝西格曲)使用了鋼琴與長笛伴奏,中國童聲合唱作品《我們要陽光》(王志信曲)使用了鋼琴與二胡伴奏,從實際演出的效果來看,這些作品的伴奏都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而用弦樂隊、管樂隊、民樂隊或管弦樂隊給合唱伴奏也是被普遍采用的形式,這樣的形式更適合一些大型的文藝活動和氣勢恢宏的慶典演出。不過,在更為“純粹”的合唱表演中,對于器樂伴奏參與合唱表演是有明確限制的。例如,世界合唱比賽對伴奏就進行了明確的限制,它規定參加伴奏的人員:“不得超過五人”。在合唱音樂會中,我們也很少見到采用樂隊的伴奏。這并不全是因為伴奏條件的限制,而是因為樂隊那宏大的音響會與合唱的人聲演唱產生不平衡的音響效果。而且,越是編制齊全、人數眾多的樂隊所演奏出來的音響,對人聲演唱的表現空間擠壓得越是厲害。它可能會嚴重地影響到合唱那相對“柔弱”的音響和更為細膩的音樂與細節表現。為了突出更為完美的人聲表現,我們常常看到那些高水平的合唱團在演唱時,更多的是采用無伴奏的形式。
一般來說,在合唱當中器樂的采用和參與是為了對人聲做更多的修飾。但它有時也作為一個重要的聲部參與表演,而絕不是僅僅地作為人聲的附庸。器樂與人聲的配合促進了音樂情緒的激發,并使得整個合唱而的和聲效果和音樂張力更加豐富、突出。另外,器樂的作用也是以多種形式來體現的。例如:鋼琴的琶音與分解和弦的織體可以增加人聲演唱的流動性,而柱式和聲的音響則使人聲演唱得更豐滿、更堅定。器樂在合唱作品中可以演奏出優美的副旋律,以襯托人聲演唱的主旋律;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演奏主旋律,使人聲演唱退之其次,等等。下面是一個譜例,在一小段音樂中主角的位子讓給了鋼琴,而人聲作為鋼琴的伴奏也別有一番味道。
例:選自日本的《宮崎駿動畫組曲集Ⅱ》(中川李枝子詞 久石讓曲 信長貴富編配)
在大家都熟悉的中國合唱作品《嘎哦麗泰》(哈薩克民歌 杜鳴心編配)中,作曲家不但在鋼琴彈奏一個主旋律的樂句時使用了人聲的伴唱,還在全曲結尾處再次利用鋼琴來延續和發展人聲所體現的情感,利用鋼琴與人聲的音色對比,生動地塑造出空闊草原上獨自一人黯然傷神的情景,深刻而貼切地體現了主人公內心深處的彷徨、憂傷與無奈。
有時候,器樂作為“領唱”也是很好的編配,也有其特殊的效果。在瑞典無伴奏合唱作品《達拉納的牧場》(安德斯·奧瓦爾曲)中,一支長笛以其柔和優美的音色和一位女高音輪流“領唱”,而合唱團的伴唱渲染出了達拉納古老的土地、森林和湖泊。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在合唱表演中,器樂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器樂的襯托下,合唱的音響更加豐富,作品的織體與整體表現效果也更加變幻多姿。同時,在很多合唱作品中,器樂的加入也突破了語言文字的限制,使人們在美的體驗中獲得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
參考文獻:
[1]劉芯.視唱練耳與聽覺[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99,(02).
[2]田曉寶.中國合唱藝術的現代性[J].音樂創作,2008,(05).
[3]徐麗萍.追求和諧的合唱藝術[J].江蘇教育,2010,(34).
[4]萬綱,萬紹芷.淺談鋼琴伴奏與合唱訓練的“協奏”[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