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霞
她剛出生時,也曾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就連每一聲啼哭,似乎都是天籟。可是,僅僅十幾天之后,母親感覺越來越不對勁:她吃奶時總是那么費力,哭聲也有氣無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反應也越來越遲鈍。抱她到醫院去檢查,醫生的一紙診斷書,如同晴天霹靂,讓她的父母變得手足無措:她是先天性腦癱,根本無藥可治!
在父母憂慮的目光中,她一天天長大,因為不能說話,雙手也不能做任何動作,只能呆在家里。對她來說,每天最快樂的事就是看著姐姐趴在桌子上寫作業,聽姐姐大聲朗讀課文。
一天,她終于按捺不住想要學習的沖動,費了好大的勁,試圖用腳夾住鉛筆來寫字。折騰了整整三個小時,累到所有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她終于可以在地板上畫下歪歪扭扭的數字“1”。正當她無比興奮之際,父親下班回來了,一向迷信的他,發現了她在地板上寫的字,認為這會給全家人帶來噩運。她非但沒有得到一句夸獎,反而被父親惡狠狠地打了幾巴掌。
委屈的淚水默默流下,她并沒有放棄學習的欲望。只是從那次以后,總是要等到父親不在家時,她才會練習寫字。因為動作不熟練,她學得非常辛苦,一個最簡單的字,她都要趴在地板上,反復寫上幾十遍。左腳寫累了,就換右腳來寫,然后再換回去。往往寫著寫著,雙腳都磨破了皮,留在地板上的,是一行行帶血的字跡。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苦苦練習了一年之后,她的字跡已經變得十分工整,和正常人的沒什么兩樣了。
姐姐被她這種好學的精神感動了,于是每天都會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悄悄教給她。一次,老師要求寫一篇作文,姐姐想了半天,還是愁眉不展,實在不知如何動筆。這時,她自告奮勇,干脆替姐姐寫了一篇。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姐姐把作文本交了上去。不料,老師看過作文以后,立刻大加贊賞,不僅拿它在課堂當范文朗誦,還在作文本上寫下了鼓勵的評語。
當姐姐把作文本帶回家時,她激動得熱淚盈眶:自己的第一篇“作品”,竟然可以贏得老師的贊賞,這真像做夢一樣呀!
從此,她迷戀上了寫作,想辦法借來一切能借到的文學書籍,每天如饑似渴地閱讀,然后“拿”起筆來,在姐姐用完的作業本反面,不停地寫啊寫,有詩歌、散文,也有小說。
2011年9月,她憑借著一部自傳體小說《生命是刺還是花?》贏得當地最高榮譽的“Madan Puraskar”文學獎,在全國文學界引起轟動。她就是出生在尼泊爾的腦癱女孩吉米雷。
回憶起當時為什么要學習寫字時,吉米雷用腳在本子上寫道:“人類的天性就是了解世界和與人交流,我也一樣。”
她繼續寫道:“在15歲的一天,我看到窗外陽光普照,郁郁蔥蔥,鳥語花香,我很想到草地上歌唱,我愛這一切。我想無論如何我都要把自己聽到的、感受到的以及我的愛向世界表達,于是就從第一個字母開始自學。”
在過去的十多年間,吉米雷從一筆一畫地練習寫字,到成為尼泊爾家喻戶曉的詩人和作家,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我們總是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就像吉米雷剛出生就被拋入生命的低谷。但她不氣餒,不放棄。憑借著堅強不屈的意志,一路走來。她已經把生命中的“刺”變成了生命中的“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驗證了一個樸素的道理:在這個世界上,只要你心懷夢想,從來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 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的世界里無光、無聲,她卻能用文字照亮我們的生活,“我要透過‘靈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勵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溫厚與心懷感動的人們”。一個盲人尚且知道感恩,知道知足,怎么有些健康的人卻做不到呢?請注冊登錄《高中生》·高考網(gaokao.hnjy.com.cn),品讀《永遠點亮希望之光——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