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工業部長希達雅特稱,即溶咖啡印尼國家標準(SNI)將于今年開始貫徹。目前,國家標準機構(BSN)正在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通知說明的進程。希達雅特說,貫徹印尼國家標準之后,將能杜絕低劣包裝的即溶咖啡在市場上銷售。“即溶咖啡國家標準仍在辦理中,如果完成后,今年內可簽署和貫徹。我們已做好準備,包括試驗室測試在內。”
目前,印尼排在巴西和越南之后,成為世界第三大咖啡生產國。去年,印尼咖啡產量占世界咖啡總產量的8%,達69.2萬t。印尼國內工業僅能吸收國產咖啡的40%,而其余60%以咖啡籽作為原料出口。“原咖啡豆出口情形須即刻改善。”
希達雅特說,去年,印尼咖啡加工產品出口額達2.44億美元,比2012年落實的3.23億美元低。出口的咖啡加工產品,包括即溶咖啡、咖啡精、咖啡提煉油、濃縮咖啡等,出口到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和阿聯酋。另一方面,咖啡加工產品進口持續增加,去年,進口值達到8 188萬美元,多于2012年的7 119萬美元。希達雅特稱,估計上述進口的咖啡加工產品是低劣產品。
印尼工業部農工局局長法伊斯·阿赫瑪德稱,估計該低劣品質的進口咖啡是混合咖啡皮的,因此價格低廉。“為保護國內工業,須實施印尼國家標準,即溶咖啡須經過測試其含水量和是否含有能致癌的咖啡皮毒素。”
在另外的場合,Mayora Indah公司公關經理史利布科·蘇拉特摩稱,頒發即溶咖啡進口準證值得懷疑,因為,印尼國內咖啡工業有能力供應國內市場需求。“進口的并不是生產商,而是商販,大部分來自中國和越南。進口后,在國內混合本地咖啡后再包裝,其中含糖量達到50%。因為使用精制糖,所以頒發進口許可證部門令人懷疑進口的即溶咖啡是低劣產品。”
希達雅特稱,除了即溶咖啡質量問題之外,印尼國內咖啡加工業也面對數項問題,如咖啡籽產量趨于停滯,低劣品質咖啡籽大量進口,簡單的包裝設計,加工咖啡產品大量進口,以及出口目的國的進口稅仍偏高。
另一方面,咖啡加工工業前景仍然明朗。目前,印尼人均咖啡消費量為1.2 kg,而美國4.3 kg,日本3.4 kg,奧地利7.6 kg、比利時8 kg,挪威10.6 kg,芬蘭11.4 kg。
(摘自印度尼西亞《商報》,201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