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摘?要?設施果樹是果樹栽培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依靠科技進步而發展起來的高新技術產業,也是保證果樹的高產量及優秀品質的重要手段。果樹矮密栽培技術正在迅猛地發展,園藝資材不斷被更新和改進,但是這個過程中,也呈現出了很多問題。
關鍵詞?設施果樹;發展對策;果樹栽培
中圖分類號:F326.13?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673-890X(2014)03-092-3
1?我國設施果樹生產現狀
目前,我國已有很多植物在設施果樹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及相當優秀的績效,如柑橘和草莓等。其中,草莓占據的面積最大,占據栽培總面積的85%,葡萄和桃子緊隨其后,其他種類的植物僅有少量的種植。國內的設施果樹具有以下特征:設施果樹集中存在并呈現規模化發展趨勢;栽培技術變得更加成熟;植物種類和栽培方式均呈現多樣性。
目前,科學技術正在飛速發展,可更好地用于材料的保溫保濕,極大地提高了溫室的性能,例如聚乙烯無滴膜等被成功地研制出來并得到廣泛應用,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果樹栽培的條件并減低勞動成本,最終實現了促進作物茁壯生長的目的。反光膜等新材料的出現也對果樹栽培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2?我國設施果樹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我國的設施果樹取得了較大發展。但是,與那些較為先進的國家相比還較為落后,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樹種結構、優良品種的選育等有待于解決的問題。
2.1?樹種結構不合理,設施栽培的品種適應性低,品種單一
當前,我國設施果樹多數從露地品種中挑選,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很難適應設施栽培,甚至有很多不適合設施栽培的品種也被盲目用于設施栽培。為此,引進設施果樹的新品種,并對其進行合理選育及配上專用的砧木,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我國設施果樹的種類相對比較單一、花的顏色單調、易出現早中晚熟不配套的現象,因此,很難跟上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必然會對我國的設施果樹事業造成很大的沖擊,嚴重影響其經濟效益并阻礙其健康持續發展。
2.2?設施結構不合理,缺乏專門的設施栽培設備
我國多采用大棚設施來種植果樹蔬菜,主要包括日光溫室、避雨棚等設施。這些設施的結構相對簡單、耗資較少、所需投資較少同時具備良好的保溫性能,但卻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缺陷,例如建造的方位不合適、前屋面角與后坡角偏小、墻體偏薄、空間利用率低下、受光不均勻、操作起來耗時耗力和抵御天災的能力低下。與此同時,設施果樹所使用的設施不合理、透光和保溫性能均低下,且所使用的棚膜極易遭受損壞。
此外,在實施果樹栽培時,并沒有使用配套的專用設施、機械化作業能力偏低、所需勞動力較多、工作環境惡劣和勞動效率低下,并且在設施生產技術中設施生產裝備相對比較落后,這些都嚴重地阻礙了設施果樹的長遠發展。
2.3?節本、優質、高效、安全的生產模型未得到建立
從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設施果樹獲得了很大的發展成效。針對樹種、品種以及設施果樹技術等方面的差異,發表了很多總結性文章。但是,不得不承認我國僅僅建立了設施果樹體系的發展雛形,完全達不到標準化要求,還需很大一段差距才能迎頭趕上。對于某一種作物而言,要嚴格按照其所需模式栽培和管理,最終使得作物能夠保證穩定的高產量。
2.4?果品差,產期集中
目前,我國設施果樹行業并沒有對果品質量給予高度重視,具體有如下幾種表現:經過了設施栽培之后,果實的含糖量明顯減少、增加的確是其中的含酸量、果實風味逐漸淡化、色澤不鮮艷、且果實偏小甚至呈現高畸形率,這不僅受種性影響,也受栽培技術的影響。我國設施果樹多在同一時期盛產,例如桃、杏、李和葡萄等一般熟于4-6月,大櫻桃一般熟于3-4月,所以,產期過于集中,致使春節前后僅有草莓上市,相對比較單一。
2.5?“隔年結果”現象頻發,連年豐產技術體系不完善
“隔年結果”在設施栽培后是一種常見現象,就很難實現連續大豐收的盛況,但是對于不同的品種來說,“隔年結果”也不盡相同。其中,葡萄的“隔年結果”最為突出,經過一年的設施栽培,產量在次年便明顯降低。桃、杏、李和櫻桃等經過設施栽培之后很難形成花芽,如果連續生產便導致結果處出現外移,最終只能獲取較低產量且品質相對低下。“隔年結果”的出現對設施果樹產業造成巨大沖擊,嚴重阻礙了其健康持續發展,導致經濟效益急劇下降。
2.6?設施果樹產業化程度低
設施果樹產業的投入、產量、風險都是比較高的,且所需技術相對比較高,這就致使設施果樹必然會走上一條產業化發展道路。但在我國,設施果樹的生產難以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高,且唯獨給予生產環節以高度重視,卻忽略了果品分級、包裝和品牌經營的重要性,單調性生產,缺乏產業化基礎。龍頭企業的規模很難起到很大的帶動性,嚴重下拉了營銷業績。
2.7?科技支撐力度不足,現代技術推廣體系不完善
在我國科技對于產業的貢獻率,比國外低了20%~30%。目前,我國大多還是從國外引進品種來實現設施果樹生產,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在果樹的新技術育種方面還處于相對比較落后的狀態。并且,與我國基本國情相適應的設施果樹生產技術體系不完善,取得了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研究性成果太少。
此外,就目前狀況而言,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已經遠遠跟不上現代農業發展的內在需求,基層的科技隊伍規模小且波動較大、技術水平低下,缺乏強有力的資金后盾,這嚴重阻礙了生產新技術的繁榮發展。
2.8?體系與規則建設任重道遠
我國設施果樹發展緩慢且相對比較落后,僅處于初級階段,缺乏很多標準,就算已經制定出來的標準也并不完善,更沒有得到廣泛實施。專業信息服務相對落后,信息嚴重跟不上所需步伐,呈現相對滯后和不對稱的特征。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相對低下,很難抗擊各種天災人禍,對于市場風險的防線不堅固。營銷單位進行無序競爭,置市場游戲規則于不顧,甚至對市場的良好秩序造成威脅,這對我國設施葡萄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障礙。所以,必須構建與我國基本國情相適應的合作組織。
3?促進我國設施果樹產業發展的對策
3.1?實施區域化發展戰略,成立集中產業區
充分發揮地方優勢;促進均衡發展;高度重視集中產區的建設。在集中產區運用先進技術進行標準化生產,對產品進行全程監控,以保證其質量,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壯大市場經營主體,加大設施果樹產業帶的力度,爭取使其占有絕對的市場競爭優勢。
3.2?優化專用品種和建設種苗標準化生產體系
各個國家都是通過充分發揮自身的競爭優勢來實現強有力的競爭。對于較為發達的國家而言,主要是運用技術和成本來競爭,而發展中國家卻只能靠勞動力多和土地資源廣闊來競爭。我國若要保住設施果樹的絕對競爭優勢,就要發揮果樹資源豐富的競爭優勢,選取與我國獨有設施果樹生產相適應的品種,并重視國外優良品種的引進,力爭為我國設施果樹產業提供豐富的資源后盾。
3.3?建立健全設施果樹節本、優質、高效、安全生產技術體系
加強低廉、質優的生產理論研究并不斷推廣新技術,保證設施果樹的成本降低、質量優化且賦予其高效安全性。
加大研究與我國的基本國情相適應的設施結構,力爭獲取操作起來簡單、耗資較少、抗性較大的設施結構,使之具有明顯的設施果樹生產適應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避免我國設施果樹生產的設施結構弊端,并對尋找完美解決方案創造了條件。
加大新型生產裝備的開發研制力度,將機械化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減少勞動投資,大幅度提高勞動效率,更好地適應我國的基本國情。
3.4?加大設施果樹生產信息化有關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力度
加大對數字化技術的研究力度,建立信息服務網絡技術體系并不斷進行產品開發,構筑一個良好的用于設施果樹研究與管理的平臺,發展一種合理管理設施果樹生產的新技術。
3.5?積極培育龍頭企業,成立農業合作組織并對其不斷完善,實施產業化發展戰略
創設有利環境來壯大龍頭企業。實現企業和生產者之間的利益結合,建立企業和科研地以及生產地之間長遠而和諧的合作關系。大力發展經濟合作社組織,并創設農民協會,培養專業素質高且呈現組織化的果農隊伍。
3.6?加強設施果樹產業經濟研究,開拓國際市場
建立健全產業信息系統,加強對世界各大主產國的不同政策的研究,緊跟世界果樹市場變化步伐,并盡可能掌握我國產業發展趨勢,制定合情合理的外向型產業政策支持體系,使設施果樹產業的綜合競爭能力逐步增強,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通過增大出口力度,來推動設施果樹產業的長遠發展。以此同時,這也有利于實現國際與國內市場的完美結合,大幅度增加產品銷量。
3.7?加強設施果樹科技支撐與技術推廣體系建設
我國要加大關于設施果樹樹種信息的收集力度,對其有一個整體了解并用于創新性研究,以為促進設施果樹產業長足發展奠定基礎。重點研究果品的保鮮和加工等關鍵環節,促進設施果樹新品種的不斷推廣。加強技術員的培訓工作,保證果樹生產技術不斷更新,能夠跟上設施果樹產業的內在發展需求,為設施果樹產業的長足發展提供可能。
4?結語
目前,對于設施果樹的研究力度正在不斷加大,且獲得了一定成效。為了促進設施果樹產業的長足發展,還要針對以下方面做出合理研究:選育更多適宜的新品種用于設施栽培;掌握在設施條件下,果樹各方面的特征及變化,并選取與之相適應的設施結構。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