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 要】 “營改增”即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國家減輕稅負的重要措施。自2013年8月1日起,廣播影視作品的制作、播映、發行等納入“營改增”范圍。這一重要的結構性減稅改革微觀上將對每個廣播影視企業的財務、稅務、稅收征管產生影響,宏觀上不僅影響到整個廣播影視行業資金的融通、資產的更新、采購渠道的規范,同時還將對企業組織架構的調整、產業結構的優化、以及產業分工的細化及技術的革新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將對現代服務業抵扣鏈條的完善產生一系列深層次的影響,從而促進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推進服務業的現代化進程。
【關鍵詞】 營業稅; 增值稅; 廣播影視企業
中圖分類號:F810.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937(2014)19-0091-03
我國稅制改革“重頭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迎來雙擴圍:不僅“營改增”試點區域正式在全國推開,而且“營改增”試點行業范圍由6+1改為7+1,即在原來的現代服務業的六個行業和一個交通運輸業的基礎上,將廣播影視作品的制作、播映、發行等納入“營改增”范圍。
廣播影視服務包括廣播影視節目的制作、發行和播映服務,屬于文化精神范疇。目前,中國的廣播影視服務年營業收入超過3 000億元,“營改增”這一重要的財稅改革,將給廣播影視企業帶來巨大的影響。
一、微觀上,“營改增”對企業的財務、稅務、稅收管理影響
(一)“營改增”廣播影視企業賬務處理的變化(表1)
(二)“營改增”廣播影視企業稅負的變化
“營改增”后,廣播影視企業主要稅種由原來的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稅率也有較大的變動。“營改增”前,廣播影視業服務中的制作、發行部分按照服務業繳納5%的營業稅,播映部分屬于文化體育業的范疇,實行3%的營業稅率。“營改增”后,廣播影視企業按照應稅服務500萬元的年銷售額標準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實行6%的增值稅稅率,小規模納稅人實行3%的征收稅率。
“營改增”后,廣播影視企業的稅負負擔將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需根據企業的情況,如企業經營規模大小、經營范圍、具體成本構成等情況具體分析。
“營改增”后,廣播影視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稅負將減低,這對小規模企業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廣播影視企業小規模納稅人是指年銷售額小于等于500萬元的廣播影視企業,它實行簡易征收的方法,進項不能抵扣。影視制作、發行稅率由5%減少到3%,稅負減少了40%,影視播映保持3%稅率不變,但應納增值稅收入換算為不含稅收入,小于營業收入,稅收負擔也相應減少。小規模納稅人稅收負擔得到減輕,增加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促進了影視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
“營改增”后,廣播影視企業一般納稅人稅收負擔影響及變化相對復雜,廣播影視企業一般納稅人是指年銷售額大于500萬元的廣播影視企業,“營改增”后按照6%的稅率征收增值稅,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進項稅額,實行見票抵扣的方式。對于一般納稅人而言,“營改增”后企業的稅率變化是,廣播影視播映服務稅率由3%增加到6%,提升了3%,廣播影視制作、發行服務由5%增加到6%,提升了1%。表面上,廣播影視企業的稅率上升,但增值稅進項可以抵扣,根據企業的具體成本構成情況,如果企業獲得上游企業開具的可抵扣進項稅額較多,如企業大量購進耗材設備、播映權利等,獲得進項稅額較多,企業的稅負負擔可能低于原來的稅負水平;反之,如果獲得上游企業開具的可抵扣進項稅額較少,企業的稅收負擔可能會增加。
電視制作企業,由于其成本中人力資源的成本(演職人員勞務費)占成本比重較大,影視劇本創作費、片場租賃費、住宿費等目前都不能抵扣,制作中的影音、剪輯、特效所占的成本比重小,如果電視制作企業取得的增值稅進項發票金額較少,電視制作企業的稅負水平可能高于稅制改革前。
電影制作企業,國家采用了一貫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電影行業,即廣播電影電視行政主管部門按職權批準從事電影制片、發行、放映的電影集團公司、電影制片廠及其他電影企業轉讓電影版權、發行電影以及在農村放映電影,“營改增”后繼續免征增值稅,這一政策的延續將大大有利于電影行業的制作和發行。
電影放映企業,由于上游企業即電影的制作和發行依然享有免稅政策,作為廣播影視服務業的下游播放行業的影院方,不可能從上游企業獲得增值稅進項發票來抵扣,而作為服務企業的影院主要成本人工成本、影院場地租賃費都無法抵扣,可以抵扣的設備購置費用的多少取決于院方有無購置更新計劃,“營改增”后企業的稅費會明顯增加。
電視放映企業,由于上游企業即電視劇的制作和發行納入了“營改增”的范圍,作為廣播影視服務業的下游播放行業的電視臺,購進影視劇將獲得6%的增值稅進項發票用于抵扣,這將明顯降低其引進電視劇的成本。“營改增”以后,電視企業節目的制作、發行、播映鏈條全部打通,電視臺的播出成本可以得到全面抵扣。企業的稅收負擔將減少。
(三)“營改增”對廣播影視企業稅收管理的影響
“營改增”前,營業稅的征收管理機關為地方地稅局,“營改增”后,增值稅征收管理機關為國家稅務局,稅收征管主管部門發生改變。企業不僅需要加強和國稅部門之間溝通,及時變更相關稅務信息,傳遞相關稅務資料,爭取盡早適應征稅主體的改變,而且需要早日掌握稅收征納的方法技巧,保持良好的稅收征納關系,創造出好的稅收環境。
相對于營業稅,增值稅發票的管理比較嚴格,增值稅的申報繳納相對復雜。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領取需要攜帶金稅卡、稅務登記證副本、發票領購簿、發票專用章等多種資料;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需要航天金穗公司防偽稅控開票系統;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認證需要掃描認證系統;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在發票認證后有時間的限制;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紅沖需稅務機關出具的證明;增值稅專用發票遺失需到稅局登記并在報紙上刊登聲明;增值稅在申報時需要使用IC卡抄報開票信息,從開票系統打印企業銷項稅情況,從認證系統打印企業進項稅情況,同時登錄互聯網登錄網上申報系統,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主表、附表及其它附列資料,無誤后提交電子報表,網上預交稅款后上門完成申報。企業的財務人員需要熟悉增值稅的法律法規,掌握每個系統的業務處理,企業的稅收繳納活動才能順利進行,才能減少不必要的稅務成本。
二、宏觀上,“營改增”對廣播影視行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同時帶動文化、服務業的繁榮
(一)“營改增”促進廣播影視企業資金的融通
一直以來,廣播影視業依靠財政撥款、預算外資金、政策性銀行貸款進行發展,產業市場化程度低,融資渠道相對單一。“營改增”后,廣播影視企業因為“營改增”這一利好的變革,吸引了大量的資金進入,廣播影視企業通過上市、私募基金等多種方式獲得各路資金的追捧,百萬融資進入傳媒個股,文化傳媒板塊業績高漲,相關股票走勢強勁,廣播影視企業將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
(二)“營改增”推動企業固定資產更新和采購渠道規范
“營改增”前,廣播影視企業稅負高低與營業收入有關,購買機器設備意味著單純的成本增加。“營改增”后,廣播影視企業稅負高低與企業的增值額有關,對影視一般納稅人來說,增加企業固定資產的購進雖然增加了企業的成本,但是購進獲得的增值稅發票進項稅額可以得到抵扣,從而減少了企業的稅負,這一財稅制度的變革,鼓勵影視企業購買更新影視設備,創新影視技術,從而實現了影視產品的升級換代,推動了數字電視網絡技術、衛星直播傳輸技術的革新,促進了3D立體、4D電視電影等高震撼、高視覺沖擊力的影視播映,帶動了影視作品的制作更精細、更富有技術含量,使得新影視作品質量不斷提升,進而促進影視服務業快速、穩健的繁榮發展。
“營改增”前,廣播影視企業購進渠道相對比較隨意,增值稅進項發票對企業的成本稅負沒有影響,“營改增”后,企業如果取得進項發票進行抵扣,企業稅負減輕,從降低稅負及防范稅收風險的角度考慮,企業的購進渠道將會發生改變,向能夠規范運作、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合作。購貨渠道的規范化,促進企業發票的管理規范化,企業內部管理的原動力加強,整個行業越來越規范,將推進影視產業檔次的提升,最終促進影視業繁榮發展。
(三)“營改增”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經營模式調整
“營改增”前,廣播影視企業主要繳納營業稅,營業稅的特點是道道征收、重復征收,不能抵扣。廣播影視集團企業營業稅稅負水平低,若干個廣播影視業務單一企業組成的全產業鏈總體營業稅稅負水平高。企業要發展壯大,越大而全,稅負越低。
但是,從行業結構、經濟結構的發展而言,有專業的分工、細化,實際上企業會做的更好,因為企業兼顧很多工作,未必有專業做的好,有專攻企業可以把精力放在他的主營業務上,讓主營業務更細致、更深入、更專業、更有利于企業的專業向高、精、尖方面發展。
“營改增”后,廣播影視企業主要繳納增值稅,增值稅的特點避免了重復征收,進項稅額可以抵扣。業務全面的集團企業,業務涉及廣播影視制片、制作、發行、播映等全產業鏈鏈條各環節,在最后一個環節按照增值額額繳納增值稅,相比而言,廣播影視業務單一的企業,業務涉及全產業鏈中單一環節的企業,制作企業制作銷售后,先抵扣取得的增值稅進項稅額,開具增值稅發票給下游企業,按照增值額交增值稅;發行企業服務后同樣先抵扣,后開具,根據增值額繳納增值稅;播映企業服務同樣繳納增值稅。集團企業因業務涉及全產業鏈,環節眾多,產品或服務增值額相對較多,企業稅負高;業務涉及環節單一的企業,產品或服務增值額相對較少,企業稅負低。服務內容涉及全產業鏈的集團企業,同若干個專業分工細致專一的企業組成的全產業鏈相比,如果前者增值額和后者增值額之和相等,二者的稅負水平相等。即大而全的集團企業沒有增值稅稅收優勢,但業務單一的企業主營業務范圍小,專業方向更明確,企業更容易集中精力,在專業領域鉆研拓展,促進專業發展精細化、現代化,有利于整個產業鏈條的良性發展。
稅制的變化是一種制度的創新,不是簡單的稅種變化,“營改增”的意圖,就是希望企業有一個轉型,變革企業的結構,改變企業大而全的局面,打破企業什么都自己做,細化產業分工,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經營模式,以帶動整個產業鏈更好的發展,這是“營改增”的關鍵點。
隨著“營改增”的進一步深化,廣播影視企業的專業分工將更加精細,傳統的制播一體將被打破。目前,有很多企事業單位將進行拆分,如中央電視臺將實行制播分離,成立新媒體子公司,讓事業部獲得更多抵扣,減輕企業稅負。推進創新發展,是“營改增”促進深層次經濟改革的體現。市場交換機制將為競爭提供更大的空間,廣播影視業作為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體制改革將進一步深化,從而推動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未來的產業將迎來真正的繁榮期。
(四)“營改增”完善現代服務業的抵扣鏈條
廣播影視行業納入“營改增”以后,實行的增值稅發票管理要比以前營業稅的發票管理嚴格,無論領取、使用、遺失、銷售退回開紅字和營業稅完全不同,同廣播影視密切相連的上下游企業,發票的管理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比如廣告行業,其廣告服務通過廣播影視來播放宣傳,是與廣播影視行業密切相連的上游企業,在“營改增”之前,有沒有開具營業稅發票,是否申報,不會影響到廣播影視企業的抵扣,廣播影視企業要不要發票對企業沒有影響,甚至可以因為不要發票可以降低企業成本,或者多要發票增加企業成本;”營改增”之后,上游企業沒有開具并申報增值稅,下游企業無法抵扣,下游企業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抵扣金額上升,增值稅應納稅額下降,相應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稅負相應降低,企業的整體稅負水平降低。“營改增”打通了增值稅的鏈條,通過增值稅發票的管理,讓企業的管理更加規范,它鼓勵下游企業向上游企業索要發票,從而規范了整個產業的抵扣機制,進一步完善現代服務業的抵扣鏈條,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三、結語
目前由于“營改增”行業范圍的局限,現代服務業普遍輕資產,整個“營改增”的鏈條尚不完全通暢,“營改增”后,有一部分企業的稅負不減反增,隨著“營改增”進一步的深入改革,“營改增”行業和地區進一步擴大,以及“營改增”配套的措施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管理逐步加強,這一問題會逐步得以解決。2013年財政部樓部長在俄羅斯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已明確表示要繼續推進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中國政府將用兩年時間,將服務業的營業稅全部改為增值稅,盡管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財政收入,但將促進服務業快速發展。隨著稅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營業稅將全部改為增值稅,完整的增值稅鏈條將會建立,”營改增”的改革效果將全面突顯,企業的稅負將會全面降低。●
【參考文獻】
[1]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稅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
[2] 雒艷.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及其上下游企業的影響分析[J].商業會計,2013(4):43-44.
[3] 曹小林.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分析[J].商業會計,2013(9):47-49.
“營改增”前,廣播影視企業購進渠道相對比較隨意,增值稅進項發票對企業的成本稅負沒有影響,“營改增”后,企業如果取得進項發票進行抵扣,企業稅負減輕,從降低稅負及防范稅收風險的角度考慮,企業的購進渠道將會發生改變,向能夠規范運作、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合作。購貨渠道的規范化,促進企業發票的管理規范化,企業內部管理的原動力加強,整個行業越來越規范,將推進影視產業檔次的提升,最終促進影視業繁榮發展。
(三)“營改增”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經營模式調整
“營改增”前,廣播影視企業主要繳納營業稅,營業稅的特點是道道征收、重復征收,不能抵扣。廣播影視集團企業營業稅稅負水平低,若干個廣播影視業務單一企業組成的全產業鏈總體營業稅稅負水平高。企業要發展壯大,越大而全,稅負越低。
但是,從行業結構、經濟結構的發展而言,有專業的分工、細化,實際上企業會做的更好,因為企業兼顧很多工作,未必有專業做的好,有專攻企業可以把精力放在他的主營業務上,讓主營業務更細致、更深入、更專業、更有利于企業的專業向高、精、尖方面發展。
“營改增”后,廣播影視企業主要繳納增值稅,增值稅的特點避免了重復征收,進項稅額可以抵扣。業務全面的集團企業,業務涉及廣播影視制片、制作、發行、播映等全產業鏈鏈條各環節,在最后一個環節按照增值額額繳納增值稅,相比而言,廣播影視業務單一的企業,業務涉及全產業鏈中單一環節的企業,制作企業制作銷售后,先抵扣取得的增值稅進項稅額,開具增值稅發票給下游企業,按照增值額交增值稅;發行企業服務后同樣先抵扣,后開具,根據增值額繳納增值稅;播映企業服務同樣繳納增值稅。集團企業因業務涉及全產業鏈,環節眾多,產品或服務增值額相對較多,企業稅負高;業務涉及環節單一的企業,產品或服務增值額相對較少,企業稅負低。服務內容涉及全產業鏈的集團企業,同若干個專業分工細致專一的企業組成的全產業鏈相比,如果前者增值額和后者增值額之和相等,二者的稅負水平相等。即大而全的集團企業沒有增值稅稅收優勢,但業務單一的企業主營業務范圍小,專業方向更明確,企業更容易集中精力,在專業領域鉆研拓展,促進專業發展精細化、現代化,有利于整個產業鏈條的良性發展。
稅制的變化是一種制度的創新,不是簡單的稅種變化,“營改增”的意圖,就是希望企業有一個轉型,變革企業的結構,改變企業大而全的局面,打破企業什么都自己做,細化產業分工,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經營模式,以帶動整個產業鏈更好的發展,這是“營改增”的關鍵點。
隨著“營改增”的進一步深化,廣播影視企業的專業分工將更加精細,傳統的制播一體將被打破。目前,有很多企事業單位將進行拆分,如中央電視臺將實行制播分離,成立新媒體子公司,讓事業部獲得更多抵扣,減輕企業稅負。推進創新發展,是“營改增”促進深層次經濟改革的體現。市場交換機制將為競爭提供更大的空間,廣播影視業作為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體制改革將進一步深化,從而推動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未來的產業將迎來真正的繁榮期。
(四)“營改增”完善現代服務業的抵扣鏈條
廣播影視行業納入“營改增”以后,實行的增值稅發票管理要比以前營業稅的發票管理嚴格,無論領取、使用、遺失、銷售退回開紅字和營業稅完全不同,同廣播影視密切相連的上下游企業,發票的管理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比如廣告行業,其廣告服務通過廣播影視來播放宣傳,是與廣播影視行業密切相連的上游企業,在“營改增”之前,有沒有開具營業稅發票,是否申報,不會影響到廣播影視企業的抵扣,廣播影視企業要不要發票對企業沒有影響,甚至可以因為不要發票可以降低企業成本,或者多要發票增加企業成本;”營改增”之后,上游企業沒有開具并申報增值稅,下游企業無法抵扣,下游企業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抵扣金額上升,增值稅應納稅額下降,相應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稅負相應降低,企業的整體稅負水平降低。“營改增”打通了增值稅的鏈條,通過增值稅發票的管理,讓企業的管理更加規范,它鼓勵下游企業向上游企業索要發票,從而規范了整個產業的抵扣機制,進一步完善現代服務業的抵扣鏈條,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三、結語
目前由于“營改增”行業范圍的局限,現代服務業普遍輕資產,整個“營改增”的鏈條尚不完全通暢,“營改增”后,有一部分企業的稅負不減反增,隨著“營改增”進一步的深入改革,“營改增”行業和地區進一步擴大,以及“營改增”配套的措施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管理逐步加強,這一問題會逐步得以解決。2013年財政部樓部長在俄羅斯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已明確表示要繼續推進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中國政府將用兩年時間,將服務業的營業稅全部改為增值稅,盡管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財政收入,但將促進服務業快速發展。隨著稅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營業稅將全部改為增值稅,完整的增值稅鏈條將會建立,”營改增”的改革效果將全面突顯,企業的稅負將會全面降低。●
【參考文獻】
[1]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稅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
[2] 雒艷.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及其上下游企業的影響分析[J].商業會計,2013(4):43-44.
[3] 曹小林.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分析[J].商業會計,2013(9):47-49.
“營改增”前,廣播影視企業購進渠道相對比較隨意,增值稅進項發票對企業的成本稅負沒有影響,“營改增”后,企業如果取得進項發票進行抵扣,企業稅負減輕,從降低稅負及防范稅收風險的角度考慮,企業的購進渠道將會發生改變,向能夠規范運作、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合作。購貨渠道的規范化,促進企業發票的管理規范化,企業內部管理的原動力加強,整個行業越來越規范,將推進影視產業檔次的提升,最終促進影視業繁榮發展。
(三)“營改增”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經營模式調整
“營改增”前,廣播影視企業主要繳納營業稅,營業稅的特點是道道征收、重復征收,不能抵扣。廣播影視集團企業營業稅稅負水平低,若干個廣播影視業務單一企業組成的全產業鏈總體營業稅稅負水平高。企業要發展壯大,越大而全,稅負越低。
但是,從行業結構、經濟結構的發展而言,有專業的分工、細化,實際上企業會做的更好,因為企業兼顧很多工作,未必有專業做的好,有專攻企業可以把精力放在他的主營業務上,讓主營業務更細致、更深入、更專業、更有利于企業的專業向高、精、尖方面發展。
“營改增”后,廣播影視企業主要繳納增值稅,增值稅的特點避免了重復征收,進項稅額可以抵扣。業務全面的集團企業,業務涉及廣播影視制片、制作、發行、播映等全產業鏈鏈條各環節,在最后一個環節按照增值額額繳納增值稅,相比而言,廣播影視業務單一的企業,業務涉及全產業鏈中單一環節的企業,制作企業制作銷售后,先抵扣取得的增值稅進項稅額,開具增值稅發票給下游企業,按照增值額交增值稅;發行企業服務后同樣先抵扣,后開具,根據增值額繳納增值稅;播映企業服務同樣繳納增值稅。集團企業因業務涉及全產業鏈,環節眾多,產品或服務增值額相對較多,企業稅負高;業務涉及環節單一的企業,產品或服務增值額相對較少,企業稅負低。服務內容涉及全產業鏈的集團企業,同若干個專業分工細致專一的企業組成的全產業鏈相比,如果前者增值額和后者增值額之和相等,二者的稅負水平相等。即大而全的集團企業沒有增值稅稅收優勢,但業務單一的企業主營業務范圍小,專業方向更明確,企業更容易集中精力,在專業領域鉆研拓展,促進專業發展精細化、現代化,有利于整個產業鏈條的良性發展。
稅制的變化是一種制度的創新,不是簡單的稅種變化,“營改增”的意圖,就是希望企業有一個轉型,變革企業的結構,改變企業大而全的局面,打破企業什么都自己做,細化產業分工,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經營模式,以帶動整個產業鏈更好的發展,這是“營改增”的關鍵點。
隨著“營改增”的進一步深化,廣播影視企業的專業分工將更加精細,傳統的制播一體將被打破。目前,有很多企事業單位將進行拆分,如中央電視臺將實行制播分離,成立新媒體子公司,讓事業部獲得更多抵扣,減輕企業稅負。推進創新發展,是“營改增”促進深層次經濟改革的體現。市場交換機制將為競爭提供更大的空間,廣播影視業作為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體制改革將進一步深化,從而推動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未來的產業將迎來真正的繁榮期。
(四)“營改增”完善現代服務業的抵扣鏈條
廣播影視行業納入“營改增”以后,實行的增值稅發票管理要比以前營業稅的發票管理嚴格,無論領取、使用、遺失、銷售退回開紅字和營業稅完全不同,同廣播影視密切相連的上下游企業,發票的管理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比如廣告行業,其廣告服務通過廣播影視來播放宣傳,是與廣播影視行業密切相連的上游企業,在“營改增”之前,有沒有開具營業稅發票,是否申報,不會影響到廣播影視企業的抵扣,廣播影視企業要不要發票對企業沒有影響,甚至可以因為不要發票可以降低企業成本,或者多要發票增加企業成本;”營改增”之后,上游企業沒有開具并申報增值稅,下游企業無法抵扣,下游企業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抵扣金額上升,增值稅應納稅額下降,相應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稅負相應降低,企業的整體稅負水平降低。“營改增”打通了增值稅的鏈條,通過增值稅發票的管理,讓企業的管理更加規范,它鼓勵下游企業向上游企業索要發票,從而規范了整個產業的抵扣機制,進一步完善現代服務業的抵扣鏈條,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三、結語
目前由于“營改增”行業范圍的局限,現代服務業普遍輕資產,整個“營改增”的鏈條尚不完全通暢,“營改增”后,有一部分企業的稅負不減反增,隨著“營改增”進一步的深入改革,“營改增”行業和地區進一步擴大,以及“營改增”配套的措施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管理逐步加強,這一問題會逐步得以解決。2013年財政部樓部長在俄羅斯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已明確表示要繼續推進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中國政府將用兩年時間,將服務業的營業稅全部改為增值稅,盡管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財政收入,但將促進服務業快速發展。隨著稅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營業稅將全部改為增值稅,完整的增值稅鏈條將會建立,”營改增”的改革效果將全面突顯,企業的稅負將會全面降低。●
【參考文獻】
[1]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稅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
[2] 雒艷.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及其上下游企業的影響分析[J].商業會計,2013(4):43-44.
[3] 曹小林.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分析[J].商業會計,2013(9):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