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
摘?要?三穗縣的農業在其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其農田水土保持工作進行研究對當地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本文分析了三穗縣農田水土保持工作的必然性以及理論依據,在此基礎上對農田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對策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農田;水土保持工作;貴州省三穗縣
中圖分類號:S157?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673-890X(2014)03-131-3
在我國有些地區,雖然工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農業仍然在當地的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貴州省的三穗縣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三穗縣屬北亞熱帶溫和濕潤季風氣候,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4.9 ℃,極端最高氣溫38.4 ℃,極端最低氣溫-7.6 ℃,全年無霜期290~300 d,平均降水量1147 mm[1]。縣內森林覆蓋率達43%,境內河流總長776 km,均屬長江流域沅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邛水河,境內全長81.2公里。全縣水能蘊藏量2.58萬kW[2],其土壤類型有水稻土、黃壤、黃紅壤、紫色土、黃棕壤、黑色石灰土、潮泥土等7個土類,67個土種[3],這些自然條件使得三穗縣的農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但是由于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對三穗縣農田水土保持的研究與探討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1?三穗縣農田水土保持的必然性
三穗縣的經濟組成中,農業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地政府對農業也相當重視,在幾年的2月1日,三穗縣就農業問題召開農業工業會議,提出了今年的發展思路:貫徹落實黨、國家、省、州、縣工作會議精神,繼續圍繞“兩區兩帶兩板塊”的發展格局,提高農業發展水平,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提高農業服務水平,提高部門工作水平,力爭年產量大5.5萬t,肉類年產量大1.5萬t,以及農民純收入增長20%。由此可見當地政府農業的重視。要想發展農業,首先必須解決耕地問題,當然涉及到農田水土保持的研究,因此對三穗縣農田水土保持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和歷史必然性,符合當地發展要求與實際情況。
2?農田水土保持的理論依據研究
一個項目要有說服力,首先必須在理論上進行研究與論證,只有理論研究與論證通過以后,才能在實際中進行檢驗。如果連最初的理論研究都不具有可行性,那么在現實可操作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2.1?結構穩定與功能協調性
人與自然在相處的過程中,要涉及到生物、環境等,并且它們之間相互作用,在一定時間內形成一中相對比較固定的關系,例如:形成一條穩定的食物鏈、生態鏈、相互污染系統等等。農田水土保持涉及到農田、人類、環境的人工生態系統,因此人類、農田、環境之間的結構穩定性以及功能協調性是研究農田水土保持的生態基礎。
2.2?能量綜合利用以及物質循環
生態系統的任何一條生態鏈或者食物鏈,都是一個能量的傳遞過程,在能量的傳遞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的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在鏈條的每一個節點都提供能量利用率,整體的物質循環系統就將更加穩定,而且能量的綜合利用率也會大大提高。
2.3?兼顧生態效益與經濟利益
在很多行業中,很多開發商都很自覺向經濟效率傾斜,直接忽視生態效益或者惡意破壞生態效益。農田水土保持能夠不但能夠種植農作物,而且在種植過程中形成的生態系統也會給農田或者其附近的生物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例如,很多其它綠色植物也在這個過程中成熟起來。因此,農田水土保持既創造了經濟利益,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好處,附帶產生了很大的生態效益。
2.4?灌溉系統的可實施性
在三穗縣,雨水相對來說比較充足,對于部分缺水的地方或者在部分缺水的時間都可以通過灌溉等方式補給水源,確保當地農田耕作的順利進行。因此,水源問題再三穗縣來說不是問題,自然水源與灌溉系統能夠保證當地正常供水。
3?三穗縣農田水土保持的對策
對于農業在整個經濟收入組成重要部分的三穗縣,即使當地具有一些自然條件,如果沒有做好維護以及創新技術等措施,環境也會給人類一個巨大的懲罰。因此,根據三穗縣的具體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的水土保持政策。
3.1?加強生態意識宣傳
經濟效益固然重要,但是人類在開發過程中必須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須采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強生態意識的宣傳,能夠從本質上解決問題,在源頭上加強生態意識的宣傳,能夠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生態意識一旦得到普及,農業發展也會少很多阻礙,同時農田水土保持也會更加順利。在農田水土保持的過程中,必須做到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完美結合與統一,也就是要做到社會、環境、生態的完美結合。生態意識是解決農田水土保持的根本。
3.2?適當地賦予農業優惠政策
現今的收益博弈十分清晰,一般情況下,農業從業人員的收入遠不及工業人員的收入,并且農業從業的勞動量相對比較強大,因此政府應該制定有關政策,適當向農業傾斜,對于農業給予適當的補助及其其它優惠政策。在實際的農田水土改造中,要實行“誰營造、誰受益、誰所有”的原則,政府部門在整個過程中不僅要起到監督作用,而且還有在適當的時候起到應有的保護作用。定期派專家到農村指導農民,傳授農業、農田水土等專業知識,與當地農民進行百分百的交流與互動,同時應該對長期駐扎在農村的科技人員實行較大的補助與優惠。
3.3?發揮榜樣與模范作用
在生活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模范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當地應該制定一個合理的規劃,先進行哪一個區域的農田水土保持工作,后進行那一塊農田水土保持的工作,適當表揚、夸獎先完成工作的區域,形成模范作用、榜樣作用。在此基礎上,讓先完成的區域對往后要工作的區域的人員進行交流,告訴他們在整個過程中有哪些問題是必須注意的,有那些問題是必須及時解決的,同時對他們提供技術支持與設備支持。
3.4?注重資源的綜合利用
通過農田水土保持以后,當年可能會獲得較好的資源,對于這些資源,應該將其進行合理利用,以獲取更多的利益,然后再用這些利益、資金購買更好的設備,再次服務于農田水土保持,如此循環,以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
3.5?發揮法制作用
相關部門也應該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規,對農田的開發與水土的保持等方面的問題進行約束,以期科學、合理地推行當地農田水利保持工作,促進當地農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華,趙志明,何劉.不同植被類型根系固土效應的試驗研究[J]. 鐵道建筑,2009,(11).
[2]?高玉萍.加快生態經濟型防護林體系建設——三北防護林靖遠示范區建設與發展[J]. 中國林業,2010,(17).
[3]?閆小麗,薛少平,朱瑞祥.陜北長城沿線風沙區留茬固土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研究[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
(責任編輯:劉昀)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