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培,陳 躍,張永振,郭 浩
(河南科技大學河南省材料摩擦學重點實驗室,洛陽 471003)
高速列車的制動器由閘片和制動盤構成,制動器的性能與閘片材料的性能密切相關。隨著我國鐵路列車的不斷提速,對制動器性能的要求不斷提高,目前高速列車使用的粉末冶金閘片材料主要還是依靠進口,為了實現高速列車用粉末冶金閘片材料早日國產化,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研發工作已經受到廣泛關注。
根據基體的不同,通常可將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分為銅基、鐵基和鐵銅基三類。其中銅基粉末冶金閘片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較強的耐腐蝕性能、良好的散熱性、不易與對偶件發生粘結等特點,能較好地滿足高速列車的應用條件[1-3]。影響銅基粉末冶金材料性能的工藝條件主要有壓制壓力、燒結溫度、燒結時間和燒結壓力等,其中燒結壓力是關鍵因素之一[4]。研究發現[5-6],對于同一種材料,其性能隨燒結壓力增大達到某一特定值后趨于穩定。目前,關于低熔點銅基粉末冶金材料性能變化規律的研究較少。為此,作者選擇熔點相對較低的銅基粉末冶金材料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燒結壓力對材料其密度、孔隙率、顯微組織和摩擦磨損性能的影響。
試驗原料:霧化銅粉,純度不小于99.7%,粒徑小于75μm;還原鐵粉,鐵、鎳、錫總含量不小于99.9%(質量分數),粒徑小于75μm;碳化硅,純度不小于99.9%,粒徑小于13μm;天然石英砂,不規則形狀,純度不小于97%,粒徑為212~380μm;天然鱗片狀石墨,純度不小于97%,粒徑為246~500μm;MoS2,膠體粉劑,分析純。
按配方稱取各種粉體,混合均勻后,在V型混料機中混料16 h,然后在900 MPa壓力下壓制成型(φ3 015 mm)。將試樣分成5組(每組3個試樣),分別在 0,0.65 ,1.25,1.67,2.1 MPa 壓力下用鐘罩燒結爐進行熱壓燒結,燒結溫度為940~950℃,保溫時間為3 h,保護氣氛為氫氣和氮氣的混合氣(體積比3∶1),最后隨爐冷至100℃以下出爐。
按照GB/T 1033-1986的規定測定燒結試樣密度。孔隙率利用(1)計算得到。

式中:θ為材料的孔隙率;ρ為材料的實際密度;ρ0為材料的理論密度;wi為不同組成物的質量分數;ρi為不同組成物的理論密度。
使用 HB-3000B型布氏硬度計進行硬度檢測,取3個試樣平均值。然后在JSM-5610LV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下對試樣的顯微組織進行觀察。
摩擦磨損試驗在MMS-1G型高速摩擦磨損試驗機上進行,采用線切割方法將粉末冶金材料加工成φ14 mm×11 mm的銷試樣,配副(盤試樣)材料選用15CrMo鋼,硬度為35~37 HRC,試驗速度為30m·s-1,載荷為0.6 MPa。每次試驗前對銷試樣先進行預磨,時間以銷試樣端面與盤試樣圓周面接觸良好為準。試驗前后用精度為0.1 mg的BS210S電子分析天平測算出銷試樣的質量損失,結果取3個試樣的平均值。
通過試驗機上的扭矩傳感器測得銷試樣與盤試樣之間的摩擦力矩,然后利用式(3)計算得到摩擦因數,再按式(4)計算磨損率 W[7]。

式中:μ為摩擦因數;M為摩擦力矩;R為盤試樣半徑;N為施加在銷試樣上的法向壓力,N。

式中:R為盤試樣半徑,即銷試樣摩擦表面與盤試樣旋轉軸中心的距離,m;t為摩擦時間,s;n為盤試樣的轉速,r·min-1;Δw為銷試樣的磨損量。
由圖1可以看出,當燒結壓力從0 MPa增大到0.65 MPa后,所制備材料(燒結體)的孔隙率大幅降低,同時硬度明顯增大;當燒結壓力從0.65 MPa上升到1.25 MPa時,燒結體的孔隙率從14.3%降低到13.2%,燒結體的致密度得到進一步提高,硬度也有一定提高;此后,再繼續增大燒結壓力到2.1 MPa,試樣的孔隙率和硬度雖略有波動,但趨于穩定。

圖1 不同燒結壓力下燒結體的硬度和孔隙率Fig.1 Porosity and hardness of sintered bodies at different sintering pressures
由圖2可知,燒結壓力為0 MPa時,銅基體與顆粒之間間隙較大,孔隙較多,試樣的致密性較差,這是燒結體的密度和硬度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燒結壓力增大到1.25 MPa時,銅基體顆粒間的間隙變小,燒結體的總體孔隙率降低,因此其硬度得到較大提高,燒結體基體與增強顆粒結合強度也大幅提高;繼續增加燒結壓力,試樣基體與顆粒間隙變化不大,其孔隙率和密度變化也不大。
分析得到,試樣孔隙率的大小對硬度性能影響較大,當孔隙率降低時,試樣硬度提高。燒結壓力增加到1.25 MPa后,繼續增大燒結壓力對試樣性能的改善不大。

圖2 不同燒結壓力下燒結體的顯微組織及EDS譜Fig.2 Microstructure of sintered bodies at different sintering pressures(a)~ (d)and EDS spectrum of A area in figure(c)(d)

圖3 燒結壓力對燒結體摩擦磨損性能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sintering pressure on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of sintered bodies
由圖3可知,隨著燒結壓力的增大,燒結體的摩擦因數在0.31~0.5間變化,并呈現先迅速下降后升的變化趨勢,在燒結壓力達到1.25 MPa時摩擦因數最低;而磨損率呈先降后趨于平穩的趨勢。
由圖4,5可見,燒結壓力為0 MPa時所得燒結體的磨損表面出現了較大的剝落坑和裂紋;這是由于燒結體的孔隙較多,參與摩擦的增強顆粒與基體的結合力不夠,在磨損時脫落而形成的;摩擦時有較多的剝落是沿石墨層開始的,增強顆粒發生大量脫落,磨損嚴重[8]。當燒結壓力增大到 1.25 MPa,燒結體的孔隙率大幅減小,摩擦顆粒與基體結合力增強,脫落較少,摩擦表面光滑,因此摩擦因數減小,磨損率降低,靠近摩擦面的增強顆粒在載荷和磨損下發生斷裂并脫落,因此形成的剝落坑較小,材料的磨損率較低[8-11]。
結合圖2(e)能譜分析可知,摩擦表面的增強顆粒是SiO2。從圖5可知,在摩擦磨損過程中,燒結壓力大于1.25 MPa時燒結體中凸露在摩擦表面的增強顆粒出現較多斷裂;燒結壓力為0 MPa時,燒結體的摩擦表面雖然沒有發現斷裂的SiO2顆粒,但有較大的剝落坑出現,由此可以確定是磨損由于SiO2顆粒從摩擦表面直接脫落造成的。因此,0 MPa時燒結體的磨損相對1.25 MPa時燒結體的要嚴重得多。
開始時隨著燒結壓力的增大,燒結體的摩擦因數和磨損率都同步減小;當燒結壓力達到1.25 MPa后,摩擦因數和磨損率出現波動但趨于穩定。
(1)燒結壓力從0 MPa增加到1.25 MPa,燒結體的孔隙率不斷降低,硬度不斷提高,摩擦因數和磨損率同步減小;繼續提高燒結壓力,其各項性能基本趨于穩定。
(2)在燒結壓力為0 MPa時,磨損主要是SiO2顆粒的直接脫落,磨損嚴重;當燒結壓力增大到1.25 MPa,SiO2顆粒和基體結合增強,磨損主要由于SiO2的顆粒斷裂脫落形成,磨損量較小。

圖4 不同燒結壓力下燒結體磨損面的SEM形貌Fig.4 SEMmorphology of worn surface of sintered bodies at different sintering pressures:(a)0 MPa,low magnification;(b)1.25 MPa,low magnification;(c)0 MPa,high magnification and(d)1.25 MPa,high magnification

圖5 不同燒結壓力下燒結體縱截面的SEM形貌Fig.5 SEMmorphology of profiles of sintered bodies at different sintering pressures
[1]姚萍屏,盛洪超,熊翔.壓制壓力對銅基粉末冶金剎車材料組織和性能的影響[J].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2006,11(4):239-243.
[2]李金花,倪東惠,朱權利,等.粉末冶金溫壓工藝制備Fe-Cu-C材料[J].機械工程材料,2005,29(5):38-40.
[3]SHIMADA K.Developments of the production engineering in ferrous sintered machine parts[J].Journal of the Japan Society of Powder and Powder Metallurgy,1995,42(10):40-45.
[4]王盤鑫.粉末冶金[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5.
[5]林文松,李元元,陳維平.鎳元素對鐵基合金燒結收縮的影響
[J].機械工程材料,2003,27(10):11-16.
[6]盛洪超,姚萍屏,熊翔.燒結壓力對銅基粉末冶金航空剎車材料的影響[J].潤滑與密封,2006(11):44-49.
[7]馬爾欽科斯基.金屬表面摩擦破壞實質[M].何世俞,譯.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0.
[8]姚萍屏,熊翔,黃伯云.航空剎車材料的現狀與發展[J].粉末冶金工業,2000,10(6):34-37.
[9]劉伯威,樊毅,張金生,等.SiO2和SiC對Cu-Fe基燒結摩擦材料性能的影響[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1,11(1):110-113.
[10]韓曉明,高飛,孫寶韞,等.摩擦速度對銅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損性能影響[J].摩擦學學報,2009,29(1):89-96.
[11]孫家樞.金屬的磨損[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2:15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