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榮剛CAI Rong-gang
(河北大唐國際新能源有限公司,承德 067000)
(Hebei Datang International New Energy Co.,Ltd.,Chengde 067000,China)
在電力體制改革中,作為一個發電企業,其生存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就是看它能否創造出良好的經濟效益,這也是一個企業永恒追求的目標。當前,作為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的一個基層企業,堅持價值思維和效益導向不僅是集團公司對河北大唐國際新能源有限公司提出的嚴格要求,更是該企業生存發展、增強企業實力、謀求職工切身利益的需要。因此,堅持價值思維和效益導向,為企業做好開源節流,實現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效益最大化是該公司當前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
2014 年是全黨全國人民繼續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用十八大精神統一思想,按照十八大繪出宏偉藍圖和制定的奮斗目標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一年,也是集團公司全面落實“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做強做優的關鍵一年。集團公司之所以把今年工作目標確定為“超百億、控85、保A 級”9 個字,就是要進一步把價值思維和效益導向理念融入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的全過程、各環節,一切工作都要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要以歸屬集團母公司凈利潤最大化為原則。集團公司突出強調提高管理與效益在當前情況下的極端重要性,創新思維導向,以科學的價值觀、效益觀為指導,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應對各種風險能力,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夯實效益基礎。
1.1 要強化思維和效益意識 形勢在不斷變化,改革持續推向縱深,無論是國資國企改革,還是電力體制改革,總體目標是推動經濟更加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續發展,結果必定是優勝劣汰。集團公司管理理念上一貫堅持價值思維和效益導向,其實質就是“堅持一切工作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把提升效益、創造價值作為決策的首要依據,作為檢驗工作成果的首要標準,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成為全體員工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工作準則和行為習慣”。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價值思維和效益導向,才能抓住主要矛盾,促進其他困難和問題的解決,繼續保持又好又快發展的態勢。
1.2 要制定并實施好盈利工作方案 企業的效益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和各個環節,絕不是某一部門、某一個人就能解決好的。企業的生產經營必須圍繞效益而開展,因此要重視管理、效益提升、抓出成效,統籌好全面工作,制定好工作方案是必須的。作為基層單位,要按照集團公司的總體部署,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制定、實施好相應的盈利方案。關鍵問題應注重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目標必須要落實,也就是將責任制目標層層分解,真正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就影響效益的關鍵環節和主要問題,結合我們自己的情況,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狠抓落實。
1.3 推進文化創新,要強調價值思維 加強文化建設,倡導企業精神,不是編幾句口號,讓大家貼在墻上、掛在嘴上,根本目的是推進轉型升級、增強價值創造能力。通過提煉新的、具有正確導向的企業精神,引領干部職工從急功近利,只注重規模速度和短期效應的誤區中走出來,堅持價值思維、效益導向,努力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為自己創造美好生活。激勵干部職工,圍繞中心,求真務實、甘于奉獻、銳意創新、開拓奮進,腳踏實地、穩扎穩打,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致千里。引導企業全體干部職工大力弘揚“務實和諧、同心跨越”的企業精神,逐步形成“人為本、和為貴、效為先”的核心價值觀,以實現公司的持續、協調、穩定發展。
在企業實現盈利根本目標的基礎上,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資本市場相對完善的環境下,企業再去追求整體價值的最大化,進而實現企業的持續協調發展是必然的。河北新能源公司目前發電容量39.3 萬千瓦,在建容量9.6 萬千瓦。2013 年公司堅持價值思維和效益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實現利潤總額1.2645 億元,新一年里提出了更高目標。企業要實現“增收創收”,追求最大利潤,做好“開源”和“節流”是兩條重要的途徑。
2.1 開源 所謂“開源”,就是要想方設法增加收入,從電力市場需求出發制訂企業經營發展策略和營銷計劃,再通過營銷引導生產,去滿足市場需求,從而達到企業擴大市場占有份額,增加收入的目標。
2.1.1 加強安全管理,全力增發電量是“開源”的第一要務 關注電力供應形勢和行業走勢,發供電企業動態,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種信息。由于該公司還未進入電力市場,電量主要還是由公司內部下達計劃,發電量多少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盈利,基于這種情況,我們應加強安全管理,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完善防控措施,提高設備健康水平,加大設備的檢修和維護力度,加強大風期間線路巡查,在富風期全力搶發電量,力爭全年利用小時數高于區域平均水平。
2.1.2 加強線路補貼工作的開展,實現電價增收 根據國家政策和統一部署,有效開展新能源等方面的線路補貼工作,實現相關企業間“早溝通、早匯報、早協調”,保質保量地完成我公司線路補貼,確保取得自建220 千伏駱潮線路電價補貼政策,2013 年到賬收益1257 萬元。
2.1.3 全力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資本運作力度 利用自有資金和合理付款期限繼續保持萬勝永項目低貸款的狀況、保持220 千伏駱潮線路工程無貸款的狀況。積極和承德國稅局溝通,合理合法向政策要效益。2013 年降低財務費用1906 萬元。
2.1.4 加大工作力度,向政策要效益 隨著全球清潔發展機制的開展,各項CDM 補貼工作有效開展。2013 年公司在極為不利的市場形勢下,獲得CDM 收益2444.54萬元。
2.2 節流 所謂“節流”,就是成本控制,降低成本費用管理。“成本最低化、收入最大化”構成企業的競爭力,是企業生存發展之本,成本控制是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根本手段。可以說,沒有成本控制,就不可能實現一個企業經營管理的目標。因此在市場經濟的今天,經濟環境發生了劇變,競爭變得異常激烈,成本優勢的取得對于一個企業的生存是至關重要的。針對一個發電企業的經營實際,要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2.2.1 加強財務費用管理 該公司作為新能源公司,最大的成本在財務費用和折舊里,而資產折舊是建設項目和企業運營所必須發生的。所以首要加強的是財務費管理,嚴格控制各項費用。對內嚴格加強可控費用的管理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材料費、修理費等材料的領用保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堅決不超預算。對外的各項收費,加強與相關單位的聯系與溝通,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爭取使外部收費達到最低。同時,充分關注國家有關環保收費等新政策、新法規,為企業爭取最大經濟效益。要在保障正常的生產經營資金需求量的前提下,加大對銀行貸款的還款力度,最大限度降低財務費用。
2.2.2 要加強動態對標,做好建立節約型企業的各項工作 根據公司建設節約型企業的要求抓好項目的規劃、設計和建設,積極開展各項消耗性指標的對標管理,以創建節約型企業活動為契機,借助“創一流”管理平臺動態量化比較,激勵企業降低消耗。其中應包括,深入開展經濟運行評價,加強風電機組經濟運行分析,根據存在問題及時制定并認真落實改進措施,提高經濟運行水平;充分做到超前維護和檢查,提高設備可靠性,有效控制風電機組非停,確保全年發電量任務順利完成;實施節能降耗行動計劃,加強節水、節電管理。通過各種行之有效工作的開展,將各項指標細化為考核小指標,層層分解,層層落實,以達到企業降低成本的目的。
2.2.3 要實施精細化管理,降低固定成本 實施精細化管理,也就是抓固定費用指標的分解落實,增強預算的剛性。突出抓重點指標和重點部門,加強調研和專題分析,實施重點挖潛。加強對檢修、技改等資本性支出的管理,精打細算,對全年材料費、修理費以及其他費用指標進行分解,其中材料費、修理費按計劃下達,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進一步降低材料費支出,杜絕無效益的不必要支出。加強存貨管理,充分利用集團規模優勢,有效利用區域物流平臺,建立區域物流中心,降低采購成本,減少備品備件庫存,同時對各風電場庫房進行清理和整頓,減少庫存積壓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費。
2.2.4 加強資金管理,控制財務費用,降低財務風險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賴以運轉的基礎。因此,財務管理工作要以資金管理為中心。資金管理不僅要保證資金供應正常,還要狠抓資金成本控制,努力降低企業的財務費用,減輕企業的財務負擔。否則企業往往因不注意開源節流,增收節支,竭澤而漁,缺乏長遠考慮,片面戰略規劃,最后必然是不堪重負,資源枯竭,資金周轉不靈。因此,我們可以科學設計融資規模和融資結構,拓寬融資渠道,靈活使用多種融資方式,分類安排資金。對于基本建設資金,應繼續加強投資計劃管理,通過下達年度投資計劃和季度資金使用計劃等方式,協調控制進度,合理安排資金,保證工程建設進度,避免資金閑置。制定科學還貸計劃,保障正常的生產經營資金需求量的前提下,加大對銀行貸款的還款力度,控制資產負債率上升的趨勢,降低財務費用和財務風險,以及利息費用支出。
2.2.5 成本控制上要做到由成本節省到成本避免 前面所分析的成本降低基本是通過成本的節省來實現的,即力求不浪費資源和改進工作方式以節約成本,控制發生的成本支出,主要方法有節約能耗、防止事故、以招標方式采購原材料或設備等,這屬于降低成本的一種基本形態。但是,這種成本降低是治標不治本的,只是成本管理的一種改良形式。現代企業需要尋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力圖從根本上避免成本的發生。如以“零缺陷”的形式可以避免幾乎所有的維修成本和因運行不經濟帶來的其它成本。成本避免的思想根本在于從管理的角度去探索成本降低的潛力,認為事前預防重于事后調整,避免不必要的成本發生,來避免不必要的生產環節,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應該是一種高級的戰略上的變革,也應該是生產企業未來經營發展的主要方向。
2.2.6 加強效益審計和監察工作,嚴防效益損失和資產流失 這也就是要求對財務監督成本控制功能的提高和不斷完善。企業的成本控制要藉著企業的審計監督機制來實現,否則成本控制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成本控制的措施和方法多種多樣,比如預算管理、目標成本管理、全面計劃管理等等,不管采用何種管理模式,根本著眼點是要加強財務控制力度。企業內部機制也要著眼于財務控制力度的加強,圍繞財務目標的實現制定管理措施,包括考核和激勵機制、決策模式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審計和監察的功能,把成本控制措施落到實處。此外,從戰略管理的成本控制角度考慮財務監督也是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一個重要保證。隨著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機制的進一步完善,企業要真正成為市場經濟競爭主體和責權明確的法人實體,必須要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激勵機制。建設一個團結、開拓、廉潔的領導班子是搞好企業的關鍵。從防止腐敗、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著想,企業必須加強監督特別是財務監督的作用。正如交通規則一樣,沒有紅燈的約束就沒有綠燈的自由。在企業自我約束機制中充分發揮財務監督和審計監察作用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也是一種戰略高度的成本控制策略。
綜上所述,只有堅持價值思維和效益導向,不斷增強廣大干部職工的市場意識、競爭意識、效益意識,用科學的思維觀、效益觀指導經營管理的實踐,不斷深挖潛力,采取多種措施開源節流,增收節支,促進公司經營管理的實際問題的解決,才能使企業的盈利能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以堅強的實力為集團公司的做大做強做出應有的貢獻。
[1]弘山.價值思維:中小企業的必由之路[N].中國縣域經濟報,2008-09-04.
[2]本報記者周晨.價值思維引領協同軟件產業前行[N].科技日報,2006-11-01.
[3]通訊員李鑫泉.湘潭發電對標先進加強營銷[N].中國電力報,2011-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