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深
東北義勇軍是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淪陷初期,以部分東北軍舊部和愛國民眾自發組成的抗日武裝力量,活動地區幾乎遍布于東北全境。遼西義勇軍是最早興起的義勇軍之一。《義勇軍進行曲》,就是為這支抗日隊伍而作。
——題記
趁著夜幕,趁著夜幕的黑色,
隊伍在兩山之間的谷底,悄悄行進……
地圖上出現一個紅色箭頭——
指向鋼屯鎮!
殲滅古賀中佐的騎兵團,跟鬼子算這年冬季的總賬。
遼西抗日義勇軍像天兵天將,
又像一群蒼鷹,靜靜地超低空翱翔。
落日的余暉依然在流血……
從錦州出發,在一座古廟集結。
老隊長傳達總部的命令。還有一首從上
海傳來的歌曲——
《義勇軍進行曲》!
為這一次不同尋常的出征壯行。
“起來!
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
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
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
前進!前進!前進進!”
這是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曲。
田漢在獄中寫的歌詞。
每一個字振奮著聶耳的每一根神經,
在那風雨之夜,曲譜與沉沉的雷鳴同時發聲!
那是一首每個音符都是一發炮彈的歌曲,
為共和國播下一粒不會屈服的火種!
踏著積雪與雪下的落葉出發,
松鼠,上躥下跳似乎受了悄悄地驚動……
小半個太陽已躲進山后,那些像鬼子哨
所似的樹影,
慢慢地伸長伸長伸長——
長過了古賀中佐的記性。
已經跋涉了幾座山峰。有人
在荊棘中倒下,睡著了,
做一個夢……
頭上有日本人的飛機拉屎拉尿,
腳下有埋伏,有雷區,有陷阱,
死人的鞋子重新穿在活人的腳上,鞋底鞋幫綁著幾道麻繩。
獲悉古賀又一次殺人放火,幾個村落
燒得一片焦灼……
一個六歲的男孩被丟進枯井,
遭遇輪奸的兩個少女一起投了大凌河,
讓兩匹烈馬掙斷男青年的臂膀,
強迫一對夫妻對打嘴巴,給一群野獸取樂……
沒有休整。
沒有宿營。
隨便啃個玉米面餅子,揣兩個烤焦的土豆,
低哼著還不甚熟悉的歌曲……
穿林海,走小路,奔向鋼屯,
給古賀搞一回“以鬼治鬼”的別動。
槍帶換了麻繩,麻繩也斷了,是戰士脊背上的汗漬浸斷的,是肩頭磨斷的,
一些沒有火槍的新兵,背著鋒利的大刀片,
拴著一尺長的紅纓。紅纓上染著斑斑血跡,
心頭已筑起一座新的長城!
最嚴酷的日子降臨了,西風凜冽,
落葉樹搖落了最后的敗葉。森林里的歌手
不忍同東北軍一起逃離,一遍一遍唱那亡國的悲切。
沒有人行商,
沒有人狩獵……
死氣沉沉的孤城伴著毫無生機的荒野。
曾經美麗富庶的遼西,再無處尋覓,
哪里還有
醫巫間山的古松古剎?
哪里還有
大凌河兩岸的高粱玉米?
“九·一八”,從那個屈辱的時刻,遼西處處裸露著貧血與饑餓,
山山水水、五谷六畜……統統被倭寇踐踏掠奪!
誰愿意受人欺凌?
誰愿意當馬做牛?
死亡已經沉重地窒息胸口,
如果抗爭是生命的本能,義勇軍是最早覺醒的一群民族精英!
醒來!起來!站出來!
生長五谷的土地不可以灌溉鮮血,
義勇軍的血凝固了鑄成鋼鐵
長白山醫巫間山就是中華民族的氣節
用血和腳印書寫
每一塊石頭每一條山泉每一棵樹木
都是載入史冊的
豪杰!俊杰!
走吧!走吧!
吃一個黑糊糊的烤土豆。
前方又傳來了零星的槍聲……
胃里有食,
心頭有恨,
腿上有勁,
碰上鬼子,就拼個你死我活。
最便宜他們的,也要一命抵一命!
巡邏隊像幽靈突現山口,
他們擁有最新式的武器,
他們有軍犬,他們有漢奸帶路,
他們在山腰和山巔設下幾道埋伏。
可是,老天爺不保佑侵略者,
誰是敵人,大刀片已經紅了眼睛!
短兵相接,
正義必勝,
一場惡戰,
遍地血紅……
月牙兒勾住紅螺山上的塔松,
松樹干上留下一排彈洞,
戰士們揩干汗水,纏好繃帶,
走過一片炮火燒焦的灌木叢。
又有幾個犧牲的戰友流著鮮血倒下,他們的槍
背在另外幾個新兵的肩頭。
通向前方的道路遙遠而艱難,
戰士們渴望某種意想不到的奇跡:
譬如松樹上結出玉米土豆;漫天飛飄的雪片竟是溫暖的棉花,endprint
那些倒下再沒有站起來的弟兄,
勝利到來時,也能同活著的人一起綻放出
幸福的笑容!
遼西在流血……
中國在流血……
義勇軍奪過敵人手中的機關槍,把槍膛里的子彈
再還給敵人。
小鬼子每天要運回日本本土上百具尸體,
島國有多少農田易為墳墓?
一夜風雪,像機關槍的子彈
打在狗皮帽子的前臉上。
一輛熄了火的鬼子的卡車,駕駛員的腦袋挪了窩。
可惜隊伍里沒有會開車的師傅,無可奈何!
十幾個戰士喊著:“一、二、三——”
把個龐然大物推下山坡……
從隊伍前面傳來口令:原地坐下,
稍事休整。
數數子彈帶,還有多少子彈,
繳獲的手雷,大家公平分用,
受傷的人,在傷口上涂些碘酒,
彼此報一次姓名,數數人頭,有沒有掉隊的弟兄?
在一棵歪脖樹下,
躺著兩個被擊斃的日本軍官。
一個趴在雪里撅著屁股朝天,
另一個嘴上叼著香煙,“王八盒子”還挎在腰間,
義勇軍收繳了鬼子武器,也沒忘記搜索
其他戰利品:
一塊懷表,
八十六發子彈,
兩包“花道”牌香煙……
“繼續前進!”傳來一個低低的聲音。
坐下來比走路更感到寒冷。上了路,
又覺著兩條腿愈發沉重。
休息過的地上留下了七八個煙蒂
還有兩個喝空了的“老龍口”酒瓶……
只剩下一個烤焦的土豆了,一會兒就凍成冰蛋。
老隊長用胸口把土豆焐暖,讓給
受傷的新兵。
憑著老隊長的經驗:天放亮時,
將面臨一場浴血奮戰……
隱約地聽見了戰馬嘶鳴,鋼屯鎮已在朦朧中時隱時現。
老隊長在張作霖手下當過團副,
少帥還派他訓練過偵察兵,
偷襲、“捉舌頭”、夜戰……全都是小菜一碟兒,
老隊長有個綽號叫“劉無情”。
日本人聽見這個名字膽戰心驚:
膽小的鬼子尿過褲子,
古賀的副官也從坐騎上跌下馬鐙。
只有不抵抗的政府,沒有不抵抗的民眾。
有多少熱血男兒揭竿而起!
有多少仁人志士為國捐軀!
他們倒下了,以一腔熱血澆灌家鄉的草木。
死不瞑目的眼睛,凝望未來,
老隊長從死者手里接過旗幟,
中華民族不屈的秉性在義勇軍手中傳遞……
冬日的醫巫間山千樹萬樹梨花燦燦,勾勒出
氣壯山河的遼西畫卷。
黑山、大虎山、北鎮、義縣……
殲滅古賀騎兵團的消息不脛而走,
各路抗日武裝像雨后的高梁苗子,一撥兒一撥兒
鉆出地面。
“殲滅古賀!”一聲嘹亮的集結號!
各路人馬仿佛同時聽到召喚。
喚醒先輩遺傳基因中的粗獷,召喚脈管里流淌的剽悍。
沒有告訴母親,沒有吻別妻子,
卻揣著那個代代相傳的盛烈酒的陶罐。
沒有誰規定集結的時辰,
義勇軍的隊伍,在黎明前趕到了鋼屯。
十幾路人馬站領了東、南、西、北,
鋼屯還在一片灰蒙蒙的夢中沉睡……
鬼子只看見了政府的軟弱
沒看見不屈服的人民的膽略智慧。
古賀的騎兵團被徹底包了餃子,連一只
老鼠也休想逃遁。
迫擊炮彈像密集的冰雹,手雷的火光
映紅了兵營與馬棚。許多崗哨被捉了“舌頭”,
騎兵團只聽見槍聲卻不了解真情。
古賀提著褲子找不著褲帶。此人并不像
傳說的那么老成穩重。
騎兵團混亂得成了一鍋粥,
翻譯官讓古賀罵個狗血淋頭。
不可戰勝的神話化作泡影。義勇軍卻成了民間傳說的天降神兵!
一個個挺直的脊梁迎風傲雪,會武功的漢子
縱身躍上屋頂!
鉆出一個,干掉一個,一個不漏,
又是“包餃子”,又是“關門打狗”!
有一隊鬼子仿佛從地縫里鉆了出來,
兩挺歪把子機槍如虎似狼。裝甲車給鬼
子壯膽,直沖橫闖。
一個“仁丹鬍”哇哇叫,好似狼嗥……
義勇軍沒有重武器,沒有大炮,沒有掩體,也沒有戰壕,
默默地承受著流血,承受著死亡……
“劉無情”眼看戰士一個個倒下去,
心在滴血,燃起復仇的火焰。
飛鳥中有雄鷹,
大海里有巨鯨,
深山叢林有猛虎,
被壓迫被污辱的人群出英雄!
“劉無情”背起一包炸藥。
在裝甲車經過的前方埋下陷阱,
任鬼子皮靴踏過去,任摩托車輪子軋
過去,他不哼一聲。
只看見一團火焰,只聽見一聲轟鳴,
裝甲車的尸骨再沒了蹤影……
戰友們聽見了老隊長大喊一聲:
“別讓古賀溜掉!”
這是他留下來的最后一句話。
山谷深處遠遠地傳來回聲:
——“別讓古賀溜掉!”endprint
——“別讓古賀溜掉!”
——“別讓古賀溜掉!”……
仿佛四面八方的義勇軍都在回應!
用什么語言來形容人們的憤怒?
用什么聲勢來表現這天的戰斗?
鋪天蓋地的冰雹,席卷大地的飆風,
傾瀉如瓢潑的驟雨,震驚高山大海的雷霆……
千萬名壯士敲擊天鼓地鼓,
兇神惡煞也膽戰心驚。
在一座沉淀了陰暗的房屋角落,
古賀貧血的嘴唇不停顫抖,
為了掩飾內心的虛弱膽怯,為了不給天皇陛下丟丑,
他刮過胡子,挎上戰刀,
想表現表現武士道的驕狂與困獸猶斗。
先是把翻譯官推出門去試探,
房上的暗哨,有意放過了這只哈巴狗。
古賀誤以為真的平安無事,便一股風
竄出門口。房頂上的戰士們,
仇人相見,格外眼紅。
五六支準星同時對準古賀的狗頭,
沒容他慘叫,沒容他悲鳴
這家伙來不及呻吟一聲,已經嗚呼喪命。
戰斗結束了,
人們這才意識到天在下雪,
一片美麗而冷冽的山野。
像犁花一樣的雪……
像柳絮一樣的雪……
似蒲公英帶著絨毛的種子舞在風中……
山上的塔松為老隊長披上孝衫,
潔白的靈魂表現了中國軍人的忠誠!
不論是戰死的或活著的,都不愧為民族英雄!
這僅僅是一次戰斗的小結,以后還會有
無數次無數次刀光劍影。
這個勝仗,給人們一個深刻的信念:
黑暗的盡頭,一定要誕生黎明!
《義勇軍進行曲》鏗鏘的旋律,
鼓舞著抗日民眾。一直縈繞在千萬老兵的心頭。
一個美麗的夢想,那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九月三日——
在這個值得子孫們紀念的日子,怎能忘
記這支義勇軍!
是他們向日寇開了第一槍,
是他們舉起第一面不屈的旗幟!
也忘不了那首喚醒億萬兒女冒著敵人炮火前進的歌曲……
無論是國家興旺,還是民族危亡,
五十年、一百年、一千年……
在長長的時空隧道里,一支《義勇軍進行曲》,將被子孫萬代驕傲地傳唱。
在每一個災難或生死關頭,
在最危險的時候,當強盜闖入邊疆,
只要心中的長城不倒,
總會讓中華民族變成一塊鐵!一塊鋼!
責任編輯 陳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