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盛
摘 要:電網傳統倒閘操作全過程按照“一人操作,一人監護”模式,中山電網在220kVGIS變電站以及110kV變電站(包括GIS站與常規站)調度監控端實施“一人操作,一人監督”變電端實施單人操作模式。文章介紹了調度監控端實施遠方遙控操作GIS站至接地刀閘,常規站至刀閘的全新模式,對該創新模式的實施歷程、優缺點及發展方向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遠方遙控操作;地刀;防誤
1 概述
目前進行遙控操作的倒閘操作模式,全過程按照“一人操作,一人監護”模式,即倒閘操作由兩人執行,監護人完成操作過程中唱票、確認等內容,操作人完成復誦、操作等操作內容,雙方配合完成整個操作任務。遠方端和變電站端須各兩人配合操作,且GIS站涉及接地刀的操作仍由站端實施,變電運行人員操作壓力未有明顯減輕,減員增效目標尚未完全得以體現,操作效率亦難以有效提升。
2 監控遠方遙控操作實施過程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
2.1 防止誤操作問題
在監控端實現對變電站隔離開關、接地刀閘的遠方遙控操作,即所有220kVGIS變電站與110kV變電站的操作任務全部集中在監控端,原屬于現場端的操作安全風險,將轉移集中至監控端。僅憑監控員的經驗、責任心和記憶力去完成所有操作,誤操作的危險隨時會發生,如何依靠新的技術手段來保障安全,提高效率,適應當前電網的發展,將出現誤操作的風險有效降至最低,是實施遙控操作首要解決問題。
解決措施:中山供電局在監控操作的EMS系統中研究和開發了“調度安全約束系統”,該系統包括電氣操作防誤功能以及操作票功能,實現調度工作全流程智能綜合約束控制和操作全流程管理。主要特點是:(1)實時性:該系統隨時取得最新模型、圖形和運行方式,不需要人工設置系統當前的運行方式,以保證開票環境的真實可靠,實現系統的實時性及可用性;(2)智能化:實現全網設備的閉鎖、開票規則的用戶自定制、操作票的智能推理、業務表單的自由定制、操作票生命周期的全流程管理。(3)安全性:先進的圖票一體化技術讓系統實現了圖中開票,票中執行的出票模式,在擬票、校驗、模擬、執行等過程,從不同角度最大限度進行全方位的閉鎖,以杜絕出現誤操作。例如,在使用該項系統中“圖形出票”功能建立操作票后,操作前進行操作校核;在實際操作中,若操作人憑票按順序正確操作,系統默認操作正常,不進行任何提示;若操作人進行與操作票內容不符的操作,系統會及時彈出對話框“當前操作不在操作預案中,是否繼續”的提示,提醒操作人該操作步驟有問題,必須暫停操作,該功能無形中充當了操作監護人的角色,對監控遠方遙控操作的順利開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2010年“調度安全約束系統”獲得中山供電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2.2 典型操作票問題
由于監控主導操作,變電負責配合操作,監控端須由零開始,建立監控操作票庫,變電端原有操作票已不適合該操作模式,監控端、變電端必須新建、修編具備遠方遙控操作特點的監控典型操作票,方能相互有效配合,有效提高操作效率。
解決措施:在原有的變電操作票基礎上,按監控遠方遙控操作模式進行修改,原則是應全部由監控端遠方執行操作,如分、合開關,拉、合刀閘,具備遙控條件的備自投、重合閘軟壓板等操作;對于監控端不能操作的,以轉令形式由變電運行人員現場操作,如涉及二次保護投退、PT二次并列等操作。監控端據此原則建立監控端典型操作票庫,并編寫“中山供電局變電站遠方遙控操作規范學習手冊”,使監控員在準備操作票、執行操作時能規范操作行為,盡量減少誤操作風險及提高工作效率。
2.3 由于反措要求,所有刀閘、接地刀閘的操作電源在退出狀態,“四遙”YK在“就地”位置。若變電運行人員不提前將其投入,監控端無法按計劃進行遙控操作。
解決措施:在計劃操作前,由監控通知變電運行人員“檢查XX站XX線XX刀閘具備遠方遙控條件”,運行人員將監控所需操作的刀閘(包括線路地刀)遠方遙控設置在投入狀態,確保具備遠方遙控條件,然后直接匯報監控:“已檢查XX站XX線XX刀閘具備遠方遙控條件”。在監控操作完畢,通知現場檢查最終狀態時,運行人員再將遠方遙控設置在退出狀態。
2.4 由于監控端沒有帶電顯示裝置,GIS變電站地刀合閘操作前無法驗電
解決措施:根據南網《電氣倒閘操作導則》中明確了GIS設備合接地開關前的條件,對于線路,利用線路電壓抽取裝置,把線路電壓遙測值接入調度自動化系統實現;對由于沒有線路電壓抽取裝置的電纜線路,采用取帶電顯示裝置遙信上送調度自動化系統實現的方法;監控遠方操作地刀前必須同時驗證設備位置、線路帶電信號、線路是否帶電拓撲關系后方可操作。
2.5 主變間隔轉檢修操作中,10kV側需在母線橋處接地線,此接地操作監控無法實施遙控
解決措施:此操作列入監控操作票作為一項操作內容,通過轉令形式通知變電運行人員,具體操作由運行人員按現場運行規程要求執行。如“將XX主變10kV側由冷備用轉檢修”。
2.6 對于部分倒閘操作需投退保護配合操作,監控端無法遠方遙控操作
解決措施:此操作列入監控操作票作為一項操作內容,通過轉令形式通知變電運行人員投入或退出該功能,具體操作由運行人員按現場運行規程要求執行。
2.7 常規變電站監控端無法確定刀閘是否正確完全合上或分開
解決措施:在常規變電站在分合刀閘后,已操作令的方式轉令現場檢查。
3 監控遠方遙控操作模式優點
3.1 監控遠方遙控操作模式相對于傳統模式在縮短操作時間方面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而且隨著監控、變電運行人員配合默契度的提高,監控對各類設備操作熟悉程度的提高,操作時間的縮短比例也大幅提高。
3.2 監控遠方操作使分布于中山電網各個站點的操作集中在監控端進行,實現了電網設備集約化操作,將多點風險控制轉化成單點風險控制,有利于監督和規范倒閘操作,提高了倒閘操作的安全性。
3.3 絕大部分操作時變電運行人員不再直接面對帶電設備操作,只需操作二次設備,只需在監控操作完畢后檢查設備最終狀態,在操作過程萬一發生了惡性誤操作事故,保證了操作人的人身安全。
3.4 涉及開關的遠方倒閘操作由監控獨立完成,一般情況下變電運行人員可不參與;進行變電站設備的倒閘操作,變電運行人員只需一人配合操作,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運行人員的操作壓力,節約了大量人力。
4 監控遠方遙控操作模式缺點
4.1 由于操作集中,風險也集中,監控班將承受大量集中操作所帶來的安全風險,這將對監控班全體人員的遙控操作能力、安全風險意識提出更高的要求。
4.2 在檢修高峰期,由于設備停、復電時間段比較集中,而一個完整、連續的操作需要一定的時間,大量的集中操作增加了誤操作發生的機率。在監控無法同時應付多個計劃性操作任務時,須下放由現場操作。
4.3 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監控遠方遙控操作過程對設備位置的判斷依賴于EMS系統中的遙測、遙信,缺乏直觀的判斷依據,在操作過程若發生異常情況,監控端無法作出快速判斷及反應。
5 結束語
中山監控遠方遙控操作模式作為一個開創性的全新操作模式,能有效減少設備停送電操作時間;有利于監督和規范倒閘操作,提高倒閘操作安全性;減輕運行人員操作壓力,保證操作人身安全,實現減員增效等優點,是中山電網調控一體化的發展方向。在實施過程能解決好存在的相關問題,控制好存在的安全風險,監控遠方遙控操作模式的推行,將會極大地提高電氣倒閘操作的管理水平,提高設備倒閘操作效率,保障電網安全、經濟運行。
參考文獻
[1]廣東電網公司.廣東電力系統調度規程[Z].2008.
[2]中山供電局.中山電力系統調度規程[Z].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