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琴
摘 要:對于企業來說,好的領導者就是其支柱。管理學界有句名言:一只狼領導的一群羊能打敗一只羊領導的一群狼。這句話說明了領導者的重要性,說明作為一個團隊首先必須有一個好的帶頭人。領導力是領導者的核心能力,提升領導者的領導力對加強領導者的能力建設具有核心作用。但是,領導素質的培養決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見影的的事情。因此,如何重視領導素質的自我分析與養成,從而為社會和企業發展多儲備一些領導精英,成為了新的課題。
關鍵詞:企業;領導者素質:分析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3-0119-02
一、領導和領導者素質的定義
領導是指在各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中間產生的個人能力或個人權利的過程。管理學者(哈羅德·孔茨,西里樂·奧唐奈)認為:領導不過是權勢,也就是用以左右人們使之心甘情愿為完成集團的目標而奮斗的藝術或手法。心理學者認為:領導就是引導和影響個人或團體在一定條件下實現一定目標的行為過程。我們認為:領導是指利用權威,引導和影響個體、群體或組織,在一定條件下實現群體或組織既定目標的行動過程。領導者是實施領導過程的人。企業領導是指企業中具有權威和影響力的人,對其所在群體駕馭、影響和調動人們實現群體目標的活動,通過企業領導者的領導來影響、激勵和引導人們執行某項任務,以達到特定目標的人。
領導者素質,是指在先天稟賦的生理和心理基礎上,經過后天的學習和實踐鍛煉而形成的在領導工作中經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礎條件和內在要素的總和。構成領導者的各種生理、心理、文化、思想、政治、道德等內在要素,領導者素質是在領導活動的過程中,在時間的變化內,領導者應該具備的各種基本特征,包括心理素質、思想品德素質、身體能力素質等各個方面。
二、領導者基本素質構成分析
在一個組織中,領導者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一個優秀的領導只有具備多種能力和品質,才能發揮巨大的影響作用,引導和引領下屬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共同努力。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管理思想家羅莎貝絲·康特爾在管理學著作《巨人何時才能學會跳舞》一書中指出,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必須具備七項技能和情感:一是學會無須依賴等級制度的權利進行運作;二是知道如何以加強合作而不是削弱合作的方式“競爭”;三是以最高道德規范運作;四是保持謙遜;五是以過程為重點;六是保持多重性、靈活善變;七是從結果中獲得滿足。本人結合自己和同事、同學身邊的領導素質,以及個人職業生涯和所學習的相關知識來分析,認為領導應具有以下素質。
(一)較高的政治素養
領導者從事領導活動應當具備一定的政治立場、政治價值觀、政治態度和政治品質等各方面的基本要素。一個領導的政治素養,從跟不上決定著領導活動的性質和方向,決定著領導者站在什么立場、為什么目標、為什么對象行駛和使用權利的問題。因此,政治素養是領導者首要具備的自身素質,對其領導能力的發揮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是領導者的核心素養。
(二)優秀的品格魅力
品格魅力是領導魅力中的重要因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領導者首先應注重自身的行為修養。從領導哲學的角度出發,領導是展示崇高品德的行為。人與人之間在學識、性格、修養、習慣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領導者只有擁有高尚的品德和優秀的品格魅力,才會使被領導群體成員肅然起敬,使群體成員能體會到領導者值得信賴,愿意跟隨其從事工作,從而形成群體凝聚力。
(三)扎實的知識素質
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是智力的競爭。企業領導者擁有扎實雄厚的專業理論功底是做好領導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領導者要有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和管理理論知識功底,要了解世界人文歷史和國際經濟環境,要有較好的綜合知識素質,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都要有所掌握。現代企業領導者要有廣博的知識,豐富的閱歷,要具有高超的智慧和超強的辯證思維能力,才能很好地把握企業的發展方向,引領企業取得卓越的成就。
(四)超群的綜合能力
領導者是團隊的核心。首先,要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建立科學、高效、合理分工、職責明確、制度健全的組織體系,是對領導的考驗與挑戰。其次,要有決策能力,以把握企業的前進方向,決策能力最能體現和考驗領導者的智慧、能力和才干。再次,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用來分析顧客的體驗世界。最后,要有正確的用人觀。能否選好、用好人才是企業領導者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領導者要樹立科學的用人觀念,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必須善于挑選和組織一個良好的集體,并促使大家擰成一股繩,一起愿意做出最大的貢獻。
(五)良好的身心素養
企業領導者作為企業的靈魂,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要用足夠的生理和心理耐力,承擔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帶來的壓力,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上,也要有健康的心理。領導者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質,要有“得意時坦然,失意時淡然”的心態;要保持積極的情緒,敢于直面社會、接觸現實,善于求同存異;應當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相信自身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鎮定自若,處變不驚。
三、領導者素質的養成
通過對領導者素質的學習和分析,筆者認為,領導者素質的構成一般是指領導者素質個體在各個方面的構成狀況。因此,領導者素質的養成,也應當從領導者的生理、心理、知識、能力、情操、觀念等各方面進行養成。
(一)培養優秀的政治素質
作為一名領導者,應當具有正確的政治立場、崇高的政治思想、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民主政治素養,要擁有時刻把自己的事業與祖國的前途、人類的文明、社會的進步融為一體的品格。理論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礎,領導者應當通過加強對政治理論的深入學習,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分清理論是非、政治是非的能力,不斷提高運用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 針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endprint
(二)培養良好的品格魅力
“德才兼備”是選拔人才的標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要求領導者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必然的。領導者要注重培養自身的優秀美德,嚴于克己,強化自身修養。一個有威信、有人格影響力的領導者必定是具有高度道德自律意識和能力的人。古代官箴也說:“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領導者應結合自身實際,發揮氣質中優勢的一面,不斷養成剛毅果斷、有膽有識、樂觀開朗、寬厚待人、沉著冷靜、實事求是、勇于開拓等方面的良好品性;要磨煉自身的意志,始終把企業共同的目標、共同的事業放在第一位。
(三)努力成為學習型領導者
從領導哲學的角度出發,領導素質還包含智慧和價值的創造性活動。在知識經濟時代,領導者肩負著帶領企業發展、促進事業進步的使命。領導者應當通過對理論、文化科學、領導藝術、現代管理等個方面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夯實自身領導力的根基。首先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作為領導,只有理論知識過硬,政治上才能清醒堅定,從而保證自身領導力的正確導向。平時要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堅定理想信念,用科學的發展的政治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其次,要加強知識理論的學習。作為現代企業的領導者,要廣泛學習現代經濟、管理、法律、營銷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深入的學習開闊眼界、拓寬思路、創新思維,增強科學決策和指導實踐的能力。第三,要學習領導藝術和現代管理理念。以科學的理論指導自己的管理實踐,努力加強工作的計劃性,科學設定階段目標,營造出寬松、和諧、進取的團隊氛圍,合理配置人、財、物資源,使團隊效能得到最佳釋放。
(四)鍛造良好的身心素質
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一名領導素質健全和全面發展的重要標志。一名領導是否具備良好的身心素質,直接關系到其能力的發揮、職責的履行、效能的提高、和諧企業的構建。身體鍵康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領導者要注重在繁忙的工作中有規律的鍛煉身體,定期做好身體檢查,為做一名優秀的領導打好基礎。在此基礎上領導應當要注意培養自己成熟的心理素質,遇到任何困難和挫折要學會掌握內心的平衡;要培養自己堅韌不拔的意志,鍛造自身勇敢、堅毅、頑強、果斷的品性;要培養自己對事業的進取心,在領導工作中積極向上,不消極守成,時刻保持對事業和工作的激情,具有勝不驕、敗不餒的堅強意志;要嘗試善于充分發揮情商的優勢來為自己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撐。
(五)培養綜合能力素質
一是組織能力。領導者要善于運用組織的力量,指揮與協調企業的人力、財力、物力,及時發現企業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指導、采取控制等措施解決問題,以獲得最佳工作效果,提高企業運行的效能。二是溝通協調能力。企業領導者,對外對內都需要進行溝通協調。現代企業領導者應注重培養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善于與下屬及外部公眾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能夠調節各種復雜矛盾,促進企業內外關系的協調發展。領導者必須具備調動企業各種積極因素的能力,包括調動個人積極性的魅力和調動集體積極性的能力。三是用人能力。企業領導者的核心任務是用人。領導者應當在日常工作中培養用人之道,觀察人、了解人,用人之長、唯才是舉,充分發揮每個成員的潛力和積極性。四是創新能力。領導者要時刻保持清醒的認知力和敏銳的洞察力,不斷進取,永遠不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要嘗試在理論、機制、科技、管理等各方面創新;要善于創造一個新的環境,塑造一種新的精神,從而調動廣大員工的創造力,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謝濤.科研群體領導者素質探討[J].創新論壇,2004,(2):58.
[2] 劉廣深,李汝英.現代企業領導者素質淺談[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1,(8):96.
[3] 董鵬飛.新時期領導科學素質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責任編輯 柯 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