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敏
(夏邑縣人民醫院感染科 河南商丘 476400)
肝細胞癌簡稱肝癌,是常見惡性腫瘤,我國患病人數約占全世界的55%,死亡率極高,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1]。外科手術切除和肝移植一直被認為是治療肝癌的有效方法,但只有約15%的患者能夠通過手術切除癌灶[2]。對于難以通過手術切除的肝癌,一般多采用肝動脈栓塞化療進行治療。隨著治療技術逐漸成熟并完善,經皮穿刺射頻消融術開始被用于肝癌的臨床治療[3]。本文擬探討化療栓塞聯合射頻消融治療肝癌的近期效果,以期為肝癌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3月至2013年9月夏邑縣人民醫院收治的58例肝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化療栓塞聯合射頻消融,30例)和對照組(單純化療栓塞,28例)。觀察組中男21例,女9例;年齡為41~75歲,平均(58.61±7.03)歲。對照組中男22例,女6例;年齡為43~78歲,平均(60.07±6.8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所有入選患者均符合以下條件:①均經影像學檢查或穿刺活檢確診為原發性肝癌;②病情不適合或患者不愿意接受手術切除治療;③腫瘤病灶僅局限于肝臟內,無肝外轉移病灶出現;④肝功能分級(Child-Pugh分級)為A級或B級;⑤未接受除化療栓塞、射頻消融以外的治療方法;⑥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⑦臨床資料完整。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采用單純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采用Seldinger技術先行選擇性肝動脈造影確定腫瘤所在位置、大小、數目及血供等情況,再利用微導管超選擇腫瘤供血動脈,注入化療藥物(包括5-氟尿嘧啶500 mg、絲裂霉素4 mg、表阿霉素20 mg),并以超液化碘油5~15 ml及2 mm2明膠海綿作為栓塞劑,通過導管注入腫瘤病灶供血動脈以達到栓塞目的。具體栓塞劑量根據腫瘤大小及血供情況而定。
1.3.2 觀察組采用化療栓塞聯合射頻消融治療:先行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方法同對照組。1周后再接受經皮射頻消融術治療,采用美國RITA1500型治療儀,根據患者一般情況及腫瘤位置、大小等來確定射頻參數。治療時根據腫瘤情況調整射頻針的位置,保證消融范圍超出腫瘤邊界至少0.5 cm,以使腫瘤組織完全壞死。
1.4 觀察指標 分別于手術前后檢測兩組患者血清AFP含量。術后2周行CT或MRI檢查以明確腫瘤壞死范圍。
1.5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腫瘤體積縮小大于50%;有效:腫瘤體積縮小25% ~50%;穩定:腫瘤體積縮小低于20%;無效:腫瘤體積無變化甚至增大,病情出現惡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處理,定性資料采用χ2檢驗,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 t檢驗。以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AFP變化情況比較 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血清 AFP含量分別為(983.61±243.67)ng/ml和(957.39 ±273.45)ng/m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對照組血清 AFP含量為(274.12±37.61)ng/ml,觀察組血清 AFP 含量為(57.08 ±21.35)ng/ml,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7.86%,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0%;觀察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肝癌死亡率較高,治療難度大,預后差。手術切除及肝移植被認為是可以根治肝癌的治療方法,但是大多數肝癌患者確診時已為中晚期,只能通過其他方法進行治療。對于不能行手術切除的肝癌患者,目前臨床上以介入治療為首選方法,包括肝動脈化療栓塞術、經皮穿刺射頻消融術等。臨床實踐表明,單一介入治療方法臨床效果并不理想[4]。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對直徑較小的肝癌病灶效果較好,但是直徑大于5.0 cm的病灶則容易出現殘留,復發率較高。經皮穿刺射頻消融術是在影像學技術引導下將射頻電極穿刺入腫瘤內,通過射頻熱效應使腫瘤組織發生凝固性壞死從而治療腫瘤[5],因“熱沉效應”易導致腫瘤殘留并復發[6]。Meloni等[7]通過制作肝癌動物模型發現,應用經皮穿刺射頻消融聯合表阿霉素腫瘤內注射能明顯擴大消融范圍,提高治療效果。另有研究表明,經皮穿刺射頻消融可以增加病灶壞死區周圍組織表阿霉素沉積[8]。單用經皮穿刺射頻消融或肝動脈化療栓塞均有局限性,通過聯合治療可以達到互補。
本研究顯示,通過化療栓塞聯合射頻消融治療肝癌,總有效率可達90.00%,明顯高于單用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并且AFP血清含量明顯下降,表明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得到了有效抑制。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可以將腫瘤血管栓塞,使射頻熱量不容易散失,擴大熱凝固的范圍,同時也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腫瘤的轉移。綜上所述,化療栓塞聯合射頻消融治療肝癌近期效果顯著,可有效縮小腫瘤體積,是治療肝癌的有效方案。由于樣本量較小,隨訪周期較短,對于確切療效仍有待進一步大樣本研究證實。
[1]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肝癌學組.原發性肝癌規范化診治的專家共識[J].肝臟,2009,14(3):237-245.
[2]Parkin D M,Bray F,Ferlay J,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J].CA Cancer J Clin,2005,55(2):74-108.
[3]Machi J,Uchida S,Sumida K,et al.Ultrasound-guided radiofreguency thermal ablation of liver tumors:percutaneous,laparocopic,and open surgical approaches[J].J Gastrointest Surg,2001,5(5):477-489.
[4]陳俊卯,楊德久,田素紅,等.肝動脈化療栓塞術聯合射頻消融術在伴有肝動靜脈肝癌治療中的價值[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9,12(2):195-196.
[5]Seidenfeld J,Korn A,Aronson N.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unresectable primary liver cancer[J].J Am Coll Surg,2002,194(6):813-828.
[6]曾江正,郝新寶,張建輝,等.冷循環射頻消融治療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療效評價[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0,16(12):1618-1621.
[7]Meloni M F,Goldberg S N,Moser V,et al.Colonic perforation and abscess following radiofreguency ablation treatment of hepatoma[J].Eur J Ultrasound,2002,15(1-2):73-76.
[8]Bojalian M O,Machado G R,Swensen R,et al.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liver metastasis from ovarian adenocarcinoma: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Gynecol Oncol,2004,93(2):55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