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媛
摘要:市場經濟環境下,核心競爭力的強弱決定了國有企業的生存與效率。以公用服務為特征的國有企業,外有市場經濟壓力,內有政策保障特性,其市場主體的邊界較為模糊,從而導致對核心競爭力的某種誤解或錯判。財務工作對于樹立企業形象、消除壟斷弊病、提升服務水平、增加經濟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可以通過工作觀念、工作目標與工作內容等方面的改變和提升,使企業切實提高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財務視角 核心競爭力 戰略選擇
心競爭力是指某一組織內部一系列互補的技能和知識的結合,它具有使一項或多項業務達到競爭領域一流水平、具有明顯優勢的能力。簡單地說,就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競爭對手效仿的能帶來超額利潤的獨特的能力。但對于公用事業型企業來說,基于其自身屬性,這一核心競爭力具有更多的特異性特征,必須將之與一般市場企業進行細致的區分與辨別,才能把握其特有的內在規律。本文以杭州市水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業集團)為例,分析其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從財務視角提出提高現代公用事業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對策與措施。
一、財務工作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系
要分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從消費者入手,明確他們所看重的核心價值。消費者愿意消費的前提是其核心價值得到了滿足。要達到這一點,核心競爭力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即充分性、獨特性、滲透性。企業在創造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過程中,必須擁有、占用、消耗和回收財產,這些經濟業務的發生,就是財產在企業的運動,也就是財務工作。財務工作的效率直接決定了企業的利潤與市場競爭力,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企業產品、服務價格與繳費的方便程度,是消費者需求的充分性得到滿足的重要條件。這正是財務工作的內容,財務工作主要有資金籌集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利潤及其分配管理、成本費用管理這五個方面,每個方面都涉及到資金使用的效率問題與公平合理性問題,對其妥善解決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從而降低企業產品的價格,提高企業競爭力。
其次,財務工作需要創新精神,這是核心競爭力獨特性的重要方面。在現代金融業迅速發展,金融管理方式與服務方式迅速變化時,企業如何根據自身的特點,創造性地利用現代的投融資制度、風險分擔制度,以及便利的收付費方式等,都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內容。
第三,財務工作需要一整套的制度建設。企業的財務制度一方面是需要變通的,根據形勢及時調整自身;另一方面又需要嚴格的遵守,在確立之后就成為公司共有的“平臺”,滲透到各項業務的方方面面。如此,才能堵住各種財務漏洞,為企業的平穩運行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二、財務工作在水業集團核心競爭力中的地位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財務工作在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對于公益事業型企業來說,財務工作與核心競爭力之間除了上述關系之外,更表現出了自身的屬性和特色。筆者以水業集團為例,來分析財務工作如何影響其核心競爭力。
(一)水業集團的核心競爭力
杭州市水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在2005年11月由原杭州市自來水總公司改制而成。改制之后的水業集團是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起來的集原水供應、自來水生產與營銷的大型國有獨資公司。作為公用事業型企業,其核心競爭力與其獨特的地位是分不開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壟斷性與公益性共存。作為掌握著公眾生活切實需要的資源性產品,水業集團是國家利用行政權力來實現壟斷性經營的產物。區域性壟斷成為了水業集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其他的競爭對手,所以也導致了其內部改革與效益提升的動力不強。同時帶來了另外一個矛盾——與公益性的矛盾。由于自來水涉及到千家萬戶、各行各業,所以往往成了社會的焦點:價格是否合理、服務是否方便,甚至人員的素質、成本與利潤的比例等。因此,基于公益性的推動力,水業集團依然需要不斷克服壟斷帶來的惰性,以實現滿足消費者核心價值充分性的需要。
其次,市場性與服務性同在。水業集團是市場經濟的主體,自負盈虧,獨立核算,因此,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依然是集團的首要任務。但是,水業集團一定程度上又是公益性的,必須做好為公眾的服務工作,這要求它盡量提供優質產品和優質服務。這兩方面決定了水業集團的核心競爭力一方面是各生產要素配置的合理性,以實現最大效率;另一方面,又必須摒棄由壟斷地位帶來的超額利潤,通過爭取用戶的支持,以實現自身在市場中長久的生存。
最后,經濟性與政治性并列。一方面水業集團是市場主體,必須遵循市場規則行事;但另一方面,自來水關系到國計民生,是重要的政治工作。在經濟性與政治性之間,政治性反而具有統領性作用。因此,水業集團的經濟行為必然會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如在成本上升的情況下,是否調整自來水的價格,如何調整,在一定情況下,水業集團必須承擔由于政治因素所帶來的經濟損失。
(二)財務工作在水業集團核心競爭力中的地位與作用
第一,財務工作是提升公益性、消除壟斷弊病的必要方面。在水業集團的財務工作中,有兩點與公眾密切相關:其一是水費的價格,其二是價格的收取方式。從前者來說,財務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相關資金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該公司的營運成本;雖然水費價格由物價局核定,但成本的降低提升了公司在物價總水平上升較快時水費卻相對穩定的平衡能力;從后者來說,與現代金融相結合,分析消費者的多重需要,方便其水費繳納,是提升其公益性的有效途徑。
第二,財務工作是面對消費者的一扇窗口,展示了水業集團的整體形象。在公眾繳納水費時,經常需要和財務人員打交道,這使得財務工作具有某種示范性的作用。一方面在與用戶打交道時,財務人員自身的素質與文明程度,直接決定了消費者對水業集團的支持程度;另一方面,財務制度的合理與便捷,也是節約用戶時間與精力,贏取消費者好感的關鍵。而這兩方面,都是水業集團作為一個服務性行業所必須注意的關鍵因素。endprint
第三,財務工作是實現政治性與經濟性平衡的橋梁。由于政治工作的需要,有可能會造成水業集團的局部虧損與成本的上升。因此,需要財務工作在資金籌集、利潤分配及投融資方面都及時進行相應的反應,從而在實現政治目標的前提下,達到水業集團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三、水業集團財務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自從水業集團根據現代企業制度進行改制以來,各方面制度都根據市場化的要求進行了全方位建設,財務工作也不例外,有了完備的執行制度與激勵措施。但是,隨著國家宏觀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財務工作也面臨著一些需要破解的深層次問題,只有正視這些問題,才能找出相應的措施予以解決。
(一)財務工作觀念方面
首先,貨幣時間價值方面的觀念。貨幣并非都是等價的,同一筆資金,在不同的時間段運用,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價值;如在生產高峰期流動資金的使用,在相對閑暇期多余資金的流向,都能創造不同的價值。作為一家大型國有公司,如何更好地利用貨幣時間價值,確保現金流量的質量,有必要對此做更深入的調查與分析,以更有效地提高資金的利用價值。
其次,財務與外在經濟環境、金融環境的關系。集團內部的財務工作往往囿于本企業的生產需要,而忽視了外在環境的制約性作用。目前,必須加強敏銳的捕捉外在經濟符號的能力,以使本單位的財務工作在不脫離外在的總體環境決策下平穩運行。一方面,財務工作要及時捕捉政策信號,如政府推出的整治“小金庫”、嚴肅財經紀律等,這些都是水業集團財務內部制度的“上位法”,必須要對其及時掌握,不使本單位的財務工作溢出政策的邊界。另一方面,財務工作要及時捕捉經濟信息和金融信息。如國家是否要宏觀調控、經濟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金融方面新的改革與創新等,這些都是財務工作及時調整的依據。
再次,科技創新觀念的提升。在現代企業中,科技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構成要素。對于財務工作來說,必須要勇于引入科技,并善加利用,提升科技創新認識。如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將企業管理理念、業務流程、基礎數據、人力物力整合于一體,運用新的科技手段,大幅度提升財務工作的效率。
最后,人的價值管理觀念。當人成了科技創新的主體和財務管理的主體,人力成本就變成了人力資源。推出人的價值觀念,可以適應現代企業的需要,發揮財務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將員工從被動變成主動,會大大提升財務工作的效率。
(二)財務工作目標方面
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是目前水業集團的首要目標。當然,作為市場主體,這一目標無疑是合適的;但水業集團具有的公益性和服務性,使得這一目標并不全面。因此,有必要引入生態效益目標和社會效益目標。如在面臨水體污染或生態環境異常的情況下,如何在財務方面保證資金的及時到位,使得水業集團可以在第一時間利用新的技術手段,保證自來水的及時供應,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社會評價,而這種評價,對于水業集團這樣帶有區域性壟斷地位的企業來說,往往比一時的企業價值目標要重要得多。
(三)財務工作內容方面
目前的財務工作內容基本上還是集中在傳統的財務收支平衡上,通過管理公司的財務資本,以收支兩條線的工作為主要內容,實現財務工作的穩定進行。但現代企業財務關系應由內外協調轉向側重于企業內部人本化管理。何謂人本化?這涉及到資本的觀念。傳統的資本指的是資金,是物化的東西,但是在知識經濟時代,資本不僅包括物質形態的以財產所有權為形式的財務資本,還包括可轉換為財務資本的知識資本,即人的知識本身,人力資源將成為企業投資決策的重點。對此,財務工作必須要增加這方面的培訓工作,實現財務工作內容的創新。
財務工作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水業集團,財務工作正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進行著深入的改革與創新。它必將以其獨特性、滲透性為實現消費者需要的充分性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并推動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向前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