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超 (清華大學 100084)
對福州漆藝現狀的一些思考
李博超 (清華大學 100084)
中國漆藝有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漆藝蘊含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和文化意識,并且中國的漆藝影響了世界,也保持了自身獨特的民族性。
福州脫胎漆器是中國四大漆器之一,已有200多年歷史,其質地堅固輕巧,造型典雅別致,色澤瑰麗鮮艷,裝飾 精細,結實耐用,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厚的地方特色,具有耐熱、耐水、防酸、保溫等優點,與北京景泰藍,江西景德鎮瓷器并稱為中國傳統工藝品的“三寶”。福州漆藝歷史悠久,漆資源豐富。目前全國最大的漆廠在福州,從事漆藝的藝術家人數較多,并且留存了大量的優秀作品。漆器廠的工人技術都十分嫻熟,流水線作業,效率高,但是這里制造的漆器器型和裝飾都比較陳舊,缺少創新,不能滿足現代人的審美要求。
福州漆藝產品商店的數量眾多,但是所售的商品大同小異,主要是脫胎漆器廠的產品,或是自家漆藝作坊生產的產品。由于天然漆的成本較高,制作工期長,很多商家出售的漆藝產品大多不是天然漆制作的,而是人工合成漆制作的,所以無論漆畫還是漆器看起來都是“紅彤彤”的,火氣難退,聞起來還有刺鼻的氣味,完全沒有天然漆沉穩厚重的感覺。福州漆藝家很多,他們的藝術風格都各具特色,對漆藝創作充滿熱情,可以說他們是福州漆藝的新生力量,是推動漆藝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漆藝雖然被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知道并了解漆藝的人還是少之又少。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過多的喊口號和搞形式,對其如何在當下更好的發展沒有明確的規劃,多是熱鬧一陣子又冷下來,便無人問津了,于是漆藝廠還是在制作漢代的器皿和笨重的花瓶。當然改變多年形成的現狀并非易事,而且必定也會牽扯一些利益關系,但為了長遠考慮就必須改變。漆藝產品應該與當下的生活結合,設計出符合當代人需求的商品,加強設計,不應該僅限于對傳統漆藝作品的復制,要加強創新,推出新的產品,國內外就有很多這樣了例子共我們借鑒。
譚木匠以木梳為主要產品,近年又推出漆藝木梳,匠心獨運的時尚設計,精湛的手工藝制作,使每一把梳子都成為隨身攜帶的藝術品,彰顯個性與品位,充滿了傳統人文的溫暖。
2008年貴朵隆重推出臺灣漆藝限量表款,全臺限量五只,由世界級漆藝大師全龍福精心制作,面盤上運用螺鈿鑲嵌技巧鋪灑金粉的蒔繪技法呈現充滿意境的月夜景色,傳統的漆藝運用在手表上讓人耳目一新,同時漆藝陳靜的美感也符合當代人舒緩浮躁心靈的需要,傳達優雅的時光之美。
日本的漆藝在生活方面的應用極為廣泛,既有高級的漆藝產品又有普通人民能夠消費的日用品。
蒔繪是日本漆藝最常用的技法,也備受人們的喜愛,一些西方廠商與漆藝家合作推出了蒔繪鋼筆、腕表、手機、打火機等,東西方兩項頂級工藝融合所產生的美感溢于言表。能消費奢侈品的人畢竟是少數,普通的漆藝日用品才能被更廣泛的大眾接受。在日本許多小物件都有漆藝的影子,如餐具、首飾、擺件、皮包、化妝品等(如圖),這些物品都以進入了人們的生活,漆藝自然也就等到了普及。

漆藝餐具

漆藝挎包
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來發展我們的漆藝事業很有必要,福建是中國現代漆藝的發源地,有深厚的漆藝傳統,應當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帶動其他省份。最重要的是提高漆藝產品的質量,日本漆藝發展的一大原因在于其做工精良,即使是普通漆藝商品也能體會到物品所傳達的精益求精的品格,而我們的產品總是產量高,而精品少。其次,要注重設計,對傳統一味的復制是不能打動現在的消費者的,人們更多是需要有個性、有品位的商品,并且這種設計不是畫幾朵牡丹的乏味花瓶,而是設計能運用到生活細節中的物品,滿足使用和審美的雙重需求。再次,我們的政府也要支持傳統創新,并提供有利條件,而不是評選幾位工藝美術大師,帶上他們所謂“精美”的作品到處宣傳。增村紀一郎先生是日本殿堂級藝術家,因其在日本傳統工藝漆繪和蒔繪領域的出色成就,而被日本官方評為“人間國寶”藝術大師。日本“人間國寶”藝術大師稱號始于1950年,是日本政府為獎勵在傳承傳統文化和遺產、以及傳統工藝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士而設立。最后,漆藝的發展離不開宣傳,應當多組織相關的活動和展覽,提高漆藝家的地位,使漆藝文化被更多人熟知和喜愛。
總之,漆藝的傳承與發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的,一個巴掌拍不響,相信這一古老藝術會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當中,并煥發出無限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