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昆樂
(河南省洛陽市煙草專賣局 471000)
河南省宜陽縣是煙草種植大縣,近年來,由于病毒病、根結線蟲病、角斑病等病害的發生和流行給宜陽縣煙草生產造成了較大損失,極大的影響了煙農的種煙積極性,也使宜陽縣煙葉生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因此,加強煙草病蟲害的預防控制對宜陽甚至洛陽地區的煙草生產都有重要意義。
本調查嚴格按照河南省植保站的要求,以張深、孔昌兩個測報點為基準,采用系統調查和普查兩種方法,主要對煙草病毒病、黑脛病、赤星病、根結線蟲病、角斑病及野火病進行了系統調查和普查。蟲害主要對煙蚜、煙青蟲及地下害蟲進行了調查。黃皿誘蚜從3月1日開始每天調查,6月30日結束。其它病蟲害從零星發病開始,每月逢一逢六調查,一個月共6次,直至采烤結束。2012年,共設立了兩個監測點,一個設在代表北山病蟲害整體發生水平的高村鄉孔昌村,另一個設在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園區石村鄉張深村,監測點內設有觀測圃,并制作標牌。
張園測報點設在高村鄉孔昌村,高村鄉孔昌村屬于十年九旱的淺山丘陵區,海拔在640m左右,土壤多為紅粘土,土壤肥力較好,屬于宜陽煙區的中上等肥力地。孔昌村常年種煙面積在53.3hm2左右,煙農種煙歷史悠久,但接受新技術能力不強,煙葉生產水平一般,外出打工人員多,煙農年齡結構偏大,知識水平偏低,近幾年由于煙葉種植時間長,煙田發病較為嚴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當地多與紅薯、辣椒、谷子等作物進行輪作,多為純作田。
石村測報點設在石村鄉張深村,石村鄉位于宜陽縣西北丘陵山區,距縣城39km,東臨韓城鄉,西接洛寧縣河底鄉,南與三鄉鄉相連,北與高村鄉毗鄰。現轄20個行政村,152個村民小組、25146人,版土面積 67km2,耕地面積3511hm2。石村鄉以農業為主,盛產小麥、谷子、紅薯、豆類等。近年來,農業產業化發展迅速,小雜糧、煙葉、林果、畜牧養殖基地初具規模。植煙面積667hm2,為植煙大鄉之一。
2012年宜陽測報站主要以“六病三蟲”為測報對象,即:病毒病、根結線蟲病、黑脛病、角斑病(野火病)、赤星病、蚜蟲、煙青蟲和地下害蟲。各測報點對各系統觀測對象嚴格按照方案規定的時間和方法從始至終進行監測,系統調查煙青蟲為3d觀測一次,其余均是5d進行觀測一次,并詳細記錄結果,然后把記錄結果進行整理,按照下發表格進行上報。根據系統調查和普查結果,結合當地天氣狀況和氣象預報,對煙區近期測報對象的發生趨勢進行認真分析,科學預測。
黃皿誘及大田期煙株上有翅蚜。調查結果見圖1、圖2

圖1 石村調查點有翅蚜消長曲線

圖2 張元調查點有翅蚜消長曲線
石村測報點:2012年發現第一頭有翅蚜的時間為4月18日,比2011年遲半個月左右,此后由于氣溫較低,沒有再發現有翅蚜,直到4月25日才開始再次出現有翅蚜,隨后,有翅蚜數量開始增加,但較正常年景偏多,5月28有翅蚜達到全年最高峰,5皿誘蚜量達到198頭。此后有翅蚜數量又開始逐漸減少,直至6月28日之后,有翅蚜全部消失。
張元測報點:2012年張元測報點發現第一頭有翅蚜的時間為3月31日,以后隨著溫度的回升有翅蚜數量有所增加,但一直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5月5日為全年的最高峰,5皿誘蚜量僅為23頭,之后有翅蚜數量一直在這個基礎上徘徊,變化不大,直至6月30日結束。
結論:2012年宜陽縣有翅蚜發生時間與往年遲一些,但是有翅蚜數量非常多,特別是石村測報點,培養皿設在石村134hm2示范片,可能與蚜蟲大量遷飛于此有關。
根據圖3、圖4分析:石村測報點病毒病的初發生期在5月25日左右,之后病毒病病情一直穩定,沒有大的變化,6月15日以后,病毒病開始逐漸加重,病株率、病指增減迅速,8月6日~9月16日達到全年最高峰。
張元測報點病毒病的初發期也是在5月30日左右,與往年發現病毒病的時間基本相同,初發生時病情表現明顯,個別地塊發病較重,之后,病毒病有所發展,病株率、病指有所增加,但病毒病一直發展不快,一直到6月30日,病毒病達到了第一個小高峰,病株率為20%,病指為8.5,患煙田壞死病毒病的煙株較多。6月30日降雨之后,病毒病癥狀明顯減輕,病株率、病指開始明顯下降。7月11日之后,病毒病又開始逐漸加重,癥狀非常明顯,病株率、病指開始明顯增加,病毒病比較嚴重,9月6日左右,病毒病達到全年最高峰,之后病毒病才開始稍有減輕。
結論:綜合兩個測報點的情況來看,2012年,宜陽病毒病的發病時間較往年稍微偏早,病毒病初發期癥狀表現明顯,個別地塊發病較為嚴重,但是隨著旱情加重,病毒病病情穩定,發病緩慢,6月30日之前發病高峰不明顯,與往年6月25日~30日為宜陽縣病毒病的發病高峰有所不同。2012年病毒病表現十分反常,發病高峰時期發病輕,病情發展緩慢,7月20日之后,病毒病發病較重,病情發展快。總體來說2012年病毒病的發病率低于2011年。

圖3 石村調查點病毒病發生發展曲線表

圖4 張元調查點病毒病發生發展曲線表

圖5 石村測報點煙青蟲發生曲線圖

圖6 張元測報點煙青蟲發生曲線圖
根據圖5、圖6分析:2012年石村調查點6月5日開始發現第一頭煙青蟲,與正常年景相同,之后煙青蟲數量開始逐漸增多,7月21日達到全年最高峰,比正常年景偏遲10d左右,這與今年我縣降雨晚關系較大,之后由于雨水較多,煙葉生長迅速,煙青蟲數量一直居高不下。
結果:2012年煙青蟲出現的時間與正常年景基本一致,由于用藥及時,并未對煙葉造成很大危害。
根據圖7、圖8分析,石村測報點2012年根結線蟲病首先發生是在7月6日,之后成上升趨勢,但是到7月21日一場大雨之后,又開始呈現下降趨勢,8月21日達到最高峰,由于我們片區普遍采用的是生物碳肥來防治根結線蟲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圖7 石村測報點根結線蟲病發展曲線

圖8 張元測報點根結線蟲病發展曲線
小結:由于天氣原因沒有連續陰雨天氣,再加上防治得當,黑脛病、角斑病、野火病、赤星病等均發病較輕。
a)進一步加大培訓和宣傳力度,提高煙農的防病意識。
b)進一步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及綜合防治網絡建設。
c)加強田間衛生管理,減輕病害的發生和流行。
d)加強農藥管理,規范用藥辦法。首先,各植煙鄉(鎮)的農藥必須由煙草公司統一供應,不得私自購進沒有經過國家公告的農藥。其次針對宜陽煙草病蟲害主要種類,積極使用國家局(總公司)推薦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品種,加大對煙農農藥使用知識的培訓,使宜陽煙區的農藥使用技術更加規范。
[l]趙興,劉衛群,張維理等.中國煙草平衡施肥技術研究現狀與展望[J].中國煙草學報,2003(增刊).
[2]唐莉娜,熊德中.有機肥與化肥配施對烤煙生長發育的影響[J].煙草科技,2000(10).
[3]石俊雄,鄭少清,刁朝強等.餅肥及施氮水平對煙葉質量和可用性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04,25(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