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喬 海東
鴉片與罌粟傳入中國,肇始于唐初。當時,“中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周邊少數民族及海外諸國或和親或內附或敬慕,大多來朝貢”,鴉片與罌粟遂由阿拉伯商人朝貢給中國皇帝。據記載,彼時鴉片與罌粟在唐宋時期的中國是被作為“靈丹妙藥”對待的,有資格享用的人很少。
元朝時,隨著人們對罌粟認識的逐步加深,其巨大副作用雖然漸漸為人所矚目,但元朝時已有人開始服食鴉片。只是元人所服食之鴉片,并非中國本土所制成,而是從征服印度等地的戰爭中掠奪而來,數量相對有限,尚未引起人們的重視。
到了明朝,中國人逐漸懂得了鴉片的生產、制造技術,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曾記錄了當時采收生鴉片的方法。除此之外,“泰國、爪哇、馬六甲等地還不時把鴉片作為‘貢品藥材貢獻給明朝皇帝”。但由于國人生產技術較為落后,鴉片進口也相當有限,因此市面上鴉片價格昂貴,“可以與黃金相比”,并未呈現大規模吸食之勢。其后不久,隨著民眾需求量的不斷增大,鴉片進口逐漸增加,明朝政府正式對鴉片征收藥材稅。1589年,鴉片還首次被列入明政府的征稅貨物清單之中。1615年,明廷甚至作出規定,“鴉片每十斤要征收稅銀一錢七分三厘”。
滿清入關后,為保持八旗兵的戰斗力,曾一度明令“不許種植,不許販運”鴉片。待隨后掌握國家政權,清廷眼見鴉片禁不住,遂沿用明朝的方法,“將鴉片視為藥材,征收入口稅”。1684年,清廷即作出明確規定:每進口百斤鴉片,征銀三兩。此時中國進口的鴉片數量每年兩百余箱(每箱約100斤),鴉片吸食者并不是很多?;邙f片的危害,康熙皇帝于1688年下令將進口鴉片的稅率提高1.5倍以減少鴉片的進口量,然即便如此,鴉片輸入仍是有增無減。
到了雍正掌權時,隨著鴉片進口的大量增加,“罌粟已由來自域外的美麗的花朵演化成害人的毒品”。并且,由于鴉片遍布全國各地,亦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引起了清朝統治者的高度關注。在此情況下,1729年,雍正皇帝正式頒布了世界上的第一個禁煙令,明確規定:“定興販鴉片者,照收買違禁貨物例,枷號一月,發近邊充軍,私開鴉片煙館引誘良家子弟者,照邪教惑眾律,擬絞監候;為從,杖一百,流三千里;船戶、地保、鄰佑人等,俱杖一百,徒三年;兵役人等借端需索,計贓,照枉法律治罪;失察之汛口地方文武各官,并不行監察之海關監督,均交部嚴加議處?!?/p>
然而,雍正頒布的這個禁煙令,尚未確定吸食鴉片的罪名,也沒有禁止鴉片進口。因此,美英等國家遂鉆了此禁令空子,繼續把大批鴉片販運到中國,進行罪惡的鴉片貿易。這個情況在嘉慶年間更甚,臭名昭著的東印度公司強迫印度農民種植罌粟,低價收購,制成鴉片后由鴉片販子走私到中國,暴斂錢財。有鑒于此,嘉慶繼承了雍正以來對“興販鴉片”和“開設煙館”的處罰規定,第一次把矛頭指向了外國對華的鴉片貿易,從關稅表中剔除了鴉片,禁止鴉片進口,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打擊外商的走私鴉片活動。同時,還明確規定禁止在國內種植罌粟,任何購買、運輸、銷售鴉片的行為都是非法行為。此外,還令刑部制定了《吸食鴉片煙治罪條例》,把禁煙范圍從過去的單純禁止販賣擴大到禁止吸食,首開以刑法手段制裁吸毒者的先河。
道光皇帝繼續推行禁煙政策,在禁煙立法方面多有作為。1823年,他即發布《失察鴉片條例》,以后年年下達禁煙上諭。1831年,又公布禁種條例和禁吸條例。1838年,道光帝還頒布《欽定嚴禁鴉片煙條例》,將清廷歷次發布的有關禁販、禁吸、禁種的規定合編為39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綜合性的禁煙法典。翌年,道光皇帝再次頒布《查禁鴉片章程》,“集歷次禁煙法令之大成,是清朝時期一部系統、全面的單行禁煙法”。同年,林則徐任禁煙欽差大臣,發動了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禁煙運動。
就這樣,清政府在鴉片問題上經過“弛禁”與“嚴禁”之爭后,最終明確了“嚴禁”的政策。然而隨著鴉片戰爭的爆發,以及隨之而來的鴉片貿易的合法化,禁吸、禁販、禁種、禁制法令的解除,中國近代史上的所謂“弛禁”時期開始了。
(習如海薦自《文史博覽》)
責編:我不是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