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炎是羊常見的一種疾病,由多種病菌引起,發病率較高,是由病原微生物通過乳頭管和乳房外傷侵入乳腺組織而發病。也有由于生殖道或腸胃道疾病通過炎癥血行感染乳腺組織而發病。經產羊較初產羊發病率高,多見于泌乳期的綿羊、奶山羊。患過乳房炎的羊最易復發。發病特征為乳腺發生各種不同性質的炎癥,乳房發熱、紅腫、疼痛,影響泌乳機能和產乳量。引起乳房炎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環境衛生不良、消毒不嚴、違規操作,致使金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侵入引起。一些疾病如結核桿菌病、放線菌病、口蹄疫以及子宮疾病等都可繼發乳房炎。以舍飼的高產奶山羊和經產羊多發,其中干乳期或分娩期又高于泌乳期。
一、癥狀
羊乳房炎常見有:(1)隱性感染:乳房已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但未發生炎癥反應。(2)亞臨床型乳房炎:是慢性型乳房炎,有炎癥反應,輕者癥狀不明顯,食欲稍有減退,乳汁有變化。很少出現較明顯的臨床癥狀。仔細觸診觀察乳房,可發現乳腺中有硬結,排擠乳汁,發現乳汁中有絮狀物。因為炎癥程度較輕,常易被養殖戶和獸醫忽略。(3)臨床型乳房炎:有明顯的臨床癥狀。患病羊乳房區紅、腫、熱、痛、泌乳機能下降、乳量減少。乳汁有變化,乳汁呈稀薄水樣有絮狀物、凝乳塊、膿汁或血液,呈淡紅色或黃褐色。仔細觀察乳房,顏色多變為紫紅色,手摸感發燙,如發生壞疽,手摸感到冰涼。乳上淋巴結腫大。有全身反應,體溫升高和食欲減退等癥狀。嚴重者可危及患畜生命。炎癥可能局限在一個乳區,也可能蔓延到其他乳區以及全部乳房。急性炎癥可轉為慢性炎癥。如治療不及時、不徹底,乳房會留有后遺癥,如乳腺硬結、乳池閉鎖、乳池狹窄等,最終喪失泌乳機能。(4)非特異性乳房炎:由物理或化學因素造成的乳房炎,如機械性擠壓、腐蝕性藥液等可能造成羊乳房炎,但發病較少。
二、診斷
根據乳房紅、腫、熱、痛、乳汁變性、乳上淋巴結腫大、有全身反應等癥狀,對臨床型乳房炎較易作出診斷。然而對隱性感染和非臨床型乳房炎的診斷,就要借助于微生物學、細胞學、物理和化學的方法進行診斷。有個別羊只雖無明顯癥狀,但仔細觀察可發現母羊不讓羔羊吃奶。
三、治療
用抗菌藥物是治療羊乳房炎的主要療法,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治療要徹底,防止轉為慢性。急性初期可冷敷,然后用溫水洗凈乳頭,再用酒精消毒乳頭,之后擠凈乳汁,將乳導管慢慢插入乳頭,用0.25%~0.5%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10毫升,加油劑青霉素300萬單位,注入乳孔內。注入完成后用手捏乳頭晃動3分鐘,防止藥液溢出。每天1 次,連用2~3天。對化膿性及乳腺硬結的乳房,用3%過氧化氫或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擠凈膿汁或變質乳汁,同樣酒精消毒乳頭,慢慢插入乳導管,再注入乳孔內宮乳康(鹽酸洛美沙星或者氟苯尼考注射液)20毫升。同時給予全身抗菌療法,5天為一療程,輕者一個療程痊愈,重者需要2個療程。乳腺硬結嚴重者可采用乳房基底封閉療法,將0.25%~0.5%的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10毫升,加油劑青霉素300萬單位,用長針頭直接注入乳房基底的結締組織內,配合魚石脂軟膏、樟腦軟膏等藥敷,有很好的療效。
亦可配合使用中藥:金銀花10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連翹15克、陳皮5克、青皮5克、黃芩15克、甘草8克,水煎候溫加黃酒10~20毫升,1次灌服,每天1劑,連用2~3天。
四、預防
搞好羊舍環境衛生和羊體衛生,可減少羊乳房炎的發病率。嚴格執行擠奶操作規程,注意擠奶衛生:擠奶前用溫水清洗乳房,擠奶時要消毒手指和母羊乳房,防止粗暴擠奶;嚴格消毒擠奶杯,將乳汁擠凈,防止乳汁潴留;擠奶人員要技術熟練,姿勢正確。羊舍要保持清潔、干燥、通風、保溫,經常進行消毒。最重要的是將各項預防措施程序化,制定一套完整的操作、生產規程,天天遵守,日日堅持,才能真正做好的預防工作,減少羊只發病。
(河南省舞鋼市畜牧局 周璞 郵編:4625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