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射了一顆實用的通訊廣播衛星,這是我國第二次發射地球同步衛星。
我國首例異體部分脾臟移植手術在武漢同濟醫科大學實施成功。
我國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預報了發生在遼寧省海城、營口地區的7.3級強烈地震,避免了人員傷亡。這次的地震預報相當準確,誤差僅一兩個小時。這是世界上第一次對地震的成功預報,被世界科技界稱為“地震科學史上的奇跡”。
俄國杰出的化學家門捷列夫逝世。門捷列夫最大的貢獻是發現了著名的化學元素周期律,并根據這一規律,科學地預言了一些元素的存在及它們的性質,由此化學才真正上升為了科學。
美國著名醫師蓋達塞克誕生。蓋達塞克于1955年開始研究僅見于新幾內亞人中被稱為“庫魯”(震顫)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指出是一種病毒引起的疾病,這個發現為多發性硬化、帕金森氏病等的研究作出了貢獻。蓋達塞克也因此與布盧姆伯格共同榮獲1976年度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計算機黑客們利用世界各地的電腦,使用“拒絕服務”持續攻擊了亞馬遜、Buy.com、eBay、Yahoo、ZDnet等多家世界知名網站。黑客對商業網站的大規模攻擊使人們深切感受到網絡社會的不安全。
俄國著名化學家門捷列夫生于西伯利亞多波爾斯克一位中學校長家里。門捷列夫最大的貢獻是發現了化學元素周期表。1907年2月2日,門捷列夫坐在書桌前離開了人間,桌上放著一本沒有完成的科學著作。門捷列夫的名言是:什么是天才?終身勤奮,便成天才。
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科學家聯合宣布,最新人類基因圖譜和對基因圖譜的初步分析結果完成。確定了人類基因數量大約在3萬至4萬之間,并發現了1778個疾病基因,大約占未知疾病基因的40%。
美國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誕生。愛迪生自幼對科技發明很感興趣,后來他自學成才,勤奮研究,擁有了白熾燈、直流電機等1100項專利,被譽為“發明大王”。
英國物理學家威爾遜出生于蘇格蘭的愛丁堡。威爾遜于1911年發明了著名的“威爾遜云室”,使得對于放射線、X射線、宇宙射線與核能運動的深入研究變為可能。為此威爾遜與康普頓共同分享了192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