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紹濤 楊衛萍 廣東省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婦產科 510220
產婦由于分娩會引起盆底肌肉的損傷,引發盆底功能障礙,臨床表現為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脫垂等疾病[1]。產后尿失禁發生率較高,嚴重影響產婦的日常生活,同時為產婦帶來精神壓力。產婦產后預防尿失禁十分必要,但目前臨床對預防產后尿失禁的重視程度不足。文獻報告,Kegel訓練可以有效預防尿失禁,提高盆底肌力[2]。本文通過對2012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進行分娩的150例產婦進行分組比較,現分析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進行分娩的150例產婦,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75例。實驗組產婦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8.63±2.15)歲;孕期39~42周,平均孕期(39.25±2.01)周;身高156~171cm,平均身高(161±20)cm;體重55~83kg,平均體重(62.8±4.1)kg。對照組產婦年齡23~40歲,平均年齡(29.13±2.23)歲;孕期38~42周,平均孕期(39.52±2.53)周,產婦身高154~170cm,平均身高(163±22)cm;體重58~85kg,平均體重(64.2±3.6)kg。兩組產婦年齡、孕周、身高、體重等條件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僅給予健康教育,實驗組的產婦給予健康教育的同時給予早期Kegel訓練,產后第1天接受早期Kegel訓練,每位產婦安排專業的指導人員,產婦的訓練在平臥位、站立時進行,產婦在吸氣保持肛門收縮,呼氣放松后再次收縮肛門,反復進行練習,在訓練過程中應避免腿部肌肉和臀部肌肉參與,每日保證訓練3次,連續訓練5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產婦的盆底肌力評分和排尿情況。盆底肌力評分采用Oxford盆底肌力評分標準[3],強力收縮為5分,收縮正常為4分,普通收縮為3分,微弱收縮為2分,僅有抽動為1分,無收縮為0分。通過1h漿墊試驗對尿失禁情況及嚴重程度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資料利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與計量資料分別利用χ2檢驗與t檢驗表示,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實驗組產婦與對照組產婦盆底肌力評分對比 實驗組產婦盆底肌力評分較對照組產婦明顯提高,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其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實驗組產婦與對照組產婦盆底肌力評分對比〔n(%)〕
2.2 實驗組產婦與對照組產婦排尿情況對比 實驗組產婦的尿失禁發生率較對照組產婦明顯降低,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其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實驗組產婦與對照組產婦排尿情況對比
尿失禁是目前較為普遍的社會問題,產婦產后1周易出現尿失禁,臨床表現主要包括:排尿不凈,排尿次數明顯增加,運動時會有尿液不自主流出,遇到上述情況應及時采取治療措施[4]。由于產婦對相關知識的缺乏,不了解疾病的危害性,導致尿失禁的就診率和治療率較低,影響產婦的生活質量,給產婦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5]。
產婦產后尿失禁臨床治療主要包括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由于復發率高,易引發并發癥,臨床應用率較低。Kegel訓練由于簡便易學、訓練不受環境的限制、不需要儀器、無不良反應等特點,臨床得到廣泛應用。Kegel訓練用于提肛肌,提高盆底肌肉的彈性,促進盆底肌肉的恢復[6]。
本文顯示,通過對照組的產婦給予健康教育,實驗組的產婦給予健康教育的同時給予早期Kegel訓練,實驗組產婦盆底肌力評分較對照組產婦明顯提高(P<0.05);實驗組產婦的尿失禁發生率較對照組產婦明顯降低(P<0.05)。
綜上所述,早期Kegel訓練可以有效預防產婦產后尿失禁,臨床應加強對產婦的Kegel訓練,及相關知識教育,降低尿失禁的發生率。
[1]胡芳,陳新會,劉海波.Kegel盆底肌訓練治療產后尿失禁35例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7):1-2.
[2]李妍,黃麗,白淑秋,等.Kegel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2):144-145.
[3]李兆艾,王莉,傅葵,等.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盆底康復訓練對比研究〔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9,25(10):609-612.
[4]葉笑梅,朱雪燕,孫曉妙,等.產后早期盆底肌功能訓練對預防產后尿失禁的臨床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1):1954-1956.
[5]杜樹國.盆底康復訓練治療水中分娩產婦早期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觀察〔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41(1):103-106.
[6]洪靜娟,吳或滿,向麗娟.中醫藥聯合Kegel訓練對產后盆底功能康復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35):5619-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