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盈盈+遲穎
一、案情簡介
江西省××公司是一家煙花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于2009年6月辦理營業執照,注冊資金100萬元,主營煙花爆竹批發及出口業務。2009年8月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同時2009年9月經備案登記認定出口退稅資格。2013年8月份筆者跟隨國稅局工作人員對該公司2012年度進行了稅收征管評估工作。在案頭分析階段,評估人員發現,該公司2012年增值稅退稅申報銷售收入63 550 884.90元,企業所得稅營業收入600 070.43元,為何在同一年度,申報收入相差如此之大,是不是因為增值稅是免稅就如實申報,而企業所得稅是繳稅就存在少申報或者隱瞞銷售收入的情況?為此,評估組開展了一系列內查外調工作。
本文從稅收征管評估工作的角度,對企業的往來賬項進行分析,旨在摸清企業家底,促使企業加強往來賬項的管理,保護企業資產安全。
二、往來賬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1.利用往來賬隱匿收入,減少當期收益,逃避納稅。這類舞弊常用的會計分錄是“借: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貸:往來賬有關科目”。例如,本案中評估人員在對公司應付賬款審計時發現,公司應付當地市招商局69 700元,至2012年底一直沒有處理,這引起了評估人員的疑惑,難道公司到市招商局采購煙花?市招商局也生產煙花鞭炮?仔細查閱會計憑證得知,憑證摘要寫的是“暫收市招商局款”。審計人員責令要求提供資料時,公司會計才不得已交待:根據公司與市政府簽訂協議,當達到創匯500萬美金,可以按每1美元獎2分錢補貼,按協議規定市政府應該補貼收入有10多萬元,但政府一直以資金緊張為由,沒有補貼到位,所以暫時掛在往來賬上,待收到2011年全年的補貼時再結轉成補貼收入。
2.利用往來賬虛增債務,隱瞞利潤。有些企業為了隱瞞利潤,會采用虛列或夸大應付賬款的方式,虛增企業成本費用。例如,本案中企業為了少繳企業所得稅,在2012年12月份,以修理運輸車輛為名,虛擬一家汽車修理公司,編制虛假修理費12萬元,記入應付賬款貸方,致使2012年12月份成本虛增12萬元,偷漏企業所得稅3萬元。
3.利用往來賬虛增利潤,粉飾企業報表。有的企業為了維持自身形象,還有的企業領導為了追求個人任職期間的業績,會通過高估應收賬款或低估應付賬款,以此來增加企業的利潤。
三、往來賬的審計策略
1.約談企業財務人員或相關管理人員。
審計過程中發現有疑問,可約談企業財務人員或有關管理人員,通過約談方式,對疑點問題進行進一步了解。審計人員應做好約談前的準備工作,比如約談前應該進行仔細調查,事先擬好約談提綱,做到心中有數,以防盲目詢問使得約談陷入僵局。約談時要注重有效傾聽被約談人表達的內容,捕捉有價值的信息;要仔細觀察被約談人的眼神、動作、語氣等肢體語言,注意其隱含的意義,適當給予簡短的反應,讓約談順利進行下去。在被約談人員對有關疑問給予了表面“合理”的解釋后,審計人員應該要有職業的敏感,對發現的哪怕是一絲疑點,都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不要輕易放過。對約談中發現的新線索,要巧妙地抓住新線索進行詢問,不要被原擬定的詢問提綱封鎖新思路。
例如本案中,當我們約談公司會計人員,請她對兩稅收入差異進行說明時,會計人員臉蛋立即變得通紅,語無倫次,最后給出的解釋是:2012年銷售收入63 550 884.90元和購進的貨物成本68 997 486.23元都掛往來賬處理,退還的增值稅和消費稅也掛往來處理,沒有申報企業所得稅營業收入,老板授意只申報營業外收入600 070.43元。
2.關注往來賬明細科目不明確的賬目。
會計科目反映的內容與其名稱應該是一一對應的關系,核算對象應該是明確的,不存在模棱兩可的問題,否則就屬于審計的重點領域。審計時應重點關注以下經濟事項:往來賬明細科目中出現“其它”、“暫欠款”、“暫收(付)款”等沒有明確指明的對象;往來賬明細科目中多次出現同一單位或個人掛賬;明細賬科目的性質與往來賬的核算內容極不相符等。例如本案中“應付賬款”的明細科目有一項是“暫收款”,仔細查閱會計憑證后,摘要寫的是暫收市招商局款,經過進一步審計核查,最終得知是政府補貼收入未及時入賬,金額為69 700元。
3.關注長期不發生增減變化的呆滯往來賬項和偶發性大額往來賬項。
例如本案中,當評估人員在對公司的“其他應收款”審計時發現,公司應收某船運公司,借方金額合計高達1 980 600元,審計人員仔細查閱了會計憑證得知,會計憑證摘要寫的是“付運費”,附件為付給銷售煙花的船運費。企業不列支出又有什么說不出的苦衷?公司會計的解釋是:公司要負擔從江西省萍鄉市、湖南省瀏陽市、江西省萬載縣等企業生產的煙花,用汽車運輸到港口,再從港口裝船運送到美國的到岸船運費(包括外匯換算成人民幣)1 980 600元,有原始發票,發票的付款方是公司,因為企業所得稅營業收入是按收到的1美元3分錢價外費的獎勵款作為營業收入,金額才800 060.43元,如果把運費抵扣后,擔心稅務機關不允許虧損做生意,企業所得稅不允許零負申報。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規定:對企業發現以前年度實際發生的、按照稅收規定應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業做出專項申報及說明后,準予追補至該項目發生年度計算扣除,但追補確認期限不得超過5年。經公司專項申報審批后,同意扣除貨物運輸費用和境外船運費1 660 700元。
4.關注應收賬款的記錄是否依據相關有效單據入賬。
在本案,審計人員按工作要求,向企業發出了《稅務檢查通知書》,在實地核查階段,檢查辦公場所、貨物倉儲場所和查看公司和往來賬公司購、銷貨協議或合同;查看了公司和湖南省醴陵市、江西省萬載縣、江西省宜春市等煙花鞭炮制造公司采購煙花鞭炮合同、協議;查看了該公司與美國某煙花公司簽訂1美元結算3分錢作為價外提成獎勵購銷合同;查看了公司貨物運輸單據、核銷單據、報關單等資料。評估人員根據各購銷合同的單位名稱,認真仔細逐月逐筆逐條核對應付賬款科目借、貸發生額,經核實賬、證、表后,還原真實會計核算數字,真相便水落石出,得出了公司2012年1~12月購、銷煙花鞭炮貨物收入、成本、增值稅進項稅額、已退增值稅、已退消費稅、增值稅征退稅差明細表。
在審查應收賬款借方發生額時發現,公司僅憑海關報關單,做分錄“借:應收賬款98 300;貸:庫存商品98 300”,記賬憑證反映的經濟業務內容是公司2011年出口商品為點火香,出口數量19 738,離岸價15 553.80美元,折合人民幣98 300元。評估人員請公司會計解釋為什么如此做分錄,會計支支吾吾道出答案:商品點火香2011年起,國家取消列入圣誕節商品可享受13%退還增值稅,為了折扣壓低進價,采購入庫時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哪想到沒有增值稅專用發票又無法享受出口商品時的免稅政策,出口商品就應視同內銷,所以應收賬款借方發生額98 300元,應補繳增值稅稅款16 711(98300×17%)元。
四、對本稅收征管評估案例的深層思考
事隔近一年了,這起稅收征管評估案例仍不時地會在筆者腦海浮現。雖然出現這種情形存在財政體制不順的原因,但筆者認為主要還是由于單位領導財經法紀觀念淡薄,缺乏有效監督造成的。
1.納稅人因為銷售收入過大,怕稅務機關按銷售收入利潤率預繳企業所得稅,故采用錯誤的會計核算方法,沒想到造成當年增值稅申報與企業所得稅申報不一致。建議企業今后發生類似業務時,可及時與稅務部門溝通,全面地了解相關會計準則、制度、稅收政策的相關規定,以便正確運用好財務制度。
2.本案例公司對政府補貼收入不及時記收入賬的處理是主觀故意,目的就是為了少繳稅款。為此,筆者認為,稅收征管部門,應該進一步優化納稅服務意識,多渠道地宣傳稅收政策,及時進行上門納稅輔導,使納稅人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家稅收政策與會計制度,從而能夠自覺地執行稅收政策,規范納稅申報,提高納稅申報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3.稅務工作人員,在執行稅務評估工作時,發現企業有疑問的地方一定要查深查透,不能輕信納稅人的解釋,要不斷增強稅務評估工作的威懾力,有效維護稅法的尊嚴。
(作者單位: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