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摘 要:隨著平面廣告和流媒體廣告等的不斷興起和普及,越來越多的傳媒公司、廣告公司、家裝公司甚至于小型的打字復印社都想在這塊蛋糕上分一塊,這種求大于供的社會形式下電腦美術設計專業成為了新興而熱門的專業,因此,針對中職學院人才培養的要求及市場對人才的要求,結合本校電腦美術設計專業多年的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經驗,對電腦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要求及發展作一些探討。
關鍵詞:電腦藝術設計專業 改革和創新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1(b)-0165-01
電腦藝術設計是指以電腦科技為基礎的,設計藝術與電腦技術相結合的,一種嶄新的藝術創作手段。現今的電腦藝術設計人員已不是只會操作幾個軟件的電腦美工,而必須具備扎實的美術功底和深厚的藝術素養,只有當電腦藝術制作和新穎的設計創意之完美結合才能稱之為真正的電腦藝術設計。同時,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其就業競爭力,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創設學校與行業、企業以及勞動力市場對接與合作的辦學機制,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適應區域特色的電腦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理念。
1 制定適應與中職學校電腦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大多中職學生入校年齡大多在13~15周歲,正值青春年華,喜歡新事物,追求時尚與美,但他們厭學,缺乏學習主動性。且該學生文化基礎一般很差,理解能力較弱,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對專業技術學習有抵觸心理。加上零美術功底生源占多數,沒有審美鑒賞能力,部分學生入校前沒使用過電腦,操作能力為零。因此,在一年級上學期首先要對學生的美術基礎和學習興趣進行訓練與培養,下學期才能培養學生一定的美術設計創作能力,同時系統掌握電腦藝術設計專業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二、三年級時能利用各類圖形圖像編輯、平面設計軟件工具實現不同的設計創作。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一定要將“就業崗位需要什么,專業就教授什么”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最高行動綱領。
2 張揚個性,發散思維
創意設計是指具有獨創性和新穎性的設計,他是以創造性的思維作為指導,克服思維的定向性,從多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意是設計意識中最突出并成為第一性的要素,而展示這種要素將成為喚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較好方法之一。學生及設計作品,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現在很多的設計作品都是東拼西湊組成的,有的時候設計師為了快速完成設計作品還會使用網絡上的一些素材直接下載制作,這些都是年輕設計師的一些設計誤區,糾正這些誤區需要教師在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造能力有幾種方法。首先,經常帶學生參觀畫展以及成熟設計師的設計作品,啟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取長補短;其次,設計前的構思是不可或缺的,好的靈感或者說好的構思是整個設計成功的決定因素,例如日本設計師福田繁雄,他的設計靈感都來源于生活,因此我們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點滴和細節;最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設計環境,鼓勵學生參加網絡以及生活中組織的一些設計大賽,在實踐當中廣交朋友,得到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會。
3 中職學校特色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中職學校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和扶持,許多地方的中職學校各專業都在減免學費,這樣許多以前因學費困擾的家庭個人可以完成理想和學業。以前的中職專業因受到高中和高職教育的影響,生源成為學校生存的關鍵,現在國家對學校的投入明顯增加,所以我們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了,中職教育的認可度低,學校內部教學發展偏向理論和社會脫軌也是因素,但在市場經濟的今天人們更加關注個人的能力,對于文聘僅是作為參考之一而不是首要因素,所以中職學校更應該抓住機遇,內抓管理外樹形象,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推陳出新。
3.1 創建校內設計工作室,建起了校辦產業“孵化基地”設計制作中心
對內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平臺,承擔專業課教學實踐及培訓任務;對外為設計工作室,采用公司運作模式,通過與相關企業開展業務往來,并將有關設計與教學緊密結合,不僅成為學生學習專業、走向社會的練兵場,而且搭建了電腦美術專業教研室對內、對外開展教學研究與技術合作的平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具體項目確定任務,圍繞著本次任務展開學習。讓學生在實踐中參與實際廣告圖像制作設計的全過程,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理解概念、熟悉軟件、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充分運用已掌握的知識與技能,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處理,學習了新的技能并從中得到鍛煉。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達到了理論聯系實際,避免了現在教育的一個弊端,講解的知識過于理論化、書面化與實際和社會脫軌,導致學生走出校門不能馬上適應工作崗位,所學不能所用。在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在校就能與社會完全接軌,讓學校和企業實現雙贏。
3.2 校企聯合,讓學生未踏出校門就能工作是我們共同夢想
每位老板都希望他雇傭的人才是成手,可以不用培訓的過渡期,就可以直接進入工作狀態,雙方的共同想法就促成了學校和企業聯合的方法。在學生完成基本軟件的學習的兩年后,第三年學校就可以和企業和學生簽訂合同,為企業培養定向型人才,例如:某某廣告設計公司需要一個平面設計師,我們的學生在三年級時可以和企業簽訂雇傭合同,學校可以作為學生對企業進行監督作用,合理保護學生的利益,這樣學生就可以去公司首先進行實習的學習,開始可能只是簡單的排版和打印,后期畢竟有設計經驗比較成熟的設計師,學生可以通過拜師的形式向老師學習的請教,這樣在畢業前,我們的學生就成為了獨當一面的設計師,也就是他們現在不可或缺的人才。
4 結語
我們已經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代知識結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代中職學校電腦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快速適應社會的需求,讓我們的學生成為真正的電腦藝術設計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尹定邦.設計學概論.
[2] 付志勇.計算機藝術設計基礎[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