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潤
關于星星,你或許有一些了解,但是下文所羅列的這些事實,你了解嗎?
星星不會眨眼睛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這首歌是不是耳熟能詳?確實,恒星看上去似乎會閃爍,尤其是在它們接近地平線的時候。比如有一顆最著名的恒星——天狼星,它的閃爍效應太明顯了,以至于不斷有人看到天狼星后報告他們看到了UFO。但事實上,恒星的這種閃爍是大氣效應導致的,并非恒星本身的屬性。當恒星發出的光通過地球大氣層時,尤其是當恒星接近地平線附近時,恒星發出的光就需要穿過更厚的大氣層,而大氣層不同位置的氣團密度是存在差異的。這將導致星光的輕微折射效應。星光最終抵達你的眼睛,但是星光的顏色和強度都發生了輕微的變化。這樣的結果便是“閃爍”的感覺。而當宇航員離開地球大氣層進入空間之后,他們看到的恒星便不再閃爍了。
太陽是一顆綠色的恒星
太陽是一顆綠色的星星!或者更加準確地說是一顆藍綠色的星星——它的輻射峰值恰好位于光譜中藍色和綠色的交界處。這一點并非無關緊要,因為一顆恒星的溫度就直接反映在它所顯示出來的顏色上。然而正如之前談到的,由于人類肉眼對顏色分辨上的誤差,我們總是覺得太陽其實是黃白色的。
紅色并不代表高溫
在生活中我們已經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那就是紅色會讓你想到火熱,高溫;而相比之下,藍色則會讓你想到冷靜,寒冷。這樣的感受是符合心理學的,因為紅色是火爐的顏色,而南極的大塊寒冰在陽光下透出一股冰冷的藍色。然而我們之所以會將紅色與高溫,藍色與低溫聯系在一起,完全是因為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束縛了我們。事實上,隨著溫度的變化,高溫物體會不斷改變顏色。其中紅色所表示的是最低的溫度,隨著溫度上升,物體的顏色會逐漸變白,最后變成藍色。因此下次仰望夜空的時候,注意那些閃著紅色光芒的恒星,它們是溫度最低的恒星,而那些閃耀著藍白色光芒的恒星才是真正“火熱”的!
不可能看到“無數”顆星星
盡管在一些電視,或者一些充滿詩意的描述中常常會聽到“天上無數的星星”這樣的說法,但是這并不是事實。當然宇宙中的恒星數量甚至銀河系中的恒星數量就可以輕易達到上千億顆,然而絕大部分的恒星都不夠亮,不夠近。而如果有一天天氣狀況特別理想,也沒有月光干擾,更沒有任何人為的光污染。那么,此時一個視力極好的人抬頭可以看到的恒星數量大約是2000~2500顆。雖然這個數字聽上去并不大,但已經非常壯觀了,數起來已經非常費力。因此,下次再聽到類似“百萬顆星星”,“漫天繁星無數”之類的描述,僅僅將其視為一種藝術修辭,因為那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