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壯華先生,1964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高級政工師、會計師。曾任屈原農場一分場、八分場場長,磊石辦事處黨委書記,屈原管理區財政局局長,屈原管理區副區長。現任湖南正虹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湖南正虹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湖南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作為中國飼料行業第一股,是守著這些原始資本小富即安,還是面對新的挑戰勵精圖治?當然,誰都會選擇后者,但選擇后者必將面臨:在群英蜂起的時代保持一枝獨秀,在科技領先的時代保持風景獨好,這就需要我們思維不同凡“想”,策略需要不同凡響。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我認為:企業是人辦的,創新是人為的,企業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人才與創新是企業永恒的主題。
以人為本 成就團隊輝煌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小平同志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科技推動社會進步發展,靠的是頂尖級的科學家,靠的是人才。大家想想,沒有松下能有豐田嗎?沒有艾科卡能有福特嗎?沒有袁隆平能有雜交水稻嗎?大凡知名企業,都有一批優秀的人才,有了人才可以研發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沒有品牌可以創造品牌,沒有市場可以開拓市場。
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本。必須高度重視人才,既要重視科技人才,也要重視管理人才,要形成一種人才受尊重、人才被重用的工作氛圍,我們要在企業內部創造一個人人都有機會成才的成長環境。今后我們既要重視內部人才隊伍的培養,還要大膽的引進外來人才。
有用便是才,用心能成才。企業要堅決反對“唯學歷、資歷論”。我的觀點是:不聽你說得怎么樣,只看你做的怎么樣。會做即有用,有用便是才。全才難得有,專、精也是才。全而不專,等于平才;泛而不精,等于庸才。只要你用心,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建議、一個簡單的方法,都可以給企業帶來無窮的力量。
人才也講性價比。財富是人創造的,人的創造潛能是巨大的,有的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維納發明了計算機,使人類進入信息時代。他的貢獻能用金錢衡量嗎?大家要知道,高科技人才、高級管理人才給企業帶來的利益也是無限的。真正能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就是給予高薪也是合算的。
有了人才,還要形成合力,那就是團隊協作。在企業內部我們要大力提倡與弘揚以誠相待、團結協作的風尚。對企業來說,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必須依靠團隊的力量。團隊內部、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要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真誠、多一份支持,大家彼此無須提防,心情舒暢,就會帶來整個團隊高昂的斗志。
全面創新,成就企業輝煌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不創新只有死路一條。有關研究表明,我國企業的生命周期,民企平均是6-8年,國企平均是15年左右。百年老店談何容易?要使我們的企業經久不衰,必須堅持不斷創新。既要科技創新,也要管理創新。科技和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兩個輪子、兩只翅膀。而首要是技術創新,只有技術創新才能形成核心產品,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
飼料行業的市場競爭力比的是什么?比的是產品的質量和價格,還有服務。產品質量競爭,包括有核心競爭力的拳頭產品和質量的持續穩定。最近我和銷售員聊到國際國內幾家有影響的大公司的幾宗產品,大家都認為好。好在哪,無非就是質量穩定,性價比高。打造產品最高性價比,研究怎么樣幫助養殖戶降低造肉成本,是我們創新的終極目標,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基礎。有了質量穩定,高性價比的產品,我們的營銷就會變得輕松。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進行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實際意義所在。要創新,還必須解決好如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敢于承認不足,承認不足才有創新的動力;第二要突破觀念禁錮,故步自封是創新的最大障礙;第三要營建創新的環境和機制,創新要引入競爭機制。
管理創新指的是如何配置資源、如何優化資源、如何優化結構的問題。這屬于企業戰略的層次,包括研發戰略、生產戰略、營銷戰略、財務戰略、人才戰略等等。簡而言之,就是如何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和如何搞好部門協調的問題。各職能部門的創新潛力空間是巨大的。這就要求我們的職能部門要圍繞質量控制體系、成本控制體系、營銷服務體系、績效考核體系,結合部門的實際工作,做好各項籌劃。各部門要迅速拿出方案,包括部門組織架構、職能職責、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績效考核等,在將部門工作做實做牢的基礎上去推陳出新。做好了,我們的內控制度管理就有了基礎,這樣建立的內控制度才會真的有效、適用和科學。
其實,人才和創新都是老生常談。既然老生常談,必然是長期積累的經驗,問題在于,不能滿足于老生常談,而要擅長于常用,變常談為常用,以常談促常新,本人愿就這方面來個不敲木魚自成佛,不摸石頭也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