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熱水袋、暖寶寶成了很多人不離手的寶貝。而近期被熱水袋和暖寶寶燙傷的病人明顯增加,以年老體弱者及嬰幼兒居多。熱水袋隱患多,除熱水袋質量引起的高溫燙傷,還有“文火燉肉”般的低溫燙傷。
被熱水袋燙傷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于熱水袋破裂,熱水溢出直接燙傷皮膚,受傷后應迅速脫去或剪開被熱水浸濕的衣物,立即用冷水沖洗燙傷部位。天氣寒冷不便沖洗時,可用冷水毛巾敷在傷處,持續30分鐘以上,并盡快到醫院進一步治療。另一種是因為長時間接觸并不太燙的熱水袋造成的。一些人晚上睡一覺起來發現小腿被燙傷了,起了個大水泡,而熱水袋并不很燙,覺得奇怪。這在臨床上稱為“低熱燒傷”,是指長時間接觸溫度高于45℃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燙傷,如同“文火燉肉”。
據了解,這類低溫燙傷表面看起來面積小、并不嚴重,但實際上幾乎都是深度燙傷,不僅皮膚全層嚴重受損,有的已經燙傷到了皮下脂肪層甚至肌肉層,面積稍大點的往往需要手術植皮治療才能愈合。因此,一旦發生這種燙傷,要及時去醫院治療。

使用熱水袋要注意正確的方法。使用前應仔細檢查密閉性,先灌涼水蓋緊后反復搖晃、擠壓幾次,做到防患于未然。另外,水溫不能太燙,不要用剛燒開的水,70℃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