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義鋒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配電網架逐步復雜化,人們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配電自動化也越來越重要。介紹了配電自動化的應用原則、應用要點、管理要求,分析了其應用中的不足,并提出了解決措施。
關鍵詞:配電管理;配電自動化;智能化;數據采集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6-0102-02
配電網是電力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為電力網的末端直接與客戶相連,擔負著分配電能的重任,一般由高低壓配電線路、配電變壓器和保護裝置組成。配電是電力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如果配電不合理,就會導致送電不均勻,極易出現供電不足或電力浪費的現象。尤其是在用電需求量驟增的情況下,電力企業既要保證正常供電,又要確保供電安全,進一步增加了配電管理的難度。這就要求必須實現配電自動化,其能夠在穩定供電的基礎上降低運行費用,并提供優質的配電服務。
1 配電管理和配電自動化
電力系統的結構龐大,包括發電、變電、輸電和配電等部分。近年來,社會各方面的用電量大幅增長,電網規模也隨之擴展,電力設備和線路也越來越多,使管理工作越來越困難。配電管理主要是為了調節配電功率負荷,使電能得到合理分配。故障診斷、配網分析、數據采集、報表統計、設備維修和用戶服務等都屬于配電管理的范圍。
目前,配電網日益復雜,數據信息量逐漸增大,且具有變動性,加上線路點多、面積廣,很難及時、準確地采集信息。在計算機網絡的推動下,配電網逐步實現了配電自動化,減少了故障的查找時間,降低了工人的勞動量,提高了配電效率,且配電安全有了保障,還節約了運行費用。
配網自動化系統的建設按照標準的信息架構實現了信息共享和應用集成。利用配電網調控一體化的基礎平臺,并通過配電SCADA、饋線自動化和網絡分析等應用功能,改變了配網調度手段落后的局面,加快了配網故障的響應和處理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 配電自動化的應用原則和管理要點
2.1 應用原則
2.1.1 安全、可靠
電能對人類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卻也帶有危險性。供電企業一旦出現安全問題,輕則影響供電的持續性,重則造成人員傷亡,甚至會影響到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任何工作都要以安全為前提,遵循安全性原則。配電是否穩定、可靠直接影響著用戶能否正常用電,比如用戶在夏季的用電量較多,如果配電不可靠,必將影響其正常生活;對工廠而言,配電不可靠則會影響到正常生產。所以,配電自動化的建設要遵循安全、可靠的原則,無論是電網布設,還是系統設備的選擇,都必須遵循此原則。
2.1.2 實事求是
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在建立配電自動化系統時,應符合當地的經濟條件,不能只追求高新技術而引起資金困難,設備也要得到充分利用,否則將造成資源浪費。肇慶的城建規模不大,可以在近期內完成集成型配電自動化主站的建設。建成后的主站配置了SCADA、饋線故障處理、事故反演、WEB瀏覽等基本應用功能和網絡拓撲、區域潮流分析、網絡重構等電網分析、應用功能,可實現城市中心城區10 kV電纜線路主干線故障的自動定位功能,實現10 kV架空、混合線路主干線就地型饋線自動化覆蓋,并在第一級分支線就能實現故障自動定位。
2.1.3 不斷完善
隨著社會對電能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配電自動化技術也應不斷完善。特別是處于信息時代,配電自動化技術應向著智能化、綠色化的方向發展。對于自動化設備的不斷投入,需要在運維管理方面做好新設備與舊設備的搭配,特別是開關定值方面的調試和配合,防止設備出現誤動、誤跳的現象。
2.2 管理要點
配電自動化系統包括饋線自動化、事故呼叫、配電地理信息、高級分析等子系統。在安全管理中,要合理分配線路,以免出現短路;在信息管理中,要及時采集信息并自動儲存、更新,且工作人員要實時對信息進行增刪、修改。
總之,除了快速定位、信息共享、負荷減壓、故障排除等關鍵點,還要注意以下事項:①提高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整體功能。隨著信息量的增加和用電負荷的增大,高級自動化管理系統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所以,配電自動化系統要協調和提升其整體功能。②為了減少故障發生率,降低損失,可在自動化系統中安裝FA功能裝置。在出現異常時,利用該裝置能及時查出故障點,同時將故障點隔離并發出報警信號。維修人員要及時接收信息,并在第一時間對故障進行處理。③配電網的覆蓋面積廣,需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統,所以要求配電系統具有精確定位的功能。配電系統可采用GIS技術建立定位控制平臺,實現靜態地理位置和動態配電過程的結合,并充分利用系統信息數據來提高分析的精確度。④在選擇配電運輸方式上,需綜合考慮承載量、速度和經濟性等因素。經濟條件差的地區可選擇使用電話線,經濟條件好的地區可選擇使用光纖。⑤在自動化管理中,信息數據一般是由中、低壓向高壓流動的,這就要求信息采集應按地理特性進行分層,以便更好地實現信息的共享和更新。另外,要考慮電能質量和運行成本,盡量選擇統一管理和單獨管理相結合的保護操控方式。
3 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3.1 存在的問題
在管理方面,國內的配電自動化起步較晚,管理制度尚未完善。比如缺乏國家統一標準,各個地區都有不同的標準,這樣增加了管理難度,而且不利于技術創新。同時,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度不足,沒有徹底實行責任制;在技術上,技術的實用性不高,智能化較低,國外在此方面已基本實現了集成化、智能化發展,但國內的技術還需提高。因自動化技術不夠成熟,所以需要經常調整網架結構,這必然會增加資金投入。另外,配電網建設與輸變電建設不匹配的問題也應盡快解決。
3.2 解決措施
具體解決措施有以下三方面:①合理規劃配電網,加強安全建設。常用的配網接線有樹狀、放射狀、網狀、環網狀等形式,其中環網接線較為常用。發生事故時,110 kV變電容量、10 kV主干線和10 kV饋線要有足夠的負荷轉移能力。②加強領導,統籌安排,分步配電。自動化管理系統的開發和應用,是從傳統的管理方式向現代化管理方式的飛躍,內容十分廣泛。因此,必須加強領導,統一規劃,因地制宜,分步實施,以實現最佳的投入產出比。③配置合理的通信通道。信道種類有光纖、微波、無線、載波等,主干線應盡量使用高、中速信道,試點項目可使用光纖。一次開關設備除了要滿足相應的標準外,還應滿足配電自動化和管理系統的要求。
4 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用戶用電量在不斷增加,用電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使配電管理更加困難。傳統的運維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當前的要求,需實現配電自動化。為了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還需對自動化技術加以改進,并使其向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以創造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周星.對于配電自動化在配電管理中的分析[J].廣東科技,2013,20(03):118-120.
[2]王成剛.芻議電力系統配電自動化在配電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與生活,2012,24(16):109-110.
[3]張瑩.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J].科技與企業,2012,23(20):180-182.
[4]梁偉文.配電自動化在配電管理中的應用探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2,27(2):137-138.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