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年,新東方成立,俞敏洪、徐小平、王強三個合伙人將中國培訓行業演繹到極致;20年后,《中國合伙人》上映,將現實版“中國合伙人”搬上熒幕。一時間,“合伙人”一詞紅遍大江南北。受到這三個標桿人物的影響,2009年末,龔明、楊征、周彬再現合伙人原型,共同成立了因為科技無錫有限公司,為互聯網及物聯網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個人的視野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看,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看,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作為當家人,因為科技無錫有限公司總經理龔明向外看,把因為科技引向全國,拓展國內視野;向內看,他創新求變,積極尋求現代企業發展的轉型軌道。他帶領的因為科技正是循著這一條現代企業發展的曲折道路,經過轉型創新,逐步走向民營企業的成功和輝煌。
IT老兵的創業之基—協同與合作
中南大學計算機專業研究生、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碩士、中歐創業營二期學員、15年的IT企業管理經驗、6年多的海外高科技公司工作經驗、跨國公司高管……各種光鮮亮麗的標簽都不足以成為龔明職業生涯的休止符。2009年,3G的出現打開了龔明職業生涯的另一扇大門。對市場極具敏銳嗅覺的龔明看到了移動互聯網的廣闊前景,于是開始游說同樣具有遠大理想與抱負的楊征和周彬,三個人一拍即合,自此拉開了創業之路的帷幕。
“我們三個合伙人能走到今天,就是兩個字‘齊心。不管我們之間有多大的分歧,通過討論、妥協、決策,最終都能達成一致意見。”龔明笑稱三個人的關系是穩固的“鐵三角”。遇到困難,三個人齊心迎難而上,他們總能夠平衡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能夠站在全局觀的高度上思考問題,能夠從公司利益的角度出發,相互體諒,互相補位,使得諸多難題迎刃而解。中國《合伙人》中提到了人生三大忌,不要和心愛的人結婚,不要和丈母娘打麻將,不要和兄弟開公司,然而博學、寬容、睿智的三個人打破了第三魔咒,將合伙公司管理得有聲有色。
眼界、知識、思路差異所滋生的分歧在所難免,三個人能夠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又能相互補位,盡職盡責。懂得合作的人,是智者;力爭合作的人,是能人。如此看來,三個人將“智者”與“能人”演繹得極為經典。
IT老兵的轉型之道—轉戰物聯網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造就了一批傳奇式人物,也為三人的創業之路打下基石。“剛創業那會兒,我們策劃了很多APP,當時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我們在塞班、安卓、蘋果及Windows Mobile四大系統之間做一些跨平臺的應用。其實,我們也策劃過類似微信的一些雛形產品,只是我們當時經驗不足、資源匱乏,也沒有像騰訊這么大的平臺,所以產品的傳播速度很慢。后來,我們開始為一些大企業做軟件定制,同時,也在不斷研發自己的產品。”在研發了垂直電商類產品“婚紗·寫真達人”、圖片社交類產品“美人坊”等多款應用軟件后,龔明發現這些產品的用戶使用場景屬于低頻需求,市場反應不強烈,推廣效果不盡人意。于是,他開始反思,是不是公司選擇的垂直行業有問題?
2012年物聯網時代的到來,給龔明打了一針強心劑。相比互聯網,龔明清楚地意識到,物聯網才是未來幾年市場的“主角”,是一塊更加可口的“蛋糕”。毫無猶豫,龔明開始帶領公司轉戰物聯網,踏上了漫漫“轉型路”。
“創業就是自我磨煉的過程。我們要24個小時隨時開機待命。當自己真正取得成績時,反倒不覺得苦了。”在這種精神的支撐下,龔明帶領的因為科技所向披靡,在智能石油開采與智能交通管理領域嶄露頭角,并一舉成為行業物聯網應用企業的領頭羊。
一個契機,因為科技有機會參與到了東北某大油田的智能開采物聯網項目中,僅僅三個月的時間,龔明就帶領團隊完成了產品的研發,并得到了客戶集團領導的首肯,在石油開采行業大大威風了一回。“用物聯網技術解決油田開采問題,可以為企業節省大量人力、物力。以前要等到石油開采完成后,才能對開采量進行統計,非常不科學,我們在原系統上加入各種測量的傳感器和控制器,可對石油開采設備的位移、溫度、電流、電壓、液面等參數進行精準測量,并收集到智能開采指揮系統中,通過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實現對油井的生產監控、生產指揮、決策輔助、預警告警、專家診斷等功能,為客戶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管理水品、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安全性、防損降耗、優化生產,從而實現石油的智能化開采。很快,由于他們產品的前瞻性和技術領先性,在業內,該智慧油田生產指揮系統的口碑很快得到傳播。現在我們加大了軟件推廣力度,也開始通過合作伙伴推向海外市場。”龔明微笑著說道。
公司上下受到鼓舞,士氣大振。2013年,因為科技又研發出了一套面向汽車后市場的平臺系統,以修車網(www.wxqxw.cn)和微信公眾賬號(“無錫修車網”:wx_xcw)為載體,以修車記錄為核心,為車主、維修企業、車輛檢測機構、行業主管部門以及金融機構提供了一個信息采集、傳播、交流、交易的平臺,較大程度上規范了車輛維修市場,便利了有車一族。“這套軟硬件系統的開發旨在解決用戶和汽車市場出現的問題。用戶可以利用該系統隨時查詢自己的修車記錄,定位適合自己的修車企業,預約維修,享受優惠,也可以通過在線的行業專家,為車主解疑答惑,車主可直接與專家互動,方便高效,省卻了許多不必要的環節。”龔明還告訴記者,這平臺能夠及時有效地提供用戶的修車記錄,車主能夠及時查詢自己修車及保養車輛的記錄細節。這樣一來,極為有效地規范了車輛修理市場的運營管理,讓維修企業通過分析車主的修車記錄提高維修效率,同時提高修車作業的費用和過程的透明度。目前,該平臺系統已在無錫市內定點投放受到廣大車主和維修企業的歡迎。
每個決定的做出必然伴隨著舍棄,對時代脈搏的精準把握,龔明放棄了跨國公司、上市公司的offer、股票期權,放棄了高薪水、優待遇,毅然投入到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的“創業”大潮中。時間足以說明一切,雖千萬人吾往矣。
IT老兵的管理之法—當好“孫子”
采訪即將結束時,龔明反復囑咐我們,不要過多地寫他的經歷。在他看來,今天的成就不算什么,只不過恰巧在對的時間做了一個對的決定,并得到了一個對的結果。不可否認,這是非一般的魄力與果敢催生出的結果。
公司的管理層“淪落”到要自己出去推銷產品,他們心里不免有落差。“我們要時刻當好‘孫子”龔明戲謔道,“顧客面前是‘孫子,員工面前也是‘孫子。”大丈夫能屈能伸,對顧客畢恭畢敬是為了企業的發展;對員工無微不至,只因肩上背負著對他們的責任。龔明深知,自己員工的待遇不能與大型跨國公司相比,唯有更多的人文關懷,才能讓員工死心塌地跟隨。“對于IT公司,員工是‘寶。離開了員工,公司價值所剩無幾。只有讓員工認可了你的工作價值觀,才能讓員工最大限度發揮個人價值。”因此,因為科技會定期組織員工培訓、體檢、旅游,在員工生日的時候,會給他們送去最誠摯的祝福。不僅如此,公司還設立了員工休閑區,定時播放背景音樂,讓員工在精神上得以放松。龔明說,做軟件研發很辛苦,一天下來,真正有效率也許只有三四個小時,怎樣保證員工高效工作,是他需要不斷探索與改進的地方。
三個典型理工男,務實、上進、高智商,活在代碼的世界里,不亦樂乎。他們也因身為“IT老兵”自豪,并用行動將事業軌跡繪成向上開口的拋物線。2009年,他們清空光環與榮耀,踏上注定崎嶇不平的創業路,一路堅持著、努力著、并不斷進步著,雖磕磕碰碰,但終將螺旋上升,登上巔峰。
山的那邊是什么?不妨自己走走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