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釗汀,姜青鵬,王瀅瀅
(大連北方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大連 116000)
保證建筑設計中防火與疏散要求的方法與措施
孟釗汀,姜青鵬,王瀅瀅
(大連北方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大連116000)
摘要:防火與疏散,是建筑設計中的重要部分,從根本上杜絕火災發生、限制火災蔓延范圍,并且要保證火災安全通道,是設計師要不斷去研究探索的課題,本文從高層建筑火災現狀、人機工程學理論以及提高消防自救意識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建筑設計;防火疏散;方法
高層建筑的崛起為城市化發展的用地緊張以及住房需求帶來很大的幫助。建筑防火措施以及疏散通道的合理化建設一直是建筑工程所重視的環節,尤其是高層建筑,樓層高,疏散通道的建設要比普通的建筑難度要大,而且一旦發生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以及人員傷亡更為嚴重,在了解高層建筑火災現狀的同時,做好疏散工作。
1.1建筑使用功能多以至火災起因多
現代很多的高層建筑是綜合性使用大樓,多功能用途就會出現很多的電氣設備,這些設備像是計算機組、照明燈、電梯、微波爐、電視等等構成密密麻麻的配電線路和數據通信系統,如果有一處出現火花或是線路老化引起火災,火勢蔓延的速度會非???,而且現代的建筑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也很容易產生火災。
1.2防火的設備不夠完善
現代高層建筑的質量不斷提升,但是在消防設施方面,有些高層建筑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高層如果發生火災,主要依賴室內消防給水設施,但是由于消防設施的限制,如果遇到大面積的火災,給水量會不夠用,如果室內消防水泵遇到故障,還要靠消防車進行滅火,這就延誤了撲救的最佳時間,造成經濟和人身健康的危害。
1.3火災蔓延途徑多,疏散困難
高層建筑的樓層多,人員居住緊密,如果發生火災,火勢和煙霧會順勢向上蔓延,進行人員疏散主要是靠疏散樓道,但是由于人員密集,會給疏散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不僅疏散速度慢,也會出現人員緊張擁堵人踩人的現象,造成很多不堪設想的后果。而且一般的高層內部設置的電梯、樓梯井、電線電纜、垃圾井等,假如這些設施沒有附加水平或垂直方向隔斷措施,煙霧一旦進入,就會產生大片的煙囪效應,火勢會急速的蔓延擴散開來而難以撲救。
2.1基本內涵
人機工程學是一門學科,意在研究人、環境、機器三者之間作用的關系,研究人在生活、工作之間的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等,國內的學者中認為,人機工程學是涉及到心里學、生理學和其他相關知識,使人與環境、機器三者之間的關系相互適應,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2.2具體應用
對于火場中的高層建筑物,就是廣義的“機”,當然是對人而言,有心理研究表明,人在危險中的一些物理動作行為是無意識下的行為,人們為了本能的逃生,不能理性的做出判斷意識,只能盲目的去逃生,一般的火災逃生行為模式被有關研究這樣定義,就是嘗試逃生、失誤、再嘗試逃生的模式,這就是人們對于火災的認知與決策能力較差,很難去用正確的疏散方式進行逃生。這樣的現象是由人的本身固有的特點決定著,比較困難改變,因此,我們只能去改變建筑物內部設置,讓其服務于人類,在進行建筑物的防火疏散設計時,一定從適合人的角度去設置疏散設施。
在進行設計時,設計醒目的疏散標識,可以讓人們在很自然的狀態下注意到。在建筑物內設置一個簡易的建筑模型,火災逃生通道或是緊急疏散線路要以動態醒目的指示燈展示,可以讓人們很清晰明了的看到疏散路線,一旦發生火災,保證人們可以容易的逃離建筑物。一般的高層建筑都會設置避難間,但是一般發生火災,人們由于心理的驚恐,都是錯過進入避難間的時機,因此,在設計時,使疏散通道上下樓都要經過避難間,避難間的墻壁要設置成區別于其他地方的顏色,最好避難間設置語音提示系統,可以提示人們具體的行為方向,最大限度的保證人們在疏散逃離時盲目的移動。
建筑物內部的人流移動方向是多項性的,但是一旦發生火災,人流方向就會朝著逃生通道一同擁擠過去,加上火災發生時現場環境非?;靵y,人們的逃生意識已經不能去顧及其它,因此,逃生通道的逃生方向指示標志必須要有利于識別,有些建筑物標識在黑暗中不能起到相應的作用,使得人在慌亂中想著火勢蔓延的方向進入,最后導致嚴重的后果,針對這樣一些情況,應該在疏散通道內采用雙向的指示燈,一旦發生火災,建筑物內部的消防控制中心接收到報警聲響后,開始控制指示燈的方向,這樣就可以避免火災一旦發生造成的嚴重后果。新時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建筑多功能用途以及結構的復雜,一些不覺中長廊和中庭,一旦發生火災,人們會因為現場環境復雜而迷失逃生方向,因此應在這類建筑物中進行自動報警滅火裝置的聯動設計,保證火災發生時,隨著自動報警滅火裝置的啟動,不安全的通道即不宜作為人們逃生的通道被自動關閉,此時可通行的通道是安全的,是可以讓人們順利逃生的。
由于地理地質的原因,使得日本受到地震、臺風的常年影響,同時,日本也是一個火災多發的國家,無論是日本政府還是日本的居民,對于自然災害的防范意識是非常強的。每年的九月一號是日本防災訓練日,社會各界的人員都要參加,通過現場模擬防災演練,普及防災知識,身臨其境場景中,增強人們對于災難的感性認知,通過訓練提高人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在面對災難的時候,可以做到臨危不懼,從容淡定。例如在遇到地震的時候,房屋在進行劇烈的搖晃,東西開始摔在地上,煙霧繚繞的走廊里,一手用毛巾捂住口鼻,一邊按疏散通道,有條不紊的進行前進,整棟大樓上千名人員僅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就全部疏散完畢。通過這樣經常性的演練與安全自救知識的教育,取得了很不錯的社會效果,我們也可以從中借鑒學習,只有通過不斷的相互學習,反復的研究探索,才能找到一個適合我國本國國情發展需求的防火疏散設計,可以通過普及防火疏散知識,提高國民防災意識,這樣雙管齊下,才能有效的避免火災發生或是發生火災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賈江美《防火疏散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1(28).
[2]高天長《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的疏散問題辨析》[J].山西建筑,2012(20).
[3]楊心毅《淺析高層學生宿舍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的設計依據》[J].建筑設計管理,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