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秋萍
摘 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有效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將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進行整合已經成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對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融合教學進行研究,旨在促進兩者的共同發展,并推動現代教育的進一步建設。
關鍵詞: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融合;教學;研究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也成為現代學生必備的技能之一。同時,通用技術立足于實踐,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和綜合能力。
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切實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成為新的教育理念。眾多教師開始倡導將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進行融合教學,以求兩者共同發展,并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基于此,本文在此淺談對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融合教學的研究,以期能夠為相關研究提供有益參考。
一、通過教學方法進行融合
隨著計算機的大面積普及和滲透,信息技術已經被社會各個領域所應用,并且取得了不俗成績。在現代教育中,信息技術也成為教師常用的教學工具,并由此誕生了新的教學方法。
因此,教師可以以現代化信息技術為基礎使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將通用技術與信息技術相融合。例如,在通用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
在此過程中,教師不但將較為枯燥和抽象的教材內容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而且提高了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同時,教師可以在操作信息技術設備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相關設備、軟件的使用都能夠通過教師的親身示范展現在學生眼前,進而達到信息技術教學的目的。
二、通過實踐教學進行融合
通用技術的教學目標是立足于實踐,通過一定的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通用技能。但是,由于條件的限制,教師很難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實踐。
信息技術的普及為實現高中通用技術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教師不但能夠依靠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更能夠讓學生借助于信息技術設備進行實踐。一般而言,通用技術課程中的模型制作包括如下步驟:①選擇合適的材料;②根據本地的條件,準備適當的工具和加工設備;③按設計圖樣畫線;④對材料進行割據、切削等加工;⑤裝配;⑥對模型進行表面處理;⑦對產品的外觀造型和色彩進行評價,對產品結構、功能進行檢測和試驗,檢驗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學生就可以通過信息化設備與軟件來達到實踐練習的目的。
在此過程中,學生較為熟練地使用信息技術設備,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在完成通用技術課程的同時完成了信息技術教學。
總的來說,實現通用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優勢將兩者進行融合,并且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與完善,進一步促進兩者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蘇芳.對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融合教學的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