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蘭
摘 要:高中政治的課堂既有經濟知識、政治知識、文化知識又涵蓋了哲學理論以及社會主義價值觀等內容,可謂包羅萬象。那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的課堂效率,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呢?就這一問題結合多年從教經驗做出了自己的總結概括。
關鍵詞:情景式教學;求知欲;發散式教學
高中政治由于其大量的背誦內容,以及抽象的概念定義,使得學生在學習時覺得難度較大,以下從幾方面進一步探討了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充分利用課堂時間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一、聯系實際,進行情景式教學
政治有時是很難理解的、抽象的,教師要善于將抽象的事物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以便于學生學習和理解。例如,香奈兒的新款包全球限量只有十個,那么,肯定對賣方有利,而如果剛好到了你最愛吃的蘋果成熟的季節,大量的蘋果涌入市場,任你挑選,這就對買方有利,稱之為買方市場。這樣抽象的和離我們遙遠的經濟概念更加貼近生活,也更具體化。
二、激發興趣,引起學生求知欲
興趣在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斷在課堂中找到學生的興趣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就能夠更好地掌握課堂節奏,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例如在學習“消費心理面面觀”這一單元,關于攀比心理這一課時,我會問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iPhone 6啊,同學們自然會對此產生極大的興趣,由此再展開關于網上熱議的“賣腎、賣孩子去買蘋果手機”的新聞進行進一步探討,從而引入到消費者消費過程中的攀比心理這一問題,這樣一來由原來的“要我學”變為現在的“我要學”,大大提升了課堂的聽課效率。
三、引發思考,進行發散式教學
新課程標準大刀闊斧的改革要求教師在課堂角色上由課堂主體轉換為學生的引導者和幫助者,逐步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思考,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學習哲學這部分內容時,曾經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不能跨過相同的一條河流。我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就這句話的實際含義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從而不斷豐富這句富有哲理的含義。盡管和教材或者“官方”的說法有所差異,但是,這種差異正是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體現,學生的自主思考恰恰大大推動了課堂的進程,起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高中政治教學的創新化教學之路是充滿荊棘的,我們作為高中政治的教育工作者,要勇于在這條路上不斷探索,使之更為平坦寬敞。
參考文獻:
吳丹娜.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師的創新能力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