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婉玥
在中學數學新課程的探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時代對我們教育提出的要求。處在民族中學作為一名民族中學的數學老師要如何去發展民族教育,如何振興民族?這都是我們這些教師需要去考慮的,那么,如何激發中學生的內在潛能,發展學生的個性,展示學生的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呢?
首先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增強是一個國家不斷發展的動力。在教學中,只有創新教學才有活力。數學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問題為中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這一系列過程,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有力途徑。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其中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只有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才能真正領會這門學科的含義。思維能力主要體現在思考,且應全面思考,想象每一個問題,讓思維活躍起來。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數學課本知識,增強學生對實際問題的理解、分析、想象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開發,從而促進數學教學的不斷發展。
一、在數學中,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中學數學中的方程問題,幾何知識是民族地區學生學習數學的難點。因此,我們要利用學生的動手能力強這一優點,在教學中應讓學生參加一種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強大的動手能力、直觀的認識、立體的感觀,學生會立刻感到學科的優勢,增強學習的興趣,感覺學習不再困難,由厭學到樂學。這是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了,興趣提高了,學習成績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二、培養創新思維,發揚個性
課堂要有創新。要求教師要用多種教學手段,把有開放性、挑戰性、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展示到學生面前,大力開發學生的潛能。所以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于學困生要關心他們,摸清他們的問題關鍵,消除他們的學習顧慮以及自卑感。對于他們學習中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表揚,給予鼓勵。迅速地培養學生的自尊心以及榮譽感。逐步引導學生在積極健康的集體心理氛圍中輕松愉快地學習。
由此可見,教師只有徹底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運用現代化的教育觀念,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方法指導課堂教學,融洽師生關系,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探究新知識,拓展新思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使學生帶有濃厚的興趣學好數學,從而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建才.中學數學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05-01.
[2]楊禮云.淺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新課程:教師,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