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麗
摘 要:在工業化和城鎮化不斷深入的今天,人們的環保理念不斷增強,對綠色生態住宅的要求非常迫切,文章在分析了綠色生態住宅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生態舉措。
關鍵詞:住宅建筑;綠色生態;節能環保;措施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房地產業在飛速發展甚至畸形發展的今天,已經走到了一個變革的十字路口。特別是當前產業的量的積累空前強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而一二線城市的競爭日趨激烈,并且在三線城市也掀起了建設的熱潮,但是當前的供需關系已經達到了一個微妙的變局,人們的環保的理念逐漸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認識不斷增強,我們的建筑業也同時在正視一個問題:在工業化、城鎮化、新農村建設不斷深入的今天,高耗能、高污染的建筑業發展方式,逐步向綠色、生態、低碳的理念轉變。這種轉變涉及到建筑的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等環保的技術開發和運用,進而推動了建筑業的變革和升級。西方發達國家在綠色生態建筑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我們在這方面還是遠遠落后于國際水平的,我們可以吸收和借鑒他們的有益探索,為我們的住宅建設服務。
1 綠色生態住宅建設的意義和特點
據統計,人類用來建筑的物質原料占據了從自然界獲取的一半以上,與此同時,人類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中消耗的能源又占據了全部能源消耗的一半,更不用說與建筑相關的污染,還有大量的建造垃圾等等,在建筑業發展到了今天,人們的綠色生態意識不斷覺醒。特別是我們國家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不斷發展的今天,面臨著巨大的資源和環境壓力,我們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綠色生態住宅的推廣刻不容緩。發展綠色生態建筑是落實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是調整房地產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建立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型經濟的需求。實際上自2014年起,政府投資的項目以及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m2的大型公共建筑,將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同時,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綠色住宅小區,綠色建筑將迎來蓬勃發展的春天。
綠色生態住宅,以低耗能、高效益為目的,在自然環境利用的基礎上,實現環保、生態、節能,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在綠色生態理念中,以人為本,打造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加強資源的節約和利用,實現人居與環境的融合。從這個概念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綠色生態住宅具有以下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方面,生態住宅提供優良的居住環境,有益于人們的健康,實現人與自然的有機融合。另一方面,綠色生態住宅最大限度地減少能耗,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在住宅建設中,根據當地的生態環境,運用包括生態學、建筑學等科學原理和手段,讓建筑和當地環境形成一個良性互動。在創造舒適的小的居住環境(例如:適宜的溫度、濕度、清潔的空氣、良好的采光)的同時,又保護了大的自然環境。既節地、節水、節能,又減少了對環境的破壞,改善了生態環境,使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起來。實際上綠色生態住宅,還應該包含著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和創新,如何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和建筑風格下,體現傳統文化的魅力,實現精神和文化上的審美要求,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要求。
2 綠色生態住宅建設的新舉措
綠色的生態建筑在經濟上節省、在排放上做到低碳排放、在建筑材料上環保、在居住上與自然環境融洽,秉持傳統風味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具體說來要做到如下幾點:
2.1 因地制宜,綠色環保
在建筑規劃中,要合理利用土地,注意因地制宜,加強對環境的保護,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這種結合地理形式的建筑,我們可以把視線投向別具特色的福建客家的土樓、陜北的窯洞,這些建筑蘊含著我國傳統建筑的精華,閃現著環保和諧的光芒。它們最大的利用了當地的自然資源,居住效果也非常好,冬暖夏涼,保溫保濕。當然各地有各地的特點,我們的綠色生態住宅應該挖掘本地因素,將傳統建筑優勢和現代科技相結合。在做好建筑規劃的同時,我們要進一步提高綠地面積比例,搞好沿街綠化、樓間綠化、樓旁綠化,改善小氣候,營造良好的生態系統。
2.2 進行節能設計,利用自然資源
在建筑設計中,要統籌考慮節地、節水、節材、節能,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在建筑設計中我們應該最大限度地運用被動式能源系統;注意加強對風能的利用,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減少空調的開機使用,促進優質空氣的循環更新。建筑的最主要的里面不要朝向主風向,減少熱負荷;設計好住宅采光,盡可能的利用太陽光,減少電耗。不只是窗口的采光需要科學設計,也可以通過科技在屋頂設置天窗和采光窗,實現內部采光;利用好再生能源,全年日照在2500h以上的地區,安裝太陽能設備,提供熱水或者電能;做好雨水收集系統,利用收集的雨水來沖刷、灌澆花草;充分利用節能電器,減少對能源的消耗。基于上述節能設計,我們要提高建筑的科技含量。對建筑物的朝向、形體、距離等進行系統的考慮。建筑空間要多樣化、科學化、可靈活變化,適應改造再生。
2.3 應用環保型材料,做好建筑垃圾處理
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使用環保型材料,建筑和裝飾材料要考慮對能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比如在建筑磚的使用上,不再使用實心磚,使用有孔磚或輕體磚,減少對土地資源的破壞,盡可能的使用可再生原料制成的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減少固體垃圾。減少石材類、板材類、涂料類等方面的垃圾污染,使用環保型材料,例如,新型保溫防火材料、防水密封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高性能混凝土、塑料金屬復合管、管道纖維強化石膏板、乳膠漆裝飾材料等等。除了在建筑上使用環保節能材料外,還要注意做好建筑廢棄物的回收和利用。加快建筑垃圾利用技術,實行建筑垃圾集中處理和分級利用,規劃建立建筑垃圾集中處理基地
2.4 進行裝修改革,減少二次污染
在裝修過程中,由于裝修材料的不同,污染程度也不同。但是住宅裝修對人體污染比較嚴重,因此我們在裝修過程中盡可能采用環保材料,室內裝修盡可能做到簡潔實用,使化學污染和輻射最大幅度的降低。全力推廣住宅全裝修,實行新建住宅的一次裝修到位,實行菜單式裝修,減少二次裝修污染,確保所有功能空間的固定面全部鋪裝或裝飾,管線、煙道及終端安裝完成,廚房和衛生間的基本設備全部安裝完成,嚴禁通過窗戶或墻體直接排煙。當然,我們在建設的過程中還要不斷探索個性化裝修和產業化裝修相統一辦法措施。
在推廣綠色生態住宅建設的過程中,由于牽扯到經濟利益,并且考慮到現有的資源和技術發展,我們需要不斷探索,逐步摸索,在探索與改革中,不斷吸收借鑒先進經驗、不斷完善建筑技術水平、不斷開發環保節能建材,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高人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衛紅.展望未來的建筑[J].山西建筑,2009,35(6):50~51.
[2]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3]夏云.生態與可持續發展建筑[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4]薛明.綠色建筑發展現狀及其在我國的應用探討[J].后勤工程學院學報.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