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提高高三地理的復習效率,是每個老師都要面臨的問題。尤其是選擇題,大部分考生由于時間緊張和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充分,再加上解題技巧的應用不當導致選擇的時候模棱兩可耗費大量時間,得分率就可想而知了,并可能直接影響歷史政治的得分,導致文綜整體的不理想。
關鍵詞:地理;選擇題;解題技巧;效率
高三第一次月考結束后,我聽到一個驚人的消息,文科班一號種子選擇題8分!班級排名從第一下滑到第六。得分之低,對總分影響之大,可見選擇題的重要性。地理試題由選擇題和主觀題構成,選擇題一般為四個選擇項,需要大家選擇其中一個(單項),其答案是顯性的;而綜合題答案則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因而難度一般較大。所以做好選擇題對最終得分的影響非常之大。不管是哪種題型,試題總是依托文字、圖像或者圖表來承載信息,明示或暗示命題的切入點。審題能力即地理試題信息的獲取和解讀能力,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過程,是最終解決問題的前提條件。
方法看似簡單,關鍵是怎樣應用到具體的解題過程中。接下來我以高三復習以來看似簡單實則錯誤率較高的幾個典型例題作一個解題技巧的討論和思考。
解題過程:第1題,根據經緯度和海陸輪廓判斷甲河為尼羅河,下游國家為埃及,對學生來講問題不大。印象里勞務輸出一般去往發達國家或地區,而選項中B西歐排在正確答案C前面具有極大的迷惑性,學生先看到西歐就會立刻把B作為正確答案,導致錯誤。
勞務輸出上課講得最多是經濟因素為主。其實學生在解題時已無意識地首先排除了A、D選項,其并沒有意識到排除A、D時要用到一個知識點,就是遷移也要考慮距離的影響。距離越遠遷移的數量越少。所以考慮距離因素我們可以排除A、D,留下B、C選項。因為位置先后和西歐屬發達地區的印象深入人心,學生選B的可能性很高。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從書本當中去尋找答案或依據,而不是迷信于我們的習慣思維。一輪復習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查漏補缺,在看書看圖時對自己不熟悉不清楚和與自己一般思維不合的知識點進行校正。大家都認為考慮經濟因素,西歐比中東發達應該去西歐而不是中東,但我們翻開區域地理P53頁對埃及僑匯來源的解釋就可以清楚看到:“埃及勞動力前往西亞工作的人很多,每年有大量的僑匯收入”這句話。說明其國際勞務輸出人口主要遷往西亞。從而排除B而選擇C選項。
第2題,根據上一題的答案,學生立刻就可以選出B這個答案(西亞明顯不屬于發達國家),從而節省了時間,也提高了正確率。而如果第一題學生選B的話那么他肯定會把第二題的正確答案排除掉,并在其他選項上耗費大量時間去找出本不存在的錯誤。
答案:1.C 2.B
二、聯系生活,撥開云霧,選擇最佳
例:諸暨(30°N)某住宅小區在規劃建設兩幢30米高的住宅樓時,其樓間距應不小于(tan35°=0.7,tan45°=1,tan60°=1.732)( )
A.35米 B.40米 C.45米 D.50米
解題過程:這類算樓間距的題學生駕輕就熟,采用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諸暨應是36.5°,用題中相近的tan35°計算,得出理論樓間距為42.8米。這樣就把A、D排除,留下的B、C中,一般都往大的選C導致錯誤出現。
這個題我們聯系生活就很容易得出正確答案。42.8米是考慮陽光照到墻根的值,而實際生活中一樓樓層離地面大概有2.5米的高度,窗戶的位置又比樓層要高。也就是說我們不應去考慮陽光能不能照到北樓墻根,而應去考慮陽光能不能照到北樓一樓的窗戶。對于住戶來講,采光率的多少就是照進窗戶的陽光時間長短。對于房產商來講,樓間距越小土地利用率就越高,利潤也越高,現實生活中完全符合理論的情況幾乎是不存在的,其間距往往略小于理論值。
三、分析選項本身,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果學生不能在第一時間看出大陸和海洋氣壓分布的差異,甚至看不出歐洲大陸輪廓的話,解題就陷入僵局了。此時我們不妨把視線轉到選項中來。A中東非高原熱帶草原氣候區的動物北遷。說明東非高原以北地區進入草木茂盛的雨季。可以得出太陽直射北半球即北半球夏半年。B中亞馬孫河進入汛期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亞馬孫河位于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年徑流量豐富季節變化小沒有汛期的說法。C中熱帶草原氣候的巴西高原草木茂盛,說明太陽直射高原所在的半球即南半球夏半年。得出北半球冬半年。D中北極黃河站進入極晝,說明太陽直射北半球即北半球夏半年。
分析選項A、D都是北半球夏半年,B本身有錯誤,C北半球冬半年。根據單項選擇題的答題規則,我們可以得出答案為C。
用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去分析30題的選項。得出ACD風向都是南風的一種,從而得出答案為B。
分析選項,排除同類這一方法可能并不能使每個題目的答案一幕了然,但能幫我們對選項進行歸類,從而提高得分率。
在目前高考選擇題4分分值設置情況下,能否做好選擇題對學生文綜成績的影響巨大。在主觀題拿分困難且差距較小的現狀下,選擇題尤其是看似簡單的選擇題得分率將決定考試的成敗。我們在平時的上課和練習時要盡可能引導學生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適當注意解題技巧,爭取拿下選擇題。
參考文獻:
趙一如.談高三地理的有效復習[J].中國考試,2006(3).
作者簡介:勞建新,男,1984.7,本科,浙江省諸暨市學勉中學,有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