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新民
摘 要:隨著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公路工程建設數量日益增加,公路施工質量控制比原來更為復雜,管理人員責任、施工技術、工程經濟等因素均約束了公路施工質量。公路屬于公益性工程,公路施工項目具有施工條件復雜、投資規模大等特點,現階段,公路的行車速度、車流密度逐漸提升,正朝向長、大方向發展,公路施工問題也逐漸引起人們重視,但尚未有一套系統、完整的質量控制體系。
關鍵詞:現代公路;施工;質量控制管理
1 現代公路施工質量控制管理問題
(1)公路路基、路面工程問題。路基是公路工程的基礎,路基質量是否合格直接影響著整個公路工程的質量和進展,然后由于設計的不合理與施工過程中對質量的控制不夠嚴格,導致出現橋頭路基、路面的下沉、跳車的問題。在路基方面,溝槽回填的密度和強度是路面平穩的一個基礎條件,也是路基施工中的關鍵部位。而城市公路建設時,常常由于回填超厚、填土不規范和輾壓的傾斜度達不到標準,溝槽回填土的厚度超出或不足夠,使得路基的結構在管體上部破裂,無筋管也出現沉陷、壓扁的問題;關于混凝土路面問題,由于對材料的壓實、壓縮的系數控制不夠好,在施工中采取高塑性的粘性土做路基,而導致路面不平穩和受壓承受力較弱。例如,在水泥的應用中,由于摻入過多的水灰,水灰與水泥的成分比例不統一,使得路面的表面強度降低,人們在路面上踩踏、行駛車輛時,容易磨損地面,使地面起砂。而且由于在施工的過程中,對水泥、砂石等材料的計量和用水量出現差錯,導致材料進行混合攪拌時不均勻,從而出現漏振和振搗的不密實的現象,模板拼裝也出現嚴重的不牢固問題。
(2)排水工程問題。排水工程是公路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且對公路的保養與維護起著很大的作用,然而排水工程也常常會出現問題。在關于路面設計方面出現排水故障,會導致路面出現潰爛的現象。例如因材料選擇不合理、溝槽回填的密度不夠導致路面的損壞、不平穩,從而使得排水的流向不符合標準,路面的積水、雨水不能很好的排入下水管道中;其二就是排水管道的半徑設計較小、管道材料的質量較差,從而導致排水的過程中出現路面大量積水,路面水不易排入管道之中。同時也會出現管道變形、破裂、漏水的問題,使得在雨水天氣時,路面形成積水;許多路面出現窨井井蓋的高度和密度不符合標準,有的井蓋甚至高于地面或者低于地面,使人們在行車時不方便、不舒適。
(3)輔助、附屬性設施出現的問題。輔助性、附屬性設施對公路能夠起著一個美化、輔助的作用,也有利于人們生活、公路使用。由于施工人員在人行道與平側石的施工過程中對質量的把關不嚴,出現耐久性差的問題,使用過程中承載力不夠,對人行公路面損壞。而且由于施工質量差、標高與線形的控制偏差較大,極易出現人們絆腳的問題。以及盲道口道板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安裝不到位的現象,使得人行道處于一種下坡的狀態,所以人們在行駛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剎車不住而發生事故。
2 現代公路施工質量控制管理措施
(1)路基管理與防治。對路基的防治是公路防治首要考慮的問題,將路基建設工程交與一些技術含量比較高的施工單位,從而保證在路基回填和溝槽回填中,能夠使其厚度、強度達到有關規定的要求;在路基地面的建設中,嚴格控制坡度,對一些坡度較陡的地面,應該設計成臺階。而對于其的長寬度控制,可以充分利用水平分層的方法對其進行分筑,使得其長寬的比例均衡;對于溝槽回填土時,應該對臺階的厚、寬度進行合理的把握,按照路面的平行線,對其進行分層填土,臺階的寬度要大于等于1m。
(2)路面管理與防治。路面是否平穩、舒適直接影響人們在行車時的感受,在施工過程中,應該在保證密實度的前提下,對路面的高標和平整度進行合理的調整;對水灰的比例控制,應該掌握好抹面壓光的時間,和對混凝土的水量控制;確保水泥充分的供給,從而能夠保證水泥的安全性、穩定性;合理的對混凝土進行澆筑,對模板面的清理,應該嚴格的控制其均勻度,防止漏刷、漏振的現象,對氣泡進行科學、完整的清除;混凝土中的水泥、水灰、砂率的使用量不能太大,把握好振搗密實度,對板面的抹壓要及時、快速;對混凝土的澆筑要控制好溫度,在溫度較低時,選擇水化熱小和收縮性小的水泥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施工的結構上,合理的留置有施工縫;對混凝土的養護要合理,避免暴曬,定期對其進行灑水,保證其濕潤度。
(3)排水工程管理與防治。排水工程所要考慮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例如,充分考慮當地的水文地質條件,根據實際情況,對施工現場進行合理的換土改良措施,采用對槽底部位出現的擾動和受水浸泡問題進行穩定、合理材料的填實,從而提高槽底的受壓力,保證地質標準符合要求。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固定排水降水的工作,確保開挖過程能夠順利進行;對管道材料進行嚴格的檢測,要符合管道材料應用的標準,確保沒有蜂窩麻面的問題;嚴格按照施工的規程進行施工,在接口填料上,確保其縫內潔凈與濕潤;對于抹面與勾縫,管道井砌筑砂漿飽滿,勾縫不遺漏,以及對其保持清潔,及時對抹面進行壓光和收漿,對管道的內外抹面要進行濕潤、均勻涂刷水泥原漿,以及對其進行良好的養護;對管口的內徑在0.5m的范圍內,進行內壁的清洗。勾縫的水泥砂漿不得低于M10的標號,砌堵砂漿不得低于M7.5的標號,對勾縫與抹面的稠度、防水措施合理的把握;對排水孔中的排干、試驗的檢測,應該在封砌的基礎上,以保證工程的質量。
(4)附屬性、輔助性設施管理與防治。附屬性設施主要是在對設計、材料上進行防治,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當地水文地質條件下,砂漿標號、干濕度、飽滿度的質量、等級要求。對施工的材料嚴格的控制,以及在施工完成后,對工程的輔助性設施進行合理的驗收,對不合格的設施要進行整修,使其能夠達到合理的標準。
(5)材料質量控制。對于公路施工質量控制,關鍵在于材料管理、材料控制,由于路橋工程所需材料較多,具有較大的需求量,施工水泥、管材與鋼筋等,因公路施工建設要求多樣種類的施工材料,必須在專門庫房內存放材料,確保材料性能。使用材料過程中,材料搬遷時費力問題,材料管理需按照現場情況,實施平面布置、場地存放計劃。選擇合適材料供應商,確保施工材料正常供應。施工材料根據合同的數量、批次,約定時間達到施工現場,降低材料存放倉庫的保管費用、責任。同時,按照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在施工之前,必須給予充分論證與分析。
(6)構建以施工為核心的公路質量控制管理體系。對于公路施工而言,質量管理是否嚴密,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關鍵所在。科學、合理的質量管理體系,有利于順利開展施工工作,實現全過程質量控制。所以,要加強政府監督力度,強化項目監理力度,提高施工企業的自檢水平。對于質量管理制度而言,需立足這三個層次,構建質量管理體制,理順建設、監理、承包三者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江志平.論高等級公路路基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5):131.
[2]黃勁,陳越.路基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管理之己見[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3,(3):190.
[3]郭向東.現代公路施工質量控制管理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8):203~203.
[4]虞君土.芻議城市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管理[J].中華民居,2011,(11):43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