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洪濤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電視傳播的普及,多媒體以其巨大的優勢沖擊著人們的眼睛和心靈,學校也不失時機地利用校園電視節目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校園電視節目在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校園電視剛剛起步,缺乏必要的發展規劃,很多欄目往往在漸有起色的時候卻戛然而止;甚至有時因為電視節目的制作環節較多,而出現空位、遺漏等現象,錯過了良好的創作時機。下面結合本人在校園電視節目的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對策,談一下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詳細計劃,不斷總結,逐步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
電視節目的制作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制作前期、制作中期、制作后期。制作前期包括節目腳本的編寫和針對節目腳本制訂的節目制作過程中所有環節的詳細計劃。腳本要求主題明確、思路創新。制作計劃要求翔實、有效。工作中切忌草草閱過腳本,沒有詳細計劃,甚至沒有腳本,就進行節目制作。一般在實際操作中,這個環節參與的人數最多,耗費的時間也最長。制作中期是指腳本所需素材的采集和編輯合成。制作人員應該從細節入手,保持創作激情。制作后期是指節目播出后的總結。
二、在“學”中“做”,在“做”中“學”,逐步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
若想錄制出令觀者賞心悅目并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教育或啟示的電視節目,必須深入系統地學習教育教學電視節目制作的專業知識。我淺薄地把這些必要的專業知識分為三類,即理論常識、攝像技巧、影視制作技術。理論常識包括電視攝影理論和與教育教學電視節目相關的法規、制度。在學習攝像技巧的過程中,要在學習攝影上下大工夫,通過學習攝影技巧,學習怎樣用光、構圖、布景、不同焦距的鏡頭特性等等,同時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不過攝影關,攝像水平就難提高。在學習電視節目錄制所需的專業知識中,我認為后期制作技術的學習范圍是最廣泛的,photoshop、影視處理軟件是必學的,如果想有更高層次的發展還需要學習3D技術。
電視節目制作不僅是一項技術,而且是一門藝術。它是語言文字的文學藝術,也是攝影攝像的聲光藝術,它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同時也是一個藝術的綜合。相信這種藝術會在所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所有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得到更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杜智盈.高校校園電視節目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