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姝
摘 要:讀書,之所以讓人成長,是因能擷取別人的智慧促其更好地反思,從而實現自我人生層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華。閱讀《班主任工作漫談》之后,伴隨的是一個班主任的思考和些許嘗試。
關鍵詞:汲取智慧;民主平等;方法科學;修身立德
魏老師的一部樸實的著作,言辭并不華麗,說教更不冗長,只有對自己每天工作的描述。可就是這些細微之事,突然使班級管理中許多的謎團煙消云散。
一、覽其細事于目,擷書中智慧
1.民主平等是魏老師管理班級的基本理念
魏老師常說:“懶老師教出勤學生。”初讀覺得很可笑,可仔細品味才明白,這就是民主平等的最好體現。“凡是學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其他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長不要干;凡是班長能干的事,班主任不要干。”
2.方法科學是魏老師管理班級的成功之根本
讀魏老師的書,對他的“個人管小事,管細事”辦法頗有感慨。在班級管理中想要使學生樹立為班級、為同學服務的思想,就應將班主任“解放”出來,以一個宏觀的管理者來對待班級的管理。
二、掬其智慧于心,弄花香滿衣
高中學生有著青春期的特殊性,常常是躊躇滿志卻又極易松懈,有唯我獨尊的自大卻又有不堪一擊的脆弱,常常自以為思想很成熟而實際行動卻表現為稚嫩。針對這樣的特點,我采用魏老師的“養成習慣”教育,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從細節入手,抓好做人和學習習慣的養成”。
1.修身立德于自我反省中
高一學生雖然叛逆,但我相信他們不是漠視情感,我經常利用各種時機將他們最真摯的情感喚醒。在班級中我利用幻燈片展示亂扔紙屑、破壞公務、談戀愛等不文明行為的圖片,許多學生就會發出欷歔聲、漫罵聲,我趁機說:“請看看是不是你自己。”此時大家就會進行深刻的自省。
2.無聲感化于親力親為中
面對現在的孩子張揚不羈的個性和尋求平等的心理,在對待一些小事上,我們親力親為,讓他們更有所感觸。我班的衛生清理總是有死角,我就故意在自習課的時候擦瓷磚、洗拖布,這時有的同學會主動要求做,我就說:“不用,你們好好看書吧,這里有點臟,我一會就弄完了。”這樣,一方面自習時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愛護,另一方面,他們也明白該如何清理班級衛生。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讀魏書生的書,真的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讓我們可以看得更遠;讓我們可以以書的內容作墊腳石,攀得更高。
參考文獻:
孫鳳英.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讀后感[J].科技信息,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