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在擔任班主任的幾年中,我經常會遇到一些性格倔強、愛和老師頂撞的學生,他們有時會把我氣得面紅耳赤、語無倫次,有時會把我頂得沒有臺階可下、甩門而去。但在不斷地教育實踐中,我漸漸摸索出了一副對待愛“頂牛”學生的“靈丹妙藥”,那就是:了解溝通—認真分析—找出原因—對癥下藥。在了解頂撞原因前先認真分析頂撞學生的個性,在了解頂撞原因后從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的角度出發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讓學生對老師提出的要求能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記得在一次語文課上,當時我對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進行了批評,有一位叫思x的女學生對我的批評不服氣,先是小聲嘟囔,后來干脆拿出數學作業來做以示反抗。當我讓她把數學作業收起來時,她還理直氣壯地說:“數學作業也是作業。”當我告訴她語文課不能做其他作業時,她頭連都不抬,還從牙縫里擠出兩個字:“專制”。頓時,我氣得面紅耳赤,好一會兒說不出話來。但我考慮到她是班干部,又是女孩子,在沒有弄清楚頂撞原因之前,沒有過多地批評她,更不能因為她一個人耽誤了大家的學習,所以我只好“忍氣吞聲”地繼續上課。放學后,我把這位學生叫到辦公室,準備了解一下情況。可怒氣未消的她居然還沒有坐穩,就開始說:“你不該在班上點著我的名字批評我,以前我經常完成作業的,就這一次你就不放過,我又不是故意的,害我多沒面子呀!”說完就哇哇地哭起來。這哭聲里流露出了獨生子女慣有的嬌氣和蠻橫。她一邊哭我一邊分析,原來是為了保住面子而頂撞的呀。找到了“病根”我開始“對癥下藥”,首先,我表揚了她強烈的自尊心,說:“老師不該采取點名的方式批評你,請你諒解。”她的哭聲果然小了。趁此機會,又對她進行了教育,從該不該批評,到為什么批評;從當班干部不應該搞特殊到班干部要以身作則,起模范帶頭作用;從如何才能不丟面子到如何在同學中間樹立威信;從既要經得起表揚又要經得起批評。她終于忍不住說:“老師,我錯了,今天我不該頂撞你。”“那你的面子?”我試探著問,她果斷地說:“我自己挽回。”第二天,她自己主動出了一期板報。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她,聽著我的表揚,望著同學們敬佩的目光她高興地笑了。從那以后思x開始嚴格要求自己,再也沒有頂撞過任何一個老師。在不斷地摸索和實踐中我體會到了:對于愛“頂牛”的學生,我們要采取適當的策略,要積極引導,正面教育,否則,不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