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讓平
摘 要:在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浪潮中,水利工程項目的發展是不可缺少的內容,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生活質量的需求也不斷提高,作為國計民生的要素之一,水利工程質量自然也成為了熱點。雖然我國對水利工程質量的管理增加了關注度,加大了資金投入,但不可否認,現階段我國水利工程質量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為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本文試論了水利工程質量的常見問題,并提出了監督管理措施,希望能夠對相關部門有幫助。
關鍵詞:水利工程質量;常見問題與監督管理
水利工程是系統工程,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水利工程,就是利用水域及地理優勢,修建大壩、渠堤、水閘洪道等水建筑物,以起到保持生態環境,在滿足人民生產及生活用水的基礎上,發展水利經濟,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
1 水利工程質量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質量關系到整個水利乃至地區的安定,因此,必須要引起重視,首先,水利工程質量高,水資源就能夠得以充分用,由此帶動地區的經濟發展,成為我國整體國民經濟發展的必要補充;其次,農田水利工程是我國農業穩定和糧食安全生產的保障,安全可靠的高質量農田水利能夠持續提高我國農業生產的能力,保證基礎生產資料的產出;第三,水利工程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我國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重視水利工程的質量,能夠保障我國社會的穩定發展。
2 水利工程常見的質量問題
我國對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實行建設單位負責,施工(設計)單位保障,監理控制,政府(質量監督機構)監督的體系。通常,水利工程投入大,涉及單位多,要做好工程質量的控制管理,首先要找出質量問題所在,然后才能對癥下藥,進行針對性的管理。
2.1 水利工程主體的問題
2.1.1 建設單位
某些建設單位對招標程序把關不嚴,存在暗箱操作;在未辦理質量監督手續及開工報告之前,某些項目就進行非常規開工;還有些建設單位人員組成不規范,業務、管理水平不高,項目規劃混亂,質量管理機制不完善,使得水利工程的質量從根本上得不到重視;而工程項目驗收不及時、不規范也給工程質量留下了隱患。
2.1.2 監理單位
①在某些水利工程中,監理單位對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意識不強,導致監理不利,規章制度不全,甚至會出現以包代管的現象。②由于重視水利工程的收益,弱化質量監督管理的職能,使得監理人員配置不足,水利工程的跟蹤檢測、平行檢測達不到規定要求,質量把關不嚴,造水利工程質量的漏洞。③有些監理單位監理機制不健全,監理人員素質不高,總監超年齡監理和無證監理人員上崗現象普遍存在。
2.1.3 設計單位
設計單位的質量監督很少被水利工程質量管理所重視,事實上,水利工程質量應當從設計單位開始考察。有些設計單位資質不夠,會導致施工圖紙設計不符合標準,設計偏離水利工程的強制性規范。除此之外,設計單位現場勘測不到位,設計不細及現場服務不及時也會使水利工程的質量大打折扣。
2.1.4 施工單位
施工單位的質量問題,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實體的最終質量。施工單位出現的質量問題,最主要的是質量管理人員安置不到位,質檢機構不完全。由于過分重視施工效益和工期進度,往往會出現施工單位轉包、違法分包、借用資質承攬工程等的現象,這樣使得施工質量得不到有效的監理和控制。
2.2 水利工程施工本身的問題
在水利工程發揮作用的同時,水利工程的質量管理被提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在目前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質量管理意識薄弱,監督不到位。水利工程施工質量關系到整個工程的整體質量,有些單位只注重工程的預期收益,對質量管理沒有一定的意識,一味追求工程竣工的速度,對工程的質量規范化操作意識不足,監管不利,導致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造成工程項目建造不合格。
(2)水利工程的建成需要大量的施工材料,有些施工單位為了追求利潤,與材料經銷商相互勾結,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運用不符標準的施工材料,使得水利工程項目的建造質量得不到保障;其次,工程物資的監督管理不規范,在材料采購過程中,為求方便,對施工材料沒有進行必要檢測,使施工材料出現許多質量問題;第三,水利工程的項目比較龐大復雜,許多施工用的機械設備如果保養不當、維護不周保管不利,則會出現故障,影響施工進程及施工質量。
(3)水利工程施工項目管理人員水平低下,缺乏科學的監督管理理念,監理人員不是專業人材,普遍素質低下,這使得工程項目在施工中得不到有效的管理與監督,致使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得不到解決,存在著安全隱患。
(4)重視工程建設,輕視工程及時驗收和工程資料的及時搜集整理在工程參建各方普遍存在。特別是對工程建設中的關鍵部位工程、重要隱蔽工程施工中,不能及時和按照規范組織聯合驗收;工程資料不齊全,資料填寫不規范給工程質量留下了隱患。
3 水利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措施
3.1 完善政府監督下的責任制度,加強監督機構隊伍建設
水利工程一般與公益掛鉤,但又由于其項目大,資金投入大,又是某些建筑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創收的好機會,因此,一定要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加強法制建設,完善政府監督下的責任體制,認真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以保證建設單位、設計施工單位、監督管理單位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保證水利工程項目操作規范化,標準化。其次,建設專職質量監督隊伍,嚴格按照工程質量要求進行監督。國家政府不但要投入工程建設資金,還要落實監督經費,保證監督機構的人員能夠滿足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需要。
3.2 加強水利項目管理,強化質量檢測,進行科學化的監督
在水利工程項目管理中,一定要加強動態跟跟蹤管理,落實責任制、招投標制以及建設監理制度,使工程得以有序展開。在招投標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把關,做好審核決策工作,切實做到公開、公正、公平,保證高水平、高質量的施工承包單位。在項目管理中,一定要做好項目的造價管理、成本管理、材料管理等,以保證水利項目的正常運行。在進行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需要加強各級水利部分的質量檢測,記錄數據進行備案,進一步提高質量監督,對工程項目進行動態監測,及時了解工程動態,使得水利工程項目的質量一直處于監督可控制狀態,即使出現一些質量問題,也可以及時修正,避免大的浪費與損失。
3.3 提高工程設計水平,加強施工質量的監督與管理
在水利工程項目管理中,高水平的工程設計方案能夠使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合理科學的設計,能夠有效地節約能源,保持生態環境,使水利工程切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發揮其作用。因此,項目設計者需要按實際進行勘察,多收集資料,綜合考慮設計細則,進行多方案的優化比較。在施工的質量和監督方面,首先要選定有著豐富經驗及專業知識技能的施工人員及監督管理人員,夠嚴格按照有關規范進行操作施工,保證施工質量及監督管理的效用。其次,要對施工者監督管理人員進行培訓與學習,提高職業素養及安全生產意識,持證上崗,從思想上提高水利工程質量意識,以人為本,以預防為主,杜絕一切可能發生事故的質量隱患。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水利工程存在著很多質量問題及監督管理上的漏洞,大大影響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態勢,如何客觀地找出問題,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是我國水利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面臨的重大挑戰,本文通過對一些質量問題的闡述,提出應對措施,希望能給相關部門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登攀.水利工程常見質量問題與監督探討[J],科技向導,2012(22):345.
[2]陳太勵,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湖南水利水電,2012(5):97.
[3]勒子明,水利工程質量管理的困境與對策[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