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沖 沈陽
摘 要:“十二五”規劃提出“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結合當前我國水電工程環境保護管理情況,在分析水電工程施工期環境問題的基礎上,闡述環境保護管理對水電工程的必要性,就水電工程的環境保護管理問題,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水電工程;環境保護;管理
1 水電工程環境保護管理現狀
水電工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是為了控制新的污染,加快治理原有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是貫徹保護環境,“預防為主”方針的關鍵性工作,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不斷完善。在企業內部,由于認知水平和管理理念側重點不同,認為環境保護管理可有可無,可松可緊。加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時間差短,基礎較弱,而環保涉及面廣,需較長時間才能顯現效益,以至于積極性不高,環保工作零敲碎打,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顧此失彼,缺乏全面性、系統性、科學性。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轉變觀念,加強領導和管理,把環保工作擺在企業工作的重要位置,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形成全面的環境管理。
2 水電工程施工期的環境保護問題
水電工程施工規模較大,工程占地將對施工區的地表植被形成破壞;工程開挖產生的棄土、石,如果處置不當,將引起新增水土流失問題;工程地面鉆爆施工、施工機械的運行、大量施工人員進駐工程區等,將干擾施工區及周邊動物的棲息和覓食環境;施工活動產生的噪聲和粉塵,對施工區和周邊區域的環境質量造成影響;砂石加工和混泥土拌和生產廢水、施工區生活污水如果處置不當,將對地表水質造成局部危害。
3 環境保護管理的必要性
3.1 “三同時”制度有效落實的重要保障
由于我國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前松后緊”、“重評價、輕實施”現象較突出,加上水電工程建設周期較長,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之后、工程建設過程中忽視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其后果就是施工期不利環境影響減免措施落實不到位,導致施工期間環境問題突出,可能對工程建設造成不利影響,不利于水電開發的持續發展。對水電工程實施環境保護管理,是把環境管理工作融入到整個工程建設管理中,注重環保的過程控制,工程的環保工作由被動狀態轉為主動狀態。
3.2 開展專業性環境管理的需要
水電工程施工期環境保護工作具有點多面廣,專業性、技術性和政策性強等特點,建設單位需要借助、利用專業的人力資源、技術和經驗、信息以及監測等方式開展環境保護管理工作。
3.3 環境保護目標的重要保證
水電工程建設初期,將結合工程地質條件、場地條件、對工程施工布置、施工時序、部分輔助設施規模等進行不斷優化調整,決定了施工期環保要求也應是動態變化并應及時優化調整,以符合實際需要。而基于前期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和水土保持方案,其環保措施設計的深度和進度就難以適應工程建設需要,諸多環保問題需要進行專業性的現場協調和解決,以保證項目環保符合相關標準和設計要求。
4 優化管理,提升理念
4.1 以人為本,加強宣傳教育
結合水電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施工過程中往往存在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現象,甚至由于環境工程措施不到位存在安全隱患。針對性對施工人員,特別是一線作業面人員介紹由環境問題引起的一些職業病或環保措施不到位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典型事件進行進一步宣傳,增強施工人員自身環境危機意識,深化環保理念,從健康安全角度出發,進一步規范環保行為,落實環保措施,使環保工作變被動為主動,減輕環保管理人員工作阻力和壓力,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4.2 機制改革、觀念創新
由于環保是一項新興的產業,環保投資短時間內不能帶來經濟效益,以至于積極主動性不高,工作中往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沒有監督管理的外界壓力下,環境影響與評價和相關法律法規所要求的環保標準幾乎很難達到,一些環保措施往往存在質量問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所以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就當前國情而言,將環保投資預算獨立出來,由環境保護管理部門管理,監督施工方按相關規定落實環保行為和措施,按要求落實環保投資,進一步提升環境管理機構在工程建設中的權威與地位,這或許是當前階段最合適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獨立環保預算,由專業環境管理隊伍監管,使環保產業加速發展,甚至是加速中國產業轉型的一個風向標。
將環保指標納入政績考核體系,立足實際,放眼未來,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
4.3 加強各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部門之間關系處理的融洽與否,直接影響到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各部門之間相互接觸交流較少,很多工作中的細節問題體現不出來,建立更多的渠道或平臺加強各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勢在必行,相互交流工程信息,全面掌握工程概況,利于環境管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時增加了企業凝聚力,利于領導統一規劃和管理。
4.4 加強事前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影響與評價報告書等法律法規及環境保護管理合同等作為管理者行使管理權的依據,提前熟悉與掌握是對管理人員的一個基本要求,一方面加強管理團隊自身建設需要,另一方面也彰顯環境保護管理團隊更加專業,在探索環境保護管理工作中又取得巨大進步。
深入作業面,及時了解工程進度,提前獲知工作計劃,分析工程進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環境問題的地方,給予重點關注,降低因環境問題引起的補償措施甚至經濟損失的概率。
參考文獻
[1]賈永康,尹向榮.淺論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山西建筑:第33卷第24期,2007年8月.
[2]謝光武.四川水電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水電站設計:第22卷第4期,2006年12月.
[3]孫守謀,王楓.建設項目環境管理中存在的幾個誤區.遼寧城鄉環境科技:第25卷第4期,2005年8月.
[4]楊曉紅,鮑洪剛.企業環境管理狀況分析.《天府新論》,2002年第2期.
[5]程勝高,戴明新,安琪.工程環境監理發展態勢及其與環境評價關系[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5,9:63~65.
作者簡介:馮沖(1982-),男,漢族,四川達縣人,本科,研究方向為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