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具體工程實例,利用建筑施工三控(成本控制、進度控制以及質量控制)、三管(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以及與施工有關的組織和協調,降低業主建設成本。
關鍵詞:建筑建設;三控三管一協調;實例分析
引 言
施工單位在項目建設中具有豐富的經驗,而對業主即業主來講,往往不具備專業的建設技術人才,管理方法、技術手段、建設法律法規等,這些均落后于施工單位。為了實現建設項目管理的目標包括項目的安全管理目標、成本目標、進度目標和質量目標,學習利用施工單位的方法,至關重要。本文作者通過多個工程案例分析,嚴格執行、利用了施工中“三控三管一協調”,即建設項目成本控制、建設項目進度控制、建設項目質量控制、建設項目安全管理、建設項目合同管理、建設項目信息管理以及與建設項目有關的組織與協調,成本節約5~7%,均實現了項目合同工期、質量以及安全目標。
1 工程概況
某一建筑工程建筑基底面積:4352.9m2,總建筑面積:40886.88m2。其中:地下建筑面積2025.83m2,地上建筑面積38861.05m2;建筑地上16層吊2層,地下1層;建筑高度74.85m;建筑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結構類別為乙類,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建筑設計為一類高層民用建筑。
2 建筑工程建設“三控”
2.1 建設成本控制
成本對于任何業主來講,均放在第一位置,不僅是在資金上,更重要的在建設程序上給與了嚴格控制。按照預算不超概算,設計不超預算的原則,在設計階段對成本就進行了控制。而在施工環節,因地質地貌以及周邊環境的不確定性,對建設成本的影響更為直接和具體,并且有些成本的增加是必須的,因此,利用施工單位的成本控制方法,來約束成本增加,就很重要,現就以下方面進行介紹。①充分利用招投標中賦予業主的權利,在編制招標預算、工程清內容,項目特征上描述要充分,綜合考慮了完成項目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工藝,避免在今后在的施工中讓施工單位索賠;②在施工合同簽訂方面,要對可能的涉及工程量增減、項目特征變化、施工工藝等給與約束,在合同簽訂上限制了施工單位獅子大開口;③嚴格控制未計價材料。未計價材料在大型種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本例中約占工程造價的25%,不僅對這些材料的價格要進行全方位的詢價,而且對使用材料的部位功能進行了解,對使用頻率大,要求高的,要使用優質產品,價格相應高些;對一般使用的,使用合格產品就行。通過對未計價材料的全面控制,本項費用實際支出比預算大大節約。④安全風險成本控制。由于本項目處于醫院,人流車流復雜,在合同階段要對施工單位進行約束,減小意外事故帶給業主的風險。
建設全過程中均有建設成本的參與,其是指建筑建設所產生的全部費用。建設成本控制包括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建設成本控制就是要在保證工期和質量滿足要求的情況下,采取相應的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計劃范圍內,并進一步尋求最大程度的成本節約。建設成本管理就是通過對建設成本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環節,使工程項目的成本按照預先制定的目標計劃始終處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工程項目成本控制能夠體現項目管理的本質特征和核心內容,是衡量工程項目管理績效的客觀依據。要使成本控制工作得到有效的實施,保證工程項目最大限度的產生合理的經濟效益,業主在項目成本控制中就要堅持全員控制、全過程控制和動態控制三原則。
2.2 建設進度控制
建設進度與建設成本息息相關,它是由建設業主方和承建方共同商討的時間進度,并以合同形式加以確認,同時,建設進度也是業主對施工單位履行合同的一種約束。建設工程項目是在動態條件下實施的,因此進度控制也就是一個動態管理的過程。進行進度控制首先要進行進度目標的分析和論證,然后監測建設進度計劃,在實施過程中要及時跟蹤檢查進度計劃并作出相應的調整。建設進度控制不僅關系到建設進度目標能否實現,它還直接關系到工程的質量和成本,在工程建設中,必須堅持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的進度。建設方應視項目的特點和建設進度的需要,編制深度不同的控制性、指導性和實施性建設進度計劃,以及不同計劃周期(年度、季度、月度和旬)的建設計劃。
2.3 建設質量控制
建設質量關系著后期工程使用質量,它是一切建設管控的基礎和目標。建設方要通過全過程、全面的建設質量管理思想,根據建設合同的任務范圍和質量要求,運用動態控制原理,進行質量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保證交付滿足建設合同及設計文件所規定質量標準的建設工程產品,施工單位建設質量是對業主直接負責的。事前質量控制即通過編制建設質量計劃,明確質量目標,制定建設方案,設置質量管理點,落實質量責任,分析可能導致質量目標偏離的各種影響因素,針對這些影響因素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事中質量控制指在建設質量形成過程中,對影響建設質量的各種因素進行全面的動態控制。事中控制的目標是確保工序質量合格,杜絕質量事故發生;控制的關鍵是堅持質量標準;控制的重點是工序質、工作質量和質量控制點的控制。事后質量控制則包括對質量活動結果的評價、認定;對工序質量偏差糾正;對不合格產品進行整改和處理。控制的重點是,業主全程參與建設施工監測,發現建設質量方面的缺陷,并通過分析提出建設質量改進的措施,保持質量處于受控狀態。
以本工程建設為例,質量控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①所有樓面防水層被設備管井穿通處用瀝青麻絲填縫,防水油膏嵌牢縫口。所有穿樓板的常溫管道四周焊接加固筋,與主體板筋連接并設置環形止水片。②衛生間樓面比相鄰房間低60。所有衛生間、盥洗室墻體根部作C15現澆混凝土條帶,與樓地面底板一同澆筑,高度為120,厚度同上部墻體。③樓地面凡設有地漏的房間應做防水層,圖中未注明整個房間找坡度者,均在地漏周圍1m范圍內抹1%坡度坡向地漏;有水房間的樓地面裝修完成面應低于相鄰房間≥20mm或按圖做擋水門檻。
3 建筑工程建設“三管”
3.1 建設安全管理
建設企業的代表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項目經理是建設項目生產的主要負責人。建設企業應當具備安全生產的資質條件,設立安全機構,配備合格的安全人員;要建立健全職業健康安全體系以及有關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完善了制度建設,重在落實檢查。法定代表人定期或不定期的親臨工程第一線,檢查和督促,通過對分管安全的部門負責人提交的計劃表,逐一落實,這樣,避免了專業上的誤區,又加強了對部門的壓力,確保安全生產。專職(兼職)安全人員嚴格按照工作計劃要求跟班作業,對發現的問題、隱患及時解決。
3.2 建設合同管理
建設合同管理是一切建設環節的法律基礎,做好合同管理對于工程進度、安全管理以及質量控制至關重要,因此,合同管理是建筑業主三控三管一協調的保障,做好三控制的工作,因此可以說管理好項目的關鍵是合同管理工作。建設方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務是建立合同管理體系,不僅要對每個合同的簽訂、履行、變更和解除等過程進行控制和管理,還要對所有的合同進行籌劃。建設承包合同周期一般都比較長,索賠管理作為合同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貫穿在項目管理的始終。
3.3 建設信息管理
建設信息管理這一概念由西方國家引進到中國,就目前而言,雖然實施了一段時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目前的實踐效果,業主的信息管理水平還相當落后。其落后表現在尚未正確理解信息管理的內涵和意義,以及現行的信息管理組織、方法、手段基本停留在傳統的方式和模式上。可以說,信息管理是當前我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最薄弱的環節。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是基于計算機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主要用于項目的目標控制,通過用計算機進行項目管理有關數據的收集、記錄、存儲、過濾和把數據處理的結果提供給項目管理班子的成員。它是項目管理的跟蹤和控制系統、也是信息流的跟蹤系統。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主要用于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進度控制、合同管理,有些還包括質量控制和一些辦公室自動化的功能。
4 與建設有關的組織和協調
建設工程項目建設周期長、涉及面廣,組織協調工作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工程管理目標的實現與否,其主要的內容有:參與組織設計交底;組織和協調參與工程建設各單位之間的關系;協助業主向政府主管部門辦理各項審批事項等等。土建建設時應注意同其它設備工種密切配合,凡管道設備安裝所需的予留孔洞應事先安排妥當,不得在土建建設后隨意鑿洞,影響工程質量。重點裝修材料如墻面磚,玻璃等應先提供樣品,經設計和業主共同認可后,方可定貨建設。業主應切實按照各項建設及驗收規范要求進行建設。建設應該按國家現行有關建設驗收規范進行。凡本設計未予明確而規范有規定者,按規范執行,如設計與規范有矛盾或有不符合規范要求之處,應及時整改到位。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三控三管一協調”可以有效降低業主建設成本,通過成本控制、進度控制、質量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以及與建設有關的組織和協調,對建設工程進行全面建設,才能保證工程項目順利進行,實現工程的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安書,黃俊杰.試述建設項目現場管理[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25):26~27.
[2]蘇慶平.淺談建筑建設企業工程項目管理[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6):81~82.
[3]李士榮.淺析建設項目的組織、質量、成本管理[J].科技信息.2010(35):44~45.
作者簡介:程行(1974-),男,大學本科,工程師,一級建造師,主要從事工程技術管理方面的工作。